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哲學用哲學心得體會(精選4篇)
關于學哲學用哲學心得體會 篇1
《學哲學用哲學》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于20__年9月出版的。作者李瑞環同志是我們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之一,中央政治局、全國政協主席。全書共分上、下兩冊,55萬3千字,選自作者自1981年至20__年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間的有關文章和講話的摘編。共分十個專題:一、從客觀實際出發;二、堅持實踐的觀點;三、重視總結經驗;四、掌握辯證分析方法;五、注意研究特殊性;六、堅持發展的觀點;七、堅持生產力決定論;八、堅持群眾觀點;九、弘揚中華民族“和”的思想;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這本書反映了李瑞環同志在天津市主政和在中央分管宣傳思想、統戰、民族宗教、政協工作23年間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真實面貌。書中談到的正是我們親自經歷的改革開放以來的許多事情。因此,讀起來,猶如重溫歷史,倍感親切。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長期以來,作為一門基礎理論,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給人一種很神圣、很正統、很嚴肅的感覺。這本書結合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結合具體的工作實際談哲學,使哲學原理的運用,深入淺出,易懂易記,讀后使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親切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主動學習的親和力。這本書是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的典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典范。
《學哲學用哲學》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與中國哲學的智慧和人民群眾生動的語言完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三是有著鮮明的立場和情感,即哲學應為人民所有、為人民所用、為人民所享。四是在解決重大思想問題、理論問題、現實問題過程中學哲學、用哲學的一個典型。五是體現了李瑞環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堅定信仰。六是一部思想、觀點、文風、語言清新明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時代作品。
關于學哲學用哲學心得體會 篇2
《學哲學用哲學》一書收錄的內容是李瑞環同志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講話的摘錄以及發表的文章,是李瑞環同志多年從事領導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思想觀點的薈萃。該書和平常側重于理論的哲學書籍不一樣,像是一本哲學普及讀物,語言樸實、深入淺出,易學易懂易記,于平凡中見深奧,于樸素中見真理。讀后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學哲學首先要信哲學。李瑞環同志指出:關于學哲學,還有一句老話,人們不經常講,但我的體會非常重要,這就是學哲學首先要信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鉆,只有鉆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嘗到了甜頭,才會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鉆。這因為這個“信”字,才有了將哲學作為他這一生最感興趣的一門學問,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學。
學哲學貴在堅持。學習需要積累,學習貴在堅持。學哲學要有一個過程,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能一下子就學懂弄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基本觀點。李瑞環同志指出:我是從最低層上來的',學哲學也是在最低層干活的時候開始的。起初,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學哲學也并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但我信這個,信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以我才去鉆研。哲學是明白學、智慧學,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不管什么時候、干什么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因此,李瑞環同志從二十幾歲開始學哲學,邊干邊學、邊學邊干,幾十年從未間斷,終于做到活學活用。
學哲學先學基本觀點。長期以來,哲學作為一門基礎理論,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給人一種很神圣、很正統、很嚴肅的感覺,離普通人比較遠。從哪里入手,學哪些書,是初學者面臨的一個問題。對此,李瑞環同志根據自己的體會,提出學哲學的方法。李瑞環同志認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學哲學主要是學好基本觀點,如唯物的觀點、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生產力的觀點、群眾的觀點等等,建議首先從《實踐論》、《矛盾論》入手,下大力量把基本觀點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增強工作能力。
學哲學要聯系實際學。李瑞環同志指出:如果把學習與自己熟悉的工作結合起來,那實踐的經驗同理論相印證,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觀點與具體的形象的東西相聯系,印象會比較深刻,就容易記;把書本的東西融入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干什么就從什么里頭學、就在什么里頭用,就容易活在學習過程中。他舉了不少例子,比如:一塊木頭是什么?就是一塊木頭。這個回答并沒有錯,但它還是什么?這就要看具體情況。拿它來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來燒火就是燃料,拿它來挑水就是工具,拿它來和壞人斗爭就是武器,拿它來行兇打劫就是兇器,拿到法庭就是證據,但還是那塊木頭。這就是質的多樣性。
學哲學不能生搬硬套。李瑞環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等等是互相是連為一體的,學哲學、用哲學,應該是學習應用它的原理,學習應用它的立場、觀點、方法,不能機械地對號入座,這是教條主義的學習方法,不但無濟于事,反而常常壞事。比如:不能說某件事情的合理解決,只是應用了唯物論而不符合辯證法,或者只是用了辯證法而沒了唯物論,應該是應用并符合全部的哲學。
學哲學要學用結合。李瑞環同志指出:要把哲學原理應用于了解情況、分析矛盾、研究對策的過程之中,也就是應用于一切工作之中,即注重學用結合,把重點放在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哲學原理指導解決實踐問題。在書中,通過一篇一篇文章、講話,處處都有理論聯系實際工作方法,比如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實踐的觀點、重視總結經驗、掌握注意研究特殊性等,活學活用,賦予馬克思主義哲學新的生命力。比如在《要精心再精心地分析和解決矛盾》一文中,運用哲學思想,通過精心地抓矛盾的特殊性、精心地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精心的把握矛盾的發展。
