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英語實訓課心得體會(通用3篇)
大一英語實訓課心得體會 篇1
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為了把我們這一學期所學的英漢互譯的知識和方法全面地結合起來,學院給我們安排了翻譯實習。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學生,涉足翻譯者一鄰域是不可避免的。已經在大學學習了兩年多了,是時候對翻譯這一專業做個系統的了解與掌握,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翻譯實踐與理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也很有必要的。總的來說,此次為期五天的翻譯是十分順利的,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也被解決了。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已經最大可能的完成了要求,即充分地鞏固了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又對今后的專業科目學習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具體簡紹一下我們的實習經歷與所想所感。
我們的指導老師給了我們三分資料,我們分小組進行翻譯,每人大概有2300詞的任務,并且在一周之內完成。我于12月16日開始進行翻譯的。首先,在網上收集相關的資料并熟悉它。我英譯的材料是關于地理大發現的,其英文題目是:The Story of Geographical Discovery。在將他們翻譯之前,我先了解這篇文章,利用相關渠道獲取有用信息,差找書籍,理解相關的技巧。如在英譯中的過程中,那些地方要注意直譯,而那些地方又要注意意譯,翻譯的順序等等。待一切準備好了之后,我就開始了我的翻譯了。
在進行翻譯實習的過程中,我充分應用了我大腦中的知識和老師教給我的技巧,例如:“英譯中時,有時某些詞并不能完全按照詞典的基本含義翻譯,如生搬硬套或逐詞翻譯的,會使譯文生硬,令人費解,甚至可能造成誤解。這時候應當根據上下文和邏輯關系,從該詞的基本含義出發,進一步加以適當的引申,選擇比較適當的漢語詞語來表達”以及增詞法,省略法,重復法,正反表達法,分句法,合句法,詞義的引申,詞類的轉譯等英譯漢常用的方法及技巧。盡管如此,我在翻譯的過程中,還是碰到了很多問題。 首先,詞匯量的不足使我在翻譯過程中經常碰到許多許多問題,我不得不借助電腦,詞典等工具找出我所不知的或者我不能準確描述的關鍵詞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是我在翻譯過程中舉步維艱。再次,就是對一些專有詞匯的不熟悉還有以希望國外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識的缺乏也使得我的翻譯工作進展的不順利。這時候我會借助網絡的幫助,在網上查詢在詞典中查不到的專有名詞,新詞,古語以及相關的背景知識。最后,語文功底的薄弱和常識性知識的缺乏也是阻礙我翻譯工作的一大難題。例如,在我翻譯的資料中有個句子是:“within thirty years of Columbuss first venture the whole globe had been circumnavigated。”其實,我是知道這個句子的意思的,但我就是不知道用漢語如何表達出來。想了許久之后,我請教了我的同學。在我同學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一次實習是第一次翻譯實習,在這之前都沒有像這樣真正的進行過翻譯專業實習。在此次的翻譯過程中自己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對于翻譯知識及技巧也有所增長,雖然還不是很專業。但起碼,這次是我們小組一起努力,一起合作進行的一次翻譯。在實習過程了解到了翻譯應該如何進行。努力地去思考,去查東西,可以吧一篇文章還比較通順的翻譯出來,體會翻譯的樂趣。看到自己翻譯的東西,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我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之前對于翻譯這鄰域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只知道翻譯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用另一種表達出來的文字。現在我所認識到翻譯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還有其他的東西,例如感情,思維。我自己在翻譯時,是全身心的投入,反復思考,然后選出最為合適的表達。
通過這次的翻譯實習,主要讓我領會到了兩點,一是融會貫通的重要性,二是合作的重要性。首先,翻譯是語言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是跨文化跨世紀跨時空的智慧之門,它不僅是文化,而且是文明,更是智慧!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又是該活動的結果,它是融理論、技能、藝術于一體的語言實踐活動。然而翻譯是一項非常艱苦和細致的工作,要做好翻譯要求個人的素質非常高,作好專業資料的翻譯,需要有外語、母語和專業方面的雄厚的功底,還要有縝密的思維習慣,當然,這是我們這些剛剛接觸翻譯的同學來說難度很大,但是我們仍能從中收獲頗豐。
通過翻閱大量資料,我們了解到了有關翻譯的一些相關知識:
一、翻譯的本質,翻譯的過程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在透徹地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礎上用標準的漢語表述出來。”可見這是一個學習和再加工的過程。首先自己要準確理解原文的意思,要反復推敲,直到真正弄懂,然后再用標準的中文把思想再現出來。在對翻譯The Story of Geographical Discovery 這篇文章中我們深有體會。一開始我們小組準備每人按章節來翻譯,從頭開始翻譯的同學倒還好,后面的同學就麻煩了,完全不知該從何著手。最后我們只得調整策略,大家先在一起討論下文章的大體內容主旨,思想情感等,大家再各自翻譯。
