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學學習心得
要有耐心
沒有比學生更堅強的意志,是不能讓他們動起來的。關鍵時刻必須挺得住。當學生不想開口或不習慣開口的時候,當學生停停頓頓、結結巴巴地讀句子和課文時,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之后剩下的就是啟發和等待了。只要問題適當、時間充分、善于啟發,學生很快就會奮起而參與。這時候教學就開始輕松愉快了。
課改的大潮涌動著,我們也努力去做一個好的弄潮兒吧!盡管比較艱難,我們也要勇往直前.
“動”中學
——杜郎口中學學習感受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第一次踏上了去杜郎口中學學習的路。究竟是什么樣的中學引得如此多的中學教師去杜郎口中學學習呢?
當司機停下車說:“杜郎口中學到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的跑下了車。“杜郎口中學”五個大字展現在我的眼前,再望校園里一看,三座新樓佇立在校園中。其中上面寫有“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中間樓最為引人注目。“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這應該就是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指導思想吧,我不禁思考到。
那它的課堂是什么樣的呢?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步入了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樓。還沒進入教室,我就發現有好幾名學生在外邊好象是表演課本劇似的。我就問他們:“你們這是上什么課呀?”他們說:“歷史反饋課。”說完繼續投入到表演當中。我又走進教室,眼前的一幕讓我大吃一驚:教室的學生也是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在表演著什么。他們的老師告訴我們通過這樣把歷史課本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們表演,讓他們身臨其境,從而達到更深刻得體會歷史的目的,讓學生在“動”中學。我不禁釋然,原來如此。
我又聽了好幾節課,如地理,數學,語文等課。盡管科目不同,但整個課堂都是學生在主宰著,而不是老師一直在滿堂灌輸知識,比如地理在上復習課時處理《新課標互動同步》這本書時,老師先分給小組任務。于是每個小組就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他們是如此投入,每個人都在說。討論完之后,哪個小組有疑問的舉手提問。學生提問完問題之后,老師不急于給他們解答,而是讓班里會解答的同學解答。同學們也是爭先恐后地給大家解答。只是有個別問題全班同學都不會的時候,老師才給他們解答。這樣真正實現了“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
由此,我聯想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盡管并不完全是老師“滿堂灌”,但是學生并沒有完全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只是被動地聽。這樣就大大地助長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和懶惰心理。因此,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大膽地講,大膽地說,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動”中學。正如同杜郎口中學校園中的標語一樣:“學會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分析與解決問題,任何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創造。”我們教師的任務并不僅僅為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新課改的目的!
學習杜郎口的感悟
我再次去杜郎口學習。這一次去,少了上一次的興奮與激動,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特別是對自己課堂教學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