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雷鋒有感(精選5篇)
觀雷鋒有感 篇1
今天,我看完了《雷鋒》這部電影,雷鋒光輝而又偉大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他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的,正是這無數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他的偉大。
“一個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應該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雷鋒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寄錢給貧困戰友的家里,寄錢給遭受災荒的不相識的人們,他用業余時間輔導附近學校的孩子們,他用自己的錢給丟了車票的旅客買票,他深夜為戰友縫補衣服。雷鋒經常利用節假日去做好事。他永不停息地為人民做下了一件有一件好事。雖然這些事情并不是多么偉大,卻猶如一磚一瓦,構成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大廈,高高地聳立在人民的心中。
雷鋒做了這么多好事,卻不求回報。可再想想我自己呢:在公交車上有老人在時,我卻不舍得讓座;在學校,有時我不能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看了《雷鋒》后,我十分慚愧。以后,我一定把雷鋒精神作為我行為的準則,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觀雷鋒有感 篇2
今天,我看了《雷鋒》的電影,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雷鋒叔叔熱心幫助別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情。
當我看到雷鋒叔叔把自己辛辛苦苦攢起來的一百元錢捐了出去,我深深地被感動了。現今社會有些人為了錢,去搶劫、盜竊,不惜損害人民的利益,他們真應該向雷鋒叔叔好好學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束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處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救活了一個生存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生活在你平凡的崗位上。”這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我現在是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我要在我的崗位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觀雷鋒有感 篇3
雷鋒叔叔是一名樂于助人,喜歡孩子的戰士。有一次,他和同志們去公園玩,遇見了一群少先隊的小朋友,然后經過邀請,雷鋒叔叔就給他們講了一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原來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干活累死的,他的媽媽死得更慘,留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一天,他拿著砍刀去砍柴,地主家的王婆讓他把砍回來的柴還回去,雷鋒不肯,王婆就用砍刀砍傷了他的手。看到這里,我氣得咬牙切齒,原來地主是這樣的霸道,窮人是這樣的可憐。但是,雷鋒從沒抱怨自己的不幸,反而更加樂觀的生活,不斷幫助別人。他幫老奶奶回女兒家,幫工人干活,還幫王大力同志送信。
最后,雷鋒叔叔卻死于交通事故,他只有22歲。看完電影,我感動的哭了,覺得雷鋒叔叔的生活不如我們,但他的生活很積極很樂觀,我要向他學習。
觀雷鋒有感 篇4
3月5日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日子,大家最大的共同語言便是學習雷鋒好榜樣。20xx年春天,有三部有關雷鋒的電影同時公映,其中胡家華主演的這部《青春雷鋒》,講了雷鋒的愛和奉獻,也將他徹底還原到活生生的人。雷鋒是個普通人,他不過是做到了正常人應該面對社會的舉動,然而在特殊社會氛圍中,卻被賦予了不同意義,從1960年代至今,他都是被誤讀著。
當整部電影看完之后卻發現,如果說胡家華所演繹的雷鋒與那種革命時代熱火朝天的雷鋒還有一些差距的話,那么他所演繹的雷鋒的情感世界卻超出了之前那種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的圖解模式。將英雄從神壇還原到現實,在現實的世俗人生中展示英雄的不凡之處,這或許就是胡版雷鋒的獨特之處。
在平凡的年代里演繹雷鋒的神奇故事,胡家華將原生態的雷鋒呈現到觀眾的面前,他沒有那些超人的事跡,卻讓我們更加體驗到生命的堅韌,信念的可貴。影片《青春雷鋒》講述了雷鋒從小學畢業到犧牲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成長經歷,力求以生動鮮活的細節引導觀眾走進雷鋒偉大的精神世界,呼喚更多的人在新時代踐行、光大雷鋒精神。
影片中雷鋒的扮演者胡家華,作為一個演藝事業剛剛起步的新人,就在這部青春勵志大片中扮演了“我們的好榜樣”雷鋒,讓人不禁懷疑他是否具有這個駕馭能力。更何況,要拍好雷鋒題材的電影非常難,雷鋒作為時代典型,每個人都很熟悉,每個人心目中的雷鋒形象卻又各不相同,所以怎樣去藝術地表現雷鋒難度非常大。但事實證明導演的選擇是正確的,胡家華以其過人的悟性和過硬的演技對雷鋒的形象進行了重新發掘、創新表達,其表演不拘束,不造作,不溫不火,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從而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有些有肉、可以親近而又永遠澄澈、永遠年輕、激奮人心的青春雷鋒形象。許多觀眾不禁感慨:“我心目中的雷鋒就應該是這樣子的。”胡家華小小年紀即達到了以神馭形的藝術高度,看來其演繹前途不可限量。
有關“雷鋒精神”的真實性與魅力的最有說服力的一個證據是極具勇氣的道德實踐家的“自證”。例如影片首次以光影的方式揭秘了雷鋒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比如其青澀的“初戀”,一些凡人才會有的小缺點如性格有些毛躁。一直以來,我們看膩了那些模式化的英雄、偶像,開始質疑媒體宣傳中無比完美的形象,于是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偶像要么坍塌、要么被打破的時代。影片揭示的這些雷鋒的小“瑕疵”,突破了很多觀眾對雷鋒的呆板的標簽化認識,這不但無損其光輝與偉大,反而讓從神壇上走下來的雷鋒身上閃爍著更多的人性光輝,其形象也就更加自然、真實、可愛、親切,也更加令人感動,從而召喚更多的人自覺踐行“雷鋒精神”。在一個破壞偶像的時代,雷鋒及其精神反而得到了重生,這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又極富啟發意義的現象。
觀雷鋒有感 篇5
我讀過好多書,其中最難忘的當然就屬那本《雷鋒日記》了,我在電視上聽到了“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曲,心里非常有感觸,我對雷鋒叔叔那默默奉獻,忘我勞動的精神十分敬佩,我了解后,知道了他的很多事跡。
雷鋒出生在1940年,生活很艱苦,他一生幫助了許多人,把青春留給了人民,還記得他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上?……”這句話讓我深受體會,在這個幸福平穩的年代我覺得我比他們生活的要幸福的太多太多了。我感到非常慚愧。
想想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軍隊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自己夠用就行了。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馬上換掉;書本臟了,把他扔掉;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格外珍惜才對啊!
雷鋒叔叔那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雷鋒叔叔,我敬佩您!我為我們中國有這樣一位英雄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