二、翻譯質量有兩個基本標準:第一個標準是符合原文的本來意思,就是要忠實原文,既不能隨意增加原文中沒有的意思,不能添枝加葉,也不能缺斤短兩,隨意刪減,既要透過字面意思揭示出作者的本意,又要避免東拉西扯,脫離正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第二個標準是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也就是所謂的“達”,句子要通順流暢,不能生造詞語和句子,也就是所謂的文筆。應保證任何業內人士都能夠看懂,不能象有的人翻出來后連自己都看不懂。在此次翻譯實習中我們也是領悟到了這點的重要性,大家翻譯完后集中在一起,大家互相閱讀,找出翻譯不通順或有錯誤的地方,大家再一起研究、討論,最終完成整片文章的翻譯。
大一英語實訓課心得體會 篇2
我在大學的專業是英語。專業課和選修課讓我對于進出口貿易和單證有了的初步了解。所以單證接觸起來并不是十分的困難。實訓的第一天,經理給了我一本進出口貿易教程,讓我空閑的時候閱讀,了解一下有關貿易的具有的一些細節,比如信用證,匯票,付款方式,報關等等之類相關的知識。坦白的說第一天我幾乎就是捧著那本書啃,因為其他人根本忙的顧不上我(我去的那段時間碰巧是他們業務的旺季)。我也不熟悉他們的業務,也缺乏實踐經驗,當然一點也插不上手。甚至于掃描,打印,傳真都不會。在他們眼中我就一個小朋友。我知道等著他們來教我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并不是學校,時間一到,老師就會準時的出現在教室里教課。所以我得主動出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首先我通過眼睛看,嘴巴問,動手操作,對于掃描,打印,傳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過幾次的實踐,這幾件已經能夠手能熟來。我的地理優勢也給了我一定的幫助。我的位置在掃描機,打印機,傳真機的邊上,所以他們經常往我這邊跑,這是我與他們建立友誼的橋梁。我主動承擔這幾項工作,給他們分了不少工作量。我與此同時,接觸到了那些文件,有時間就研究研究里面的內容,不懂的就記錄下來,百度一下,或者問問師傅。一般他們都是很樂意回答你。就這樣,我慢慢的接觸起了單證。我知道光是通過這中途徑不是長期的策略。所以我請求師傅給我看過去的業務單證。師傅很是慷慨的將她的電子單證與我分享,讓我先熟悉各種單證所涉及到的內容,等我差不多知道后,她讓我開始嘗試輸單。之后我自己摸索著模仿制作單證。
我發現大多數單的付款方式是fobshanghai/ningbo。日本和韓國的提單是電放的,一般貨主需要出具電放保函以確保船公司之后不負責任。美國和加拿大要收取ams費用。碼頭收取thc(碼頭操作費用)。船主征收cic(集裝箱不平衡附加費),一般是300rmb/teu。水單是銀行的結匯憑證。進倉,報關,截關的具體流程。需要商檢的貨物在經過商檢后將會收到處境貨物換證憑條,憑此換取海關的通關單,然后加上其他一些報關資料(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發票,裝箱單,出口貨物核銷單,外銷合同)去海關報關。商檢時需要發票,裝箱單,銷售合同。出口收匯核銷單用來辦理出口退稅申報。要求注明具體貨源地。forma和formf的區別。還有一些術語的縮寫,比如pac,bl,co,lc,cic,thc,fob,cif,cfr,cbm,qty,pcs,ctns,cuft,meas,cad,cod,dp,da等等。一些術語比如shipper,consignee,notifyparty。
通過這次實訓,我收獲頗多,讓我成長不少。
大一英語實訓課心得體會 篇3
一個星期的英語實訓已經落下了帷幕。在這個星期中我們08屆外語系畢業生就會展英語和秘書英語進行了實訓。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個星期,但在實訓中,我學到了很多以前并不知道的與會展相關的知識,同時也發現了自己存在一些不足,現對本次實訓進行總結。
此次實訓形式多樣,內容較為豐富,我們聽取講座,觀看相關資料放映,進行模擬演練,每次作業我們都認真對待,及時完成。實訓第一天的下午,我們聽取李香麗女士的講座。李香麗女士她從事外貿工作,參加過多次大型的會展,有著豐富的會展經驗和知識。同時她極具個人魅力,幽默的向我們講訴她的會展經驗和面試經驗,為我們建立了立體的會展。通過她的講座,我們對會展有了很具體形象的了解,同時我們也接收了她對我們將要面試的經驗。實訓第二天,我們會展課的任課老師,戴繼紅老師,為我們進行了一次廣交會資料的放映,她為我們找了歷年關于廣交會的資料,讓我們了解廣交會的起源、發展以及現狀。通過觀看廣交會的資料,我們對會展這一個專業領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另外,我們事先抽簽組隊,進行會展現場模擬。分業務員和展出人員,共十二組。展出人員分六組,每組所展出的東西都不同。這一次模擬展出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布置會展,準備道具,聯系組員和業務員,并進行溝通協調,準備對話,這一切對于外面來說是陌生又熟悉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投入了自己十二分的熱情。這一切花費了我們許多時間,但對于外面來說是極具意義的,這使我們對會展有更親密的接觸,由于是我們自己組織準備的,我們更能詳細的了解會展。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我們這一學期所學有關會展的知識盡己所能運用到這次會展模擬中,而后,第二天,也就是英語實訓的最后一天,我們就這次會展英語實訓進行總結,每組派一位代表進行發言,談談對這次會展實訓的感想以及認識。
通過這次多樣的實訓,我不僅對會展這個領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還了解了廣交會的發展歷程以及現狀,了解我國會展業的發展和規模。并且也鍛煉了會展專業中使用英語處理工作的能力,這些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都是很實用的。
眾所周知,會展英語是門專業性很強的課。這次實訓將英語語言知識及會展理論知識融合到實際的操作流程中,讓我了解了會展英語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熟悉會展組織籌備。
這次會展英語實訓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使我的社交與溝通、組織和協調能力得到了一個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通過這次實訓鍛煉了自己的應用寫作和口語能力,提高自己語言運用能力,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總而言之,這次實訓是對我英語能力和會展知識的一個重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