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跨過鴨綠江》的心得體會 篇1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于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斗。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沖鋒在前。最后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后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于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于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跨過鴨綠江》的心得體會 篇2
我的女兒今馬上就6歲了,上大班,在她身邊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又是影響孩子最重要的人,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時時刻刻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擔負起啟蒙教師的職責。
一、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勞動
勞動是教育孩子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有時在雙休日,我在家做衛生孩子在一邊看時,我會對她說:"你幫媽掃地、抹桌子"。孩子會非常愿意去干,因為孩子有好動的天性,雖然未必搞得干凈,但我還是鼓勵孩子,并耐心教她怎么洗,提高她的動手能力,讓她把勞動變成一種樂趣,從勞動中培養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終,通過勞動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二、讓孩子逐步養成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為以后上小學打好基礎,讓孩子要"坐"的住,我有時會教孩子做一些數學方面的游戲,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孩子認識數字概念和一些規律。家長與孩子一起分享學習氣氛,慢慢的孩子會覺得這并不是給她安排的學習任務,而是她自己應該去完成的,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能夠輕松愉快地完成,沒有帶給她任何壓力。
三、讓孩子要注重文明禮貌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學習知識以外,還要培養孩子有良好的品德,注意禮貌用語,這就要求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榜樣,比如當我與孩子一起乘上了擁擠的公共汽車,當陌生的叔叔熱心地讓座時,我馬上會讓孩子對他說聲"謝謝",從這一件小事情中發現,以后碰到這樣的事情,孩子就會主動說聲"謝謝"。不論從小事到大事,通過對長輩的尊重,對小伙伴的友好,告訴孩子懂禮貌的孩子是人人喜愛的。
四、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反應不要過于激烈,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
6歲的小孩已有自己的想法,對于孩子犯的錯誤,不要打罵訓斥孩子,要不她表面上迫于威嚴認識了錯誤,心里還是沒有。應該讓孩子認識到為什么不能這樣做,應該怎么做,讓她從內心上認識錯誤。要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
五、要多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有空的話盡量多陪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爺爺奶奶不能代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出于疼愛一般都比較溺愛孩子,孩子喜歡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孩子多跟父母在一起,父母可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教育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然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孩子在幼兒園中學到了許多知識,比如認字、畫畫、剪紙。孩子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體會到了集體生活的快樂,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認識了許多小朋友。
總之,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特點發展,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以熱情的態度去鼓勵她。
《跨過鴨綠江》的心得體會 篇3
天氣越來越冷了,小心感冒,出門的時候要多加一件衣服。
不知您還記得幾個星期前的那個女孩嗎?
那天,放了學,我便買了幾袋小零食,走到十字路口那里,零食也吃完了,于是我隨手把手中的零食袋扔在地上,這時,您從我身邊走過時,您彎下腰,用掃帚輕輕的掃到那里,彎下腰,把垃圾丟到了里。
我目不轉睛的看您。您長得并不高,臉很黑,皺紋也悄悄“爬”上了您的面龐上?粗难劬Γ锩嬗袔捉z憂傷的感覺,望著您的背影,我的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
過了幾天,我在街上碰到了您。本來我準備把手中的零食袋扔掉,但是,我又想起了上次,于是,我把手中的零食袋捏緊,向您跑去,把垃圾丟到了里,您微笑這點了點頭,夸獎我是個好孩子,我的臉不禁紅了。
其實,環衛工人并不可笑,可笑的.是我們。因為我們總是認為環衛工人這個工作很可笑,所以許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總會說:“你不聽話,不認真學習,長達就像街上掃地的環衛工人一樣!彪y道不是嗎?
大家都說:“勞動是最光榮的!钡,為什么就要看低他們嗎?他們總是彎下腰,默默無聞的為我們做貢獻,難道我們應該貶低他們嗎?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和乞丐的不同就在于金錢之分,難道他們就不是人了嗎?
祝各個環衛工人:壽比南山、笑口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