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通用6篇)
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 篇1
在選公選課的時候還并沒有考研的意向,只是處于興趣,加上同一宿舍同學的鼓動。直到上個寒假才下定決心要考研,并且慶幸自己的選擇,在上了這一學期的課程后,更覺得這個選擇非常明智,對考研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的理解,而是準確高效應對考研數學。
150分的總分,區分度也大,對基礎的考察更重要,課本和真題高于一切,這是我從劉老師那里學習到的。
在上考研課之前,差不多看完了高等數學部分的課本,只是習題沒做,直到課上才發現會有好多課本根本不會明講或涉及的知識從劉老師那里得知,包括難懂的推演,比如拉格朗日定理和泰勒定理的證明,通過構造新的函數,然后通過學過的羅爾定理加以證明;或者簡單但易錯的概念:極限的保號性,保序性,保運算,滲透在解題中我們卻不看重;還有需要鞏固溫習的比如微分方程的求解,關鍵是要系統理解,梳理清楚;再就是弱項的線性代數部分,當時學的也不扎實,導致現在復習吃力,好在有劉老師的系統梳理:
逐個擊破。
數學是考研的一個重頭戲,分數高,易拉開差距,重基礎,如果悶頭自己看自己的書,就會錯過很多必考但容易得分的題型,所以一個好的導師很重要,感謝劉老師這學期的耐心指導,無論天氣炎熱,無論聽課的人的多少,還是忘我投入的講課以至于錯過班車,都會激情四射的演講,我也欽佩老師的幽默詼諧,平易近人更易利于同學與老師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老師無私的給我們復印的珍貴資料,對于強化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對于這學期的公選課,獲益遠比看看學長學姐的經驗教訓來的實在。
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 篇2
初二數學所學的部分,占整個初中階段知識點的一半。這是一個很驚人的力量。中考幾何的重頭戲: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轉換,都要在初二全部講完。這一部分學習的難度,大家可以問問學校里的學哥學姐,即使是在初一學習不錯的,對三角形全等這一塊的中高等題還是感到很麻手。除此之外,還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加入。
初二這一年,之所以說對數學很關鍵,不單單因為數學任務變多變難,還有一個原因:一門新的理科類學科要和數學搶時間,那就是“物理”。
一輪復習:
數學的第一輪復習開始于寒假,復習主要內容為絕大部分中考大綱中要求的考點:三角形、四邊形、圓、方程與不等式、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題目選在中考及模擬考試中出現過的經典題目,或予以改編加工,其目的為回顧初中三年的知識點,復習和鞏固基礎知識及解題方法。目標為基礎、中檔題目0失分,在開學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二輪復習:
此輪復習以攻克各類常考專題為主,主要包括函數圖象點的存在性專題、圖形運動及變換專題、代數綜合應用專題、幾何變換專題及探究性題目專題、中考易錯專題等(專題名稱在春季課程上或有些許調整)。選題以能夠凸顯專題特點的題目為主、題目循序漸進,并附加高端模型的總結及解題思路的擴展,力爭攻克第一次模擬考試。
三輪復習:
代數綜合、幾何綜合以及代幾綜合將成為此輪復習的主要復習對象。以剖析題目、聯系知識、尋找模型和方法為主線進行壓軸題目的分析與解答。爭取在二模考試中解決壓軸題,獲得高分或滿分。
四輪復習:
歷經了20xx年的一模和二模之后,第四輪復習便會悄然而至,通過對兩輪復習多體現出來的中考趨勢進行分析,并以此進行選題和預測中考。所選題目同20xx年中考考察可能性較大的題目相同,以便最大程度的使學子適應新的中考趨勢、做好考前的最后沖刺!