煉就“三強”要學好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武器。學好哲學,掌握了一般規律,有助于認識特殊規律。李瑞環同志指出:哲學是”明白學”,許多事情只有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哲學是”智慧學”,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哲學不能代替具體的科學,但是哲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具體科學。作為中國石化的年輕干部,要想鍛造成為“三強”干部,必須牢記黨組的殷切希望,自覺增強追求知識的主動性,全方位、多層次豐富和完善知識體系,增強綜合分析能力,學好哲學用好哲學是重要的途徑。學好用好哲學,有助于提高政治辨別力、工作推動力、持續創新力、自我提升力,提高自身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把黨組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推進企業全面可持續發展,為打造世界一流作出新貢獻。
關于學哲學用哲學心得體會 篇3
近期,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認真學習了李瑞環所著的《學哲學用哲學》這本著作,深有體會,受益匪淺。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長期以來,作為一門基礎理論,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給人一種很神圣、很正統、很嚴肅的感覺。《學哲學用哲學》結合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結合具體的工作實際談哲學,使哲學原理的運用,深入淺出,易懂易記,讀后使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親切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主動學習的親和力。我們每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哲學。我們要提高自己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須學好哲學,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眼亮,辦法多。學了哲學,懂一點哲學,在處理問題時就能
矛盾現象中分清主次、抓住根本,在變幻莫測的事物發展中把握方向,在困難和問題面前找到解決的基本方法。李瑞環同志根據自己的體會,提出學習“兩論”(《實踐論》、《矛盾論》)是哲學入門的一個有效途徑。真正學懂了“兩論”,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觀點。學習理論要聯系實際,聯系經歷過的實際,結合歷史的經驗來學,是學習理論、運用理論的重要方式。他提出:“如果把學習與自己熟悉的工作結合起來,拿實踐的經驗同理論相印證,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觀點與具體的形象的東西相聯系,印象會比較深刻,就容易學;把書本的東西融入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干什么就從什么里頭學、就在什么里頭用,就容易活。”一方面強調聯系實際,一方面要強調刻苦認真的讀書。要認真地讀,反復地讀,深鉆苦研,努力讀懂弄通。李瑞環同志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各級干部工作要艱苦,思想更要艱苦。他說:“付出辛苦,不僅僅是胳膊腿勤,很重要一條是思想必須艱苦。事實上,思想的艱苦對于一個領導干部來講,才是最重要、最困難的。應該既能深入下去,又能坐得住,看東西,聽意見,想問題,憋主意。”這些話一針見血,很有針對性。現在,有些干部面臨事情很多,天天忙忙碌碌,屁股坐不住,如果自己不自覺擠時間學習,不經常翻翻書,就會變成事務主義者。腦子不補充營養,就會被掏空。他還要求干部“要力爭把文字水平、理論水平和工作水平一致起來,不然,就將是會寫的不會辦事,會辦事的不會寫。”當然,作為一名教師,也應該認真學習哲學,要學習哲學原理,注重學用結合,把重點放在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哲學原理指導解決實踐問題。這才是正確的學哲學用哲學的態度。在學哲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用結合,時時用哲學原理來認識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析存在的矛盾,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運用哲學的一般原理來解決矛盾,而不是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現成結論。
哲學能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人要正直,李瑞環同志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領導面前是奴才,干起工作來是庸才,一切活動為了升官發財,一旦掌權就搞獨裁。必須防止這種人投機上來。”《學哲學用哲學》中關于人際關系的闡述,到處體現了和的思想,提倡求同存異,體諒包容,不要計較個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要平等待人,誠懇待人,寬厚待人,依理待人。
關于學哲學用哲學心得體會 篇4
一、學好哲學,終身受用。正是出于這個目的,我才下決心學習哲學的。四年來,堅持不懈地學哲學用哲學,天天都有新進步。特別是對各方面充滿信心,有多大的困難,都相信自己能夠克服。
二、不學哲學天賦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這也是我一定要學好哲學的根源。誰不想做個明白人呢,誰想渾渾噩噩一輩子呢?同時,見到有的人都害怕哲學,心里十分惋惜。哲學實際上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三、辦事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也是我四年來辦什么事都充滿信心的根源。因此辦成了許多自己想辦的事。比如網購,開博客,寫作上不斷取得新進步,情感和人際關系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等。
四、抓住特點,發揮優勢。這是我近年來,各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的一個鑰匙。比如和他人交往,幫助和啟發他人明確自己特點,發揮優勢,不斷成長。對于自己,充分發揮鄉鎮公務員優勢,盡心竭力為群眾辦事,認真加強自身修養。對于老城,多做促進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產業優勢等特點,為著力打造特色老城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五、總結經驗是提高認識、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以前見了總結經驗就怕。做了那么多事,還要做這些無用功干什么?這是我四年前一直的想法。這四年來,我總結經驗都上癮了,幾乎只要有節點,就興奮。因為這是一個提高認識,增長才干的機會。誰不想?
六、離開了總結經驗,把書讀好用好是很難的。離開了總結經驗,還不如不讀。“讀書有風險,入門需謹慎”。
七、有現成的經驗不借鑒,自己在那里憋,那是蠢人。這是我堅持問題導向,真心向他人和書本學習的根源。事事都從頭學起,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