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鎮深入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的幾點思考
(四)爭當作風建設的領頭雁。鎮村干部直接面對群眾,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宣傳者和實施者,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著黨委和政府的形象。我們將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轉變作風,要做干群關系的“連心橋”。中央政策的貫徹實施,歸根到底落實到鎮村干部與群眾打交道上。在一定程度上,鎮村干部就是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化身,一言一行就代表著黨和政府。要必須深入到群眾中去,一方面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貫徹落實下去;另一方面聽民聲,解民憂,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把群眾的呼聲反映上去,真正成為干群關系的“連心橋”。轉變作風,要做緊張快干的“急行軍”。實踐證明,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干事創業的時間更有限。要珍惜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珍惜人民給予我們的崗位,珍惜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展示自我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真真正正做到少說多干、不爭先干、埋頭苦干、緊張快干。要兩天當作一天干,黑天當作白天干,雨天當作晴天干,不讓工作有任何反復,不給自己有絲毫喘息,用大干、苦干、拼命干,促大變、真變、快變。轉變作風,要做狠抓落實的“強力膠”。落實是作風建設的根本。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鄉鎮作為基層的行政單位,干工作不能靠開會,一切都要體現在落實上。抓落實,一定要少開會,多開工;少務虛,多務實;少跑酒場,多到現場;少大而化之,多解決實際問題。任務目標一天不落實,一天不松勁,就要像強力膠一樣,粘住不放,一粘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轉變作風,要做服務企業的“勤務員”。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加深,我縣的企業仍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我們將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基層”的“三服務”活動,所有黨員干部必須帶頭深入項目、深入企業,用心服務、鋪路搭橋,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要扎實開展為企業送產業政策、送優質項目、送投資信息和幫立項審批、幫破解難題、幫融集資金的“三送三幫”服務活動。
(五)爭當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探路者。人類社會進步的歷史就是民主進程不斷加快的歷史。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也不斷增強,老百姓在關注物質利益的同時,也更加關注自己的民主權利,參與決策、管理、監督基層事務的愿望和要求很強烈。如果不擴大基層民主,一味搞強迫命令、“家長制”,不但原有的問題得不到解決,而且會釀成更大的矛盾。宋樓一定要在搞好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上率先探索。一是深入開展“三先”活動。在廣大干部中大力倡導三先活動,即:“有話讓老百姓先說,有事為老百姓先辦,有利為老百姓先爭”,要敞開大門,敞開胸襟,主動和群眾交朋友,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真正了解基層群眾在想什么,在盼望什么,,在反對什么,在怨恨什么,并把群眾的意愿作為執政的重點和辦事的重點,在農村真正建立起“群眾說了算,干部領著干”的工作新機制。二要全面推行“四公開一民主”制度。“四公開”就是村務、政務、黨務、財務公開,“一民主”就是管理民主。就是辦事要亮亮堂堂,讓群眾心里明明白白。特別是對群眾最關心的宅基地分配、糧棉直補、村干部報酬、困難戶照顧、各項稅費的收取、計生指標、撫養費征收、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選舉等等,要做到全公開、全透明,切實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保穩定。三要建立“三帶”工作機制。就是“黨委書記帶班子、黨政班子帶干部隊伍、鄉村干部帶農村群眾”,通過上級帶下級、干部帶群眾,真正形成上下齊心干事業、同心協力謀發展的生動局面。特別要開展好“雙帶雙促一滿意”活動,就是:“黨員干部帶頭致富,黨支部書記帶領群眾致富;促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讓人民群眾滿意。”四要健全落實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機制。鎮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層,對農村的情況最熟悉,要隨時掌握重大社情民意,做到民憂我先覺、民動我先知,真正做到與老百姓休戚與共、融為一體,不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把群眾利益高高舉過頭頂,通過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使群眾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心情一天比一天舒暢,讓老百姓在內心深處說共產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