聽防欺凌講座心得體會(通用3篇)
聽防欺凌講座心得體會 篇1
治理校園欺凌需要學校發揮主體作用,這是必須的,學校是擔當學校安寧、和諧秩序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制定完善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等等。但是,治理校園欺凌不能只靠學校單打獨斗,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建立“聯合部隊”。
這支聯合部隊包括三個內容,一是家長部隊,孩子在學校欺負人,家長是責任擔當人,對于暴力孩子的家長,我們要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家長學會教育孩子,讓孩子走出暴力陰影,家長部隊很重要,直接關系暴力孩子的轉化。二是社會司法部隊,就是我們必須在校園建立校園警察,一方面,對校園欺凌現象形成震懾;一方面,及時對校園欺凌現象進行制止。同時,我們要建立司法教育強化培訓班,對暴力孩子進行強制教育。三是鏟除社會暴力文化部隊。校園欺凌誕生的土壤來源于社會暴力文化,如暴力影視暴力文化,游戲暴力文化,暴力文學,等等,我們應該建立一支鏟除社會暴力文化的部隊,對于有暴力文化的影視、游戲、視頻、文字進行清除,鏟除校園欺凌誕生的土壤。
校園欺凌現象誕生于家庭和社會,危害于學校,治理這種現象,必須從學校開始順藤摸根,鏟除根源。
聽防欺凌講座心得體會 篇2
“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教你們學知識,還要教你們做個好人。”班會上馬校長這樣說道。對啊,學校就是一個讓學子進步、完善和發展的地方,它將一切壞念頭扼殺在萌芽階段。讀書以明理,明理方可成人。
這次班會圍繞“拒絕校園霸凌,做品學兼優學生”展開。班會中幾段學生打架斗毆、欺凌弱小的校園霸凌事件視頻,使觀看的我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平日里念著文明友善的莘莘學子竟也成了對他人惡語相向、棍棒相加的人。如法制副校長謝所長說,13億人,安康280多萬,我們彼此相遇,并將同窗3年是多大的緣分,平常同學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我們該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畢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們去珍惜。再者,這樣的青澀年華,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逝去的日子就不會重來,做過的決定也不會輕易更改。若有天我們成了施暴者,即使發膚無損傷,心理留下的陰影將是無法抹去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為何又要再做些令他們操勞費心的事。即便不是很優秀,不闖禍惹事就挺好。同樣是不友善待人,不處理好人際關系,成為受害者也是有可能的。心靈與肢體的創傷想要徹底消去,終究是困難的,血肉源于父母,無論傷害或深或淺,都會給父母帶來苦楚與懊惱。其三,站在衡量個人健康的角度來說,道德健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若因小事就與人爭執不下,又何談大度與寬容。嫉妒他人植下禍根的種子,又怎樣前往光明的方向。整日糾結于利益名譽,人性本善也終將被摧毀。
拒霸凌之門外,品學固優也。
在變壞之前做個好人,為自己,為父母,為他人。
學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呵護他們,為創造和諧校園,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聽防欺凌講座心得體會 篇3
新學期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釣魚的啟示》,學完這篇課文后,我想到很多,為這對父子在沒有任何人監督的情況下,還講道德而感動。
《釣魚的啟示》講了“我”和父親去釣魚,在距鱸魚捕撈開放時間的兩個鐘頭前,釣到了一條大魚,父親遵守道德,堅持讓“我”把大鱸魚放回了湖中。三十四年后,“我”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曾經遇到過許多誘惑人的“大魚”,但每當想起父親的告誡我的話,就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讀完《釣魚的啟示》,我不禁的想:這對父子真是講道德的人,他們的品質值得我去學習。有一句話叫“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如果是君子,就要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還要講道德,自我約束。文中的父親就是這樣做的,在大鱸魚的誘惑面前,他戰勝自我,選擇了道德,同時也給兒子做了很好的表率,正是因為受到父親的正確引導,在以后的生活中,兒子抵制住了無數金錢和名利的誘惑,終于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建筑設計師。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講道德的'人,有一次放學回家,在學校附近我看到一個賣魚的小販,他的生意很好,錢財不斷地流進腰包,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他還賣娃娃魚。天啦,娃娃魚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時又來了一個人,說:“我買一條娃娃魚。”我氣憤極了,他要死養死娃娃魚怎么辦?那個人買下娃娃魚,我跟著那個人,看到他來到一個有干凈水的地方,他把娃娃魚從水缸里倒了出來,放到了水里,娃娃魚便歡快地游走了。我激動極了,心想:生活中講道德的人很多,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由《釣魚的啟示》中的男孩,想到的自己,在生活中,我也經歷過類似這樣道德決擇的事情。過年時,我和媽媽來到商店購置年貨。商店的人很多,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把需要品買全,排隊結帳時,媽媽剛好接了個電話,她把錢包給我,讓我負責結帳,收錢的阿姨告訴需要付108元,我從錢包里掏了150元給她,她卻找給我52元,可能是太忙了,阿姨難免出錯。我看看周圍,沒有人關注我,也沒有人知道多找了我10元錢,媽媽也在一旁邊接電話根本不知道。哇!10元錢,歸為己有吧!能買一套漂亮的鋼筆和精美的筆記本,不行,這錢不是我的,我不能要,如果要了就丟失了道德。我心中的道德和誘惑激烈的斗爭著。最后道德戰勝了誘惑,我把錢還給了阿姨,阿姨和周圍的人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獲得道德實踐的力量。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如果人人講道德,主動獲得道德實踐的力量,就會給道德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