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文明禮儀心得體會(精選5篇)
小學生文明禮儀心得體會 篇1
風從水上走過,留下了粼粼波紋;陽光從云中穿過,留下了屢屢溫暖。……啊,朋友,我們從時代的舞臺走過,留下了什么呢?
---題記
放學了,學生們歸心似箭,迫不及待地往家跑。橫穿馬路,抄近道,闖紅燈,踩踏草坪的事情屢屢發生。同學們,反躬自問,我們的行為是否文明?乘坐公交車的時候你是否主動給老人、殘疾人、孕婦讓座?如果有,那很好。你是否有過隨地吐痰的現象?如果沒有,希望你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注重文明。文明不是藍天上的白云,逍遙飄逸;文明更不是水面上的一葉浮萍,漂游不安,文明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星期天,與媽媽一起去逛商場,在回來的路上,我看見了垃圾桶旁邊有一個香蕉皮,雖然老師教我們做一個文明人,但是,我還是很猶豫,沒有彎下腰。令我慚愧的是,一個車子般高的小女孩將它撿了起來。我不禁汗顏,為自己臉紅了!
是啊,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多付出一點呢?
小學生文明禮儀心得體會 篇2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每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通過了文明禮儀活動的開展和平日里的培訓學習,我從中領悟到了文明禮儀的真諦,現在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1、社交禮儀無處不在。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離不開社交禮儀。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應真正地做到“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相信,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樹好自身形象,樹好單位形象,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的社會將更加溫馨和諧。
外表文明是內心文明的反映,培養良好的禮儀行為,必須有內心的文明素質。所以我們都應當認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習慣。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著裝端莊整潔,舉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種有內在素質,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2、講究禮儀,注重細節。
良好的禮儀素質,文明的行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養成的,而要靠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如接一只電話,應當首先說:“您好!請講„„”這種和藹可親的話語,會給人一種親切、溫馨的感受。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時時處處講究禮儀禮節,注意職業禮儀,而且還要講究家庭禮儀,注意家庭美德的培養,自覺做到尊老愛幼,相互尊敬,講文明,懂禮貌,守規矩,和睦相處。我們只要持之以恒地注重實效,從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怎么就近就怎么走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有沒有人行道,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車道、夾塞兒、占非機動車道,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人。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把個人的怨氣往服務人員身上撒,還總說他們態度不好;當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卻總怨顧客太挑刺。當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總會埋怨同事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3、為人師表,身正為范。
我們都知道教師禮儀是貫穿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要養成良好的教師禮儀習慣,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重視禮儀教育,提高教師的素養,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著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語言是教師用來傳授知識和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是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一種手段,我認為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用一顆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放下教師的架子,對學生真誠相待,去做學生的朋友,去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推動孩子的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禮儀與修養,將直接影響到祖國的下一代、祖國的未來。禮儀是細節,禮儀也是一張名片。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孩子留下的印象,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能夠仿效的榜樣,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身正為范。
通過學習和開展文明禮儀,使我意識到,原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小小的鞠躬禮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工作中鞠躬禮不標準、文明用語聲音太小、面部無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好像都沒有多加注意。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后世,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人,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創建一個美好的社會。
小學生文明禮儀心得體會 篇3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是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下去,因此,我們要做個懂禮儀、有禮貌的小學生。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看完這則報道,我的心情很沉重,覺得把中國人的臉面丟完了。
在我們身邊,有一部分同學身上,也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爭做懂禮儀的學生。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關心、共同建設我們這個共同的家園。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就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溫馨、和諧的校園。
小學生文明禮儀心得體會 篇4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禮儀成為了一張有價值的明信片,通過禮儀,能彰顯出一個人的品質、性格,所以禮儀很重要,現在,就讓我們來走進生活,看看有誰丟了自己的明信片吧!
一、圖書館的禮儀
咔咔恩香唉,這是誰在這么津津有味呢?是我旁邊的一位大哥哥,一看就知道他肯定沒吃中飯,所以吃的那么香,可是吃的地方不合適,他居然在圖書館里面吃!唉,真是一種異地享受,可惡的還在后面,我看到他的書十分有趣,就問他能不能他看完了借我,他答應了。誰知,當我興致勃勃的打開書時,我發現在書的右下角和左下角都留下了他的罪證,油嘖嘖的手印,誰看都惡心,我連忙跑過去對他說:哥哥,你把書弄壞了。可是他竟然瞄了一眼,說:沒關系,反正有不是我的。轉身走了,我氣憤極了,一個都快初三的哥哥,連這些基本的禮儀都搞不清。同學們,你們在圖書館里,千萬不能像那位哥哥一樣,要遵守圖書館里的禮儀哦!
二、餐廳禮儀
哎哎,吃吃吃此時此刻,有一個飯桌上正發出著驚天地泣鬼神的吼聲,這讓我都不能好好吃飯了!也許他們很餓,所以狼吞虎咽地,但聲音卻異常的大,就像真的有一頭狼再吃食,連我僅剩的心情都沒了!同學們,當你們在餐廳里面用餐時,也要注意你們的禮儀,就算你很餓,也要慢點吃,否則,就是損人不利己!狼吞會讓你的胃承受不了!
禮儀就像空氣清新劑,就像潤滑油,當你做到時時有禮、處處有儀時,禮儀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小學生文明禮儀心得體會 篇5
文明,這個詞包含了很多意思,比如說:行為的文明,道德的文明,語言的文明很多很多,每個人都會整天把文明掛在嘴邊,但是,真正做到文明的人又有多少呢?真正能夠做到文明的人又有多少呢?
文明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體現出每個人的文明舉止,文明禮儀,小了說,一個人好的文明舉止會讓人們對你有一個好的印象,好的記憶,大了說,一個人文明舉止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這個人的國家,像古時候的一位大臣李鴻章去外國訪問,隨意的往地上的吐了一口痰,就被外國記者大肆宣揚,把整個國家的人都給貶低的一文不值。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文明舉止,是很重要的。
我們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深受文化熏陶的我們,都應該注意自己的文明禮儀,穿著,言行,特別是我們學生,從小養成文明禮儀是最重要的,“冠必正,鈕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都是我們要遵守的。見到果皮紙屑撿起來,不說臟話,這些都是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的,使我們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生,合格的社會公民。
文明不僅僅是代表自己,還代表著家庭,親人,以及朋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旁人從你的一舉一動中,就可以看出你身邊的人是怎么樣的一個人。你的家教,教養和自身的修養如何。
文明,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一個重要聯系,重要的橋梁,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人與人之間溝通,都不注重文明,張口是臟話,閉口是臟話,那我們這個社會豈不是亂了套?這個社會的文明也就徹底的消亡了!
所以,讓文明伴我成長,讓文明時時刻刻都伴隨在我的身邊,使我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讓文明伴隨著整個世界,使整個世界都美麗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