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的教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數學老師的教學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我擔任初中數學教師已經有5年了,也帶過很多個班級的學生。數學一向是很多同學覺得難的地方,一些同學說起數學就頭痛。在我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么多年的教學下來,我也有了自己的教學心得,對待學生對數學不一樣的感情,我也有不一樣的解決方法。
怎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學數學呢?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讓他們喜歡上數學這門課程。我采取的方法是改變上課的方式,讓數學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對于有趣的事情總是會更加的感興趣,這樣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上課的時候,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多提問,但是不要問他們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也不要只問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可以提問那些在數學的學習上比較弱的同學,在他們回答出問題之后夸獎他們,讓他們對自己產生信心。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的把知識告訴給學生,而是讓學生主動的發現知識,探索知識。現在教師不再像之前那樣是課堂的主角,而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只起到一個引導學習的作用。這樣做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發現學習的樂趣,主動的學習,在上課的時候集中注意力。學生不再是為了取得一個好的成績而聽課,是因為喜歡而聽課。
在課下,我也會經常和同學聊聊天,拉進我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會讓我更加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知道他們不愛學數學的原因,也了解他們對數學的看法和想法。我認為是沒有笨學生的,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學不會,肯定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對,不適合學生。在課下,我經常進行教學反思,通過學生作業給我的反饋,我就能夠知道我哪些地方講的學生沒有聽懂。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不會做的可以不做,但絕對不能抄作業。抄作業的話我收到的反饋就沒有那么準確。當然,如果有同學因為不想做作業而假借不會的名義不寫作業,我也會分辨的出來。我也會根據同學知識掌握情況的不同,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到知識。
我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但我認為我還有進步的空間,之后我會繼續學習,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找到最合適的那個教學方法。
數學老師的教學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小學數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在這次網絡培訓中,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數學教學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但通過這些日子的學習,我堅信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數學理念的提升
雖然從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老師為我們總結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這讓我在數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集合思想、對應思想、符號化思想、化歸思想、類比思想、分類思想、統計思想、極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這么多數學教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復雜和實效的。我正是缺少了這樣的一些理論基礎,使得在實際教學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師關于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系論述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教學,這也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尤其是公開教學中面臨的最為頭疼的環節。除了教師自身要具備較高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外,更要汲取豐富理念,這樣才能真正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對于每位教師都要面臨的備課和上課任務,在這次培訓中我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面對龐大的班級學生數,面對堆積如山的要批改的作業,再加上那么些個后進生,教師已經忙得不可開交,談何每天細心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尤其是像我這樣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內心來說實在讓人堪憂。老師的講解為我們在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方法。空談理論不切實際,屏棄理論也不合邏輯。我們應理論結合實際,在日常工作中根據自身工作量在學期初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標,如細致備多少節課,進行多少節課堂教學研究等。簡而言之,就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教學研究,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謂:量不在多,貴在精。我想這樣一種教學行為的轉變,才能真正意義上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才能讓學生獲得更為有效的教學。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來,校公開課的開展一直是我們進行教學教研的重要方法。通過汪主任的一席話和幾位老師的說課演示,不僅讓我對如何說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也讓我認識到在日常教學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轉變需求。我們應與時俱進,在開展學校公開教學評比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有選擇性地加強課后說課及互相評課的實踐練習,更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為我們展開更有效的教學打好基礎。
經過這次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習,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之花才會開得更加燦爛,中華民族才會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探索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數學老師的教學心得體會范文 篇3
這段時間閱讀了《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為“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為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這些建議和一些觀點,對于當前的數學教育者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幫助。數學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追求什么?
《數學新課程標準》為數學課堂教學增添了很多活力,帶來了新理念和新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這些都是適應時代發展和需求的,但是,我們卻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課堂紀律都似乎變差了,學習成績也下降了。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到底應該追求什么呢?文章作者說到:"把復雜的數學知識教得非常簡單明了,讓數學課散發數學特有的魅力才是數學教學所應該追求的境界。因此,數學課只有追求更高層次的簡約求實的境界才會徹底解放學生,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個性,為學生的教學學習提供持續的動力"。
我想,數學教學內容首先要精簡和目的明確。一節課40分鐘,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選擇恰當的學習內容,特別是抓住課的本質內容,就會顯得既精又簡。以高一級的《函數的概念》為例,這節課的核心內容就是要讓學生系統理解函數的概,了解函數的三要素,能夠運用函數概念解決問題,作為教師把握好關鍵點,也就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課堂內容就相當清爽、簡潔。
其次,教學過程要簡化。數學學習本來應該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有些教師的課堂設計使許多原來簡單的課堂變得紛繁復雜。有些教師為了"作秀",特意設計一些障礙與陷阱,搞到學生大半天摸不著頭腦,反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應該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再次,使用教學媒體要適當。起初,多媒體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實踐證明,過多使用多媒體會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還會削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的。我們還是要以常規媒體為主,多媒體為補。有些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到了沒有多媒體就上不好課的思想,這是不合乎教育教學規范的。其實只要我們吃透教材,把握好學生,課堂教學照樣可以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