基礎鞏固專題攻克壓軸突破趨勢預測及查漏補缺,歷經四輪復習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知識體系由點及面、重點突出。
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 篇3
政治復習是一個需要老師、同學共同配合的過程。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各位同學需要經常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并且獨立分析、共同討論。政治的考點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時政知識的了解,理論概念的識記辨析以及對于事件現象的分析論述。
對于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事件,我認為首先需要經常閱讀和收看新聞。高三時間寶貴,同學們往往沒有很多的時間瀏覽報紙,我建議可以利用晚飯或者餐后時間收看新聞節目。上海同學建議以上視新聞綜合頻道的6:30——7:00新聞報道為好,精煉而不失嚴謹。而對于學有余力,想增加“政治敏感”的同學,7:00——7:30的央視新聞聯播也是了解國家變化、體會官方語言表達方式的良好機會,能為今后答題提供許多的參考。
當然,在考前我們還應該積極做好時政整理背默。在一些優秀學校中,總有一些同學每過一段時間會整理時政新聞,建議能夠通過政治老師的“把關”之后向全年級政治班同學印發,省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提高備考效率。時政往往會成為分析說明、論述題的背景材料。同學們不妨組織起一個“時政分析小組”,定期使用專題形式分析事件的起因、相關方的對策、與書上知識點的聯系等。老師也可以針對性地做出專題指導,為同學們指點迷津。
在理論概念方面,同學們能做的不僅是背誦、默寫。很多題目對于概念之間的聯系區別要求很高。我們不妨在假期空余時間做一張“知識關系圖”,將幾個重要知識,如國體、政體、政黨制度等之間的關系做一個歸納。整理出一張“知識網絡圖”,對于巧妙地聯系、引申,以致對于知識之間的協同應用具有很大的幫助。
對于分析和論述,很多同學會感到非常頭疼。有時候論述的不夠到位,有時候甚至沒有思路,跟不上出題老師的意圖。對于這些情況,除了平時必要的對于往年考試類型的了解和操練,還要求同學們進行適當的總結、歸納——分析說明題的共性在于運用課本知識結合材料。羅列型分析說明題往往需要很多的“點”,而圖表型分析說明題則側重對于數據和趨勢的理解、預測。特別注意“預測”兩字,在高考中經常會出現對于趨勢的判斷性(定性)預測,如“物價將被有效平抑”、“恩格爾系數將會下降”等,忘記做出判斷將會被扣分。
大家在讀過學霸的這篇關于政治復習的心得之后,是否有新的啟發呢?距離高考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看一看自己還存在哪方面的不足,盡量完善自己的知識和學習方法。
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 篇4
中考每門學科都不能放松,而數學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更是來不得半點兒閃失,所以要特別下苦功。對于初三的數學,且不談人人談之色變的“最后一題”,就是填空題的最后幾題也不是能輕松應付的。
所以要學好數學還在于改進學習方法,雖然僅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心得,但我仍愿意拋磚引玉,提出三個掌握學習數學的要點:題海遨游、勤學善思、多問積累。
所謂題海遨游只是好聽的說法,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多做題。雖然我們都不提倡題海戰術,但是畢竟多做題有它的好處:不僅能幫助你重溫學過的各種基本公式,更能幫助你接觸多種的題目類型,使你能在中考見到題目時不至于要另起爐灶重新思考,而是一目望去已經基本知道了解題的思路。
這一點十分重要,它能為你在中考時節省有限而寶貴的時間,從而為考生省下了不少可以用于檢查的時間。不僅如此,寬裕的時間還能對你的心理起放松作用,從而在無形中提高了答卷的質量。當然,題海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所以要勞逸結合再結合以下的學習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在平時有所積累,在中考時得到收獲。
當你遇到難題時,勤學善思就是你最好的解決方法。勤學善思不僅包括用心思考,還需要有一顆恒心,迎難而上才是對待難題的正確態度。有時一道題目會有多種解法,這時你即使已經解出此題也要想想是否還有其他解題方法,只有經過不斷地思考與認知,才能將數學融會貫通,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考場應變能力。
多問積累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方法,將難題留著不問,你就失去了一次將問題弄懂的機會,甚至中考的題型就可能這樣被你錯過。
某位資深教師曾說過這話:“問題的積累等于差生”。學生就是追求學問、邊學邊問的人,在初三時要堅持一點:一旦有數學問題,堅決不拖到下一節課去問。學習靠的是學問的積累,怕的是問題的積累。
不斷的學習、釋疑、積累正是學好數學的不二法門。
學數學不容易,要學好數學那就更難了。我相信,只要能堅持以上的學習方法,數學將不再是你頭疼的問題,相反它反而會成為你進入重點高中一塊最堅實的墊腳石。
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 篇5
考研政治有兩大主題:
一是考查理論基礎知識;
一是考查考生利用所學基礎理論實際應用,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在討論學習方法之前,海文先和大家談談政治學習的幾大誤區:
大家都會做歷年真題,也大概知道政治考試的特點和出題思路,細心的同學會很快發現,政治復習有很多誤區,需要廣大考生避免陷入:
其一、死記硬背
