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發展心得體會(精選3篇)
均衡發展心得體會 篇1
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部署。優質均衡是民心工程和質量工程,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12月5日-6日我有幸參加了朝陽市組織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網絡培訓研修班的學習,通過專家們的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加深了我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指標要求、內涵要義的理解,為我們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為期一天半的培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由遼寧省教育廳督導處正處級督學、一級調研員,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專家陳寶山講授《準確把握優質均衡發展指標要義精準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陳專家對優質均衡發展的指標從四大方面提出31項內容,并逐條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明確了優質均衡發展的內涵要義:更高水平;更有質量;更加均衡;更全覆蓋;更注重社會認可。接下來是由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四級調研員王挺校長講授《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北侖路徑》,王校長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管理工作,曾擔任多個重要職位,在本次培訓中,他結合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北侖路徑詳細講解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創建歷程,對申報材料,評估方法等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最后一下午的培訓是寧波市北侖區泰河學校校長嚴雪霞帶來的,他培訓的主題《構建良好教育生態,促優質均衡發展》,他主要結合泰河學校創建優質均衡發展的工作經驗為我們接下來的創建工作進行了方式方法上的指導。
培訓活動如冬日的一縷清風吹走了我們心靈的塵埃。我知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此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對精神不夠了解,沒有如此深入細致的學習,通過本次學習使我明白了:教育均衡發展體現的是一種公平公正的理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機構和教育群體之間平等地分配教育資源,達到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并最終落實在人們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上。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均衡發展觀,就是要把教育的重點轉向人本身,在教育過程中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中心地位。以人為本的教育均衡發展觀有以下幾方面的內涵:人人接受教育機會的公平性,所謂機會均等是指人人在教育活動過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堅持以人的全面進步和發展為本,重視人本身的發展,將個體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統一起來,教育均衡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是以人為本的思想。
從學校層面上來說,各項工作是一環套一環,一段接一段。各部門學校責任只分主次,不分大小。各部門學校都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我們要準確掌握標準,確定工作目標,明確努力方向,首先找出當前存在的不足,其次找到需要整改的重點,最后要創造亮點、彰顯特色。引用王校長的話,我們要實現一個新突破,再上一個新臺階,做出一個新示范,做出一份新貢獻!
學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正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的走來,到我校目前仍舊有不完美的地方,仍舊有許多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我們將繼續嚴格執行上級文件要求,向周邊學校和全國優秀學校學習先進做法,不斷自查,不斷改進,爭取早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均衡發展心得體會 篇2
4月13日-4月14日,有幸我觀摩了安遠縣教育均衡發展共同體項目教學觀摩活動,期間我聆聽了4位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收獲很多。置身于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贊嘆,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聽課體會:
1、注重學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教學要善于提取生活信息。在這幾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很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取生活數學實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整節課就圍繞孩子們喜歡的摩天輪,通過摩天輪知道圓的中心到圓上各點距離相等,知道摩天輪為什么是圓的?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2、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自主合作探索。
《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科學地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個理念在這幾位老師的課堂中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如:《圓的認識》教學中關于圓的直徑、半徑等的特征,學生也并非一無所知,老師就放手讓學生通過折、量、畫、比等活動自主探索、發現,符合客觀實際,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感悟,并最終理解掌握。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
3、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先學后教”是真正地以學生為本,對推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能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幾節課都是“先學后教”的課堂,是開放性的課堂,教師不可能預先設定好學生的問題,對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都很高,但正是這種開放性的課堂,才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才有智慧的生成,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由此看來,這幾節數學課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看來真是值得我們多加揣摩!
均衡發展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12月5日6日有幸參加了為期一天半“朝陽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網絡研修培訓班”的專題學習。通過認真聆聽了專家的講座,使我更進一步明確了優質均衡的重要性,優質均衡的保障是公平,核心是提高質量。三位督導專家分別從理論角度和具體創建等方面具體詳實地解讀了優質均衡的內涵及創建的具體做法,感觸良多。12月5日的上午,督導專家陳寶山的講座內容是“準確把握優質均衡發展指標要義,精準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陳寶山專家從四個方面對優質均衡作了具體解讀,第一方面優質均衡發展的制度安排;第二方面優質均衡的內涵意義;第三方面優質均衡的指標解讀;第四方面如何創建優質均衡。同時,對反向指標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如考試招生、擇校、重點校、重點班、有編不補或長期聘編外教師、重大違紀、弄虛作假等。使我對優質均衡的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2月5日的下午參加教育督導專家王廷的講座,王廷專家的講座深入淺出,讓我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12月6日的下午,有幸聽到了嚴雪霞校長的講座,內容是“構建良好教育生態,推動學校優質均衡發展”,介紹了學校在創建工作中一些具體做法,感悟頗深。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基礎,是學校的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教好每一個學生。目前,我校正在準備走向“優質均衡”,進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既需要資源配置、政策支持、教育質量來保障,又需要社會認可度來印證。但在向“優質均衡”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不少問題與短板,“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依然任重道遠。
一是聚焦主責,學校既要對標對表,更要抓教育內涵發展,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為契機,進一步理清教育工作職責和發展思路,以高度的教育自覺,積極主動謀發展,促提升。
二是聚焦發展,推進高位均衡。優質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低水平的均衡,沒有發展就沒有優質均衡。因此,在整個工作推進過程中,既要重硬件建設,更要重軟件建設,真正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而工作重難點就是要重視抬升底部,補齊短板,改造薄弱。
三是聚焦育人,做到全面發展。教育質量的價值選擇應該是既要學業質量,又要全面發展。目前,我校對學生評價采取多元化評價,如何推進五育融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是我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并為之付諸實踐和努力。而核心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和個性,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接受適合自身發展的教育機會,只有這樣,也才能實現教育質量的優質均衡。
四是聚焦公平,做到人民滿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既要重指標達標,更要重家長的滿意度。是不是做到優質均衡,家長滿意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聚焦公平與發展,讓廣大家長同享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發展成果,切實增強幸福感與獲得感。
五是聚焦內涵,做到美美與共。沒有差異的均衡不是均衡,是單一;沒有均衡的差異不是差異,是差距。優質均衡不是要千篇一律,而是要差異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我校一定要摒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打造學校工作亮點,努力建設“家長滿意學校”。
總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中,三位專家的特色解讀及具體做法為我們帶來了新的觸動,在今后的創建工作中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進一步為后續創建做好準備,那就讓我們攜手努力,筑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