許多考生都認為政治背背就可以或在考前突擊一下也就行了。海文在這里提醒大家,抱這種態度想考研的同學,請盡早打消這一錯誤念頭。政治是需要背誦,但是,是有方法可究的,要明確政治考試的考查方向。政治考試是考查同學們在所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還有利用所學基礎理論來判斷試題的能力。好多考生只是背誦,但忽略了理解,感覺自己什么都背會了,但是成績出來后,全哭了。所以考研政治死記硬背是不夠的,還要思考。
其二、與死記硬背相反的問題是,好多考生一點都不記,不背。
好多考生對政治是一點也不背,這樣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政治考試無論是選擇題,還是辯析題,有些是考原理,有些是考一個原理所包含的小知識點,如果沒記住的話,政治考試可就很慘了。所以考研政治也要切記完全不背誦。
另外,考研政治考試兩大主干,廣大考生要明白:一是考查理論基礎知識;一是考查考生利用所學基礎理論實際應用,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海文在這里為大家提供一些復習方法,僅供參考:
第一、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
1.熟讀教材,基礎知識扎實牢固;
2.主次有所區分,重點分明;
3.屢清思路,撐握教材脈絡構架;
4.利用基礎知識,學會思維,理論聯系實際;
5.做題。在做題中體會所學知識要點
第二、有效利用你的學習規劃
1.比如三輪復習法,第一階段看什么,怎么看,達到什么目標;一般這一階段都是初始起步階段,首先要通讀教材,讓整體知識在你心里有一個大概印象。
2.第二階段,就要進入攻堅階段了,這輪的復習要讓自己有一個質的飛躍才行,寧可多花時間,也要把知識點在自己心里留下不下抹去記憶才行。
3.第三輪的復習,可謂是時間進入白熱化,不僅要看書,查缺,還要做題,瀏覽大量的題,要想,要思考,分析,一點點吃透,把所學和實際訓練到舉一反三
第三、吃透大綱
考研試題所有題目都包含在考研大綱里,所以對大綱可以說是要倒背如流,運用能到實處。
第四、有時間的考生,還要個個擊破
也就是一科一科來學習。每一科的要求是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記清楚,能理論實際,會應用為止。
總之,考研政治說容易也不簡單,所以還是要認真對待,精心準備的。只要是用心了,肯定成績不會差的。
政治與數學復習心得 篇6
看到論壇上好多辭職考的,順便說下政治和數學吧,我政治69(34+35),數學一115。政治感覺還可以,畢竟花的時間不多,數學走了太多彎路,考試時發揮不好,我本來以為能上130的。把握的一些復習經驗告訴大家,希望大家不要重走我的彎路。
一、政治
其實政治大綱改革后,政治簡單了,而且政治是性價比比較高的科目,大家只要好好復習,不用擔心受限問題。首先說下參考書:任汝芬《序列一》《序列二》、肖秀榮《時政、形勢與政策》、任汝芬《考點識記》,最后是肖四、任四和啟航20天20題。我也買了紅寶書,但編排太差勁,我實在看不下去。
我說下我復習的過程:
5~7月,復習英語和數學閑暇時看去年的序列一,當做休息。
8~9月,聽任汝芬錄音,精讀序列一。
10~11月,新版序列一序列二出版,邊看序列一,邊做序列二選擇題,大題不看。(序列二是模擬題,質量其實不太好,但是按章節編排的,所以有一定價值,我看多數同學這個階段都是做肖秀榮的1000題。)
11月,肖秀榮時政,形勢政策,一定下視頻結合看,他講得真好,如果好好掌握,這16分穩拿。
12月,反復看序列一,背誦哲學的18個原理,肯定能用上。
考前20天,肖四、任四和啟航20天20題陸續出版,狂做選擇,大題主背肖四,其他的題太多,也看,當做參考。肖四20道大題,全部要背過,這樣,即使考試時沒有遇到原題,也有近似知識點,有話可寫。大家不要信輔導機構的吹噓,說押中五道題,其實是押中考點,因為他們大概押70%的考點,能不中嗎?
考試時,政治時間比較充裕,選擇題不要輕易改答案,多選實在拿不準,寧可多選(牛人指導的,管用)。大題寫滿80%以上答題紙,字跡要清晰。
政治前期不要花太長時間,后期可適當加重,平均每天2小時足夠。
二、數學
推薦參考書:李正元李永樂《復習全書》、《660題》、《歷年真題》(李永樂,陳文燈的都要買)
我的復習過程:
5~7月,看教材,做課后題。如果你很久沒接觸數學了,課后題一定要做,因此需要買配套答案。教材是經典教材:同濟高數+同濟線代+浙大概率,此外還要打印考試大綱,不要在不考得章節費力。
7~8月,看強化視頻,記筆記。我看的陳文燈的高數,李永樂的線代,黃先開的概率。
8~10月,全書第一遍,兩個月,每天才10多頁,痛苦的煎熬,課后題一定要做,習題集一定要做。習題集和筆記是最后復習的最好資料。看書時做好標記,簡單的打對號,有難度的打三角,最難得打五角。二遍是,對號匆匆而過,三角仔細研究,五角當專題來啃。
10~11月,全書第二遍,兼做660。660全是選擇填空,也比較難啃,聽人說,啃完660,真題選擇填空如履平地,皆是浮云。不好意思,我沒啃完,沒考好的緣故之一。
11月~1月,全書第三遍匆匆過,開始做真題。嚴格按照時間8:30~11:30,掐表打分。
考試前,最好自己預測下考點,數學一還是比較好預測的,近幾年沒考得而且又常考的是最有可能的考點,去年九道,我猜中七道,只是最后發揮不給力。
我的感覺,我數學5月份開始有點晚了,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復習,全書認真看三遍,660啃完,真題做兩遍,數一不可能掉下130。其實考試時,題目都是基本題型,大題也就一道有難度的,不要自己嚇自己。
對于選陳文燈的資料還是李永樂的,見仁見智。總體來說,李永樂線代當仁不讓,而陳文燈的高數確實比較好。我真題兩本都用了,因為陳文燈的是試卷版的,利于測試,而李永樂的書按章節編排,利于掌握出題規律。
三、題外話
辭職考研是一個人在戰斗,比起應屆,需要克服更多的問題。我去年崩潰了三次,每次都很艱難的又走回來,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撐下去。到了攻堅階段,如果感到身體比較緊(到時就知道什么感覺了),可以適當放松,逛街、小酌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不可頻繁,十天調整半天比較恰當。
辭職考研,大家一定要爭取一次成功!
祝大家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