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團隊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美容團隊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早在上周就聽璐璐老師說要帶我們美容初級班去參觀首腦美容會所,當時我很期待那一天早點到來。
終于盼到3月29日下午,心里一下子就無比興奮了,因為今天下午就是參觀美容會所的日子。乘了二十多分鐘的公交車,不免讓自己激動的心談了許多,但是當我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內心的興奮再次被調動起來了。
首先引入眼簾的是我們首腦的標志,這個標志我們并不陌生,因為我們的校服上也有這個標志,相比之下此處的標志更大氣,顯眼些。進門就是沒法沙龍,這里是做美發造型的地方,穿過美發沙龍就是我們要參觀的地方美容會所。一下子被里面的裝飾、擺設及色調所吸引。這里沒有復雜的擺設,卻不失貴氣的格調,另配合前臺美女的柔和美聲,你絕對可以忘記你曾經是一個暴脾氣的人。"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一路辛苦了,來這邊坐下休息會兒,喝點茶水、哦,親愛的,那邊也有沙發可以休息、"朝聲音的來源望去,原來是熱情的前臺招呼我們休息嘿,好熱情哦!真不知她們是怎樣與顧客溝通的呢,正想到這里,恰好來了一位顧客,只見美容顧問以輕盈快速的步伐上前與顧客手拉手,并熱情的招呼道:"親愛的姐,好久都沒有見到你了"給我的感覺好像是我的親戚來了一樣。為什么她們的聲音那么柔,聽起來很舒服的感覺,希望以后我可以改掉自己的大嗓門,像她們一樣擁有柔和緩慢適中又不失熱情的聲調。
這時,同學們都休息得差不多了,璐璐老師請來了美容會所的經理為我們做向導,首先我們參觀美容房,在參觀美容房之前我們經過的通道,我們被通道上方的天花板燈飾及其散發著柔和的黃色吸引,另外還有著泰國風格的色調墻壁紙。泰國象征的石雕小象,泰國女神、等等,給人一種遐想,是不是身處泰國?有些夸張吧,每間美容房不是很大,但是美容房有齊全的美容設備,且有獨立的洗澡間(同時具備桑拿設備),梳妝臺及存物柜等。整間房間的擺設很協調、很典雅,配上柔和的燈光(美容房的燈光要比通道的暗淡些),讓人身臨其境,感覺很愜意。如果你放松地躺在美容床上,再來一位就技術好的美容師幫你做背部、臉部舒緩,你應該會很舒服的睡了一個美容覺吧!為了不影響正在做美容的客人,美容師告訴我們走路要輕,說話聲音要放小聲點,不明白的問題稍后再提出來,另有一個小小的講究,若美容房門是關著的,而在門把上插一朵小玫瑰,那說明房間正在有客人做美容,不方便打開房門,以免影響客人的心情,呵呵!很有創意吧!參觀完美容房后,發現有的美容房有兩張美容床,有的只有一張美容床,這方便顧客做美容時舒服,可以自由選擇。
不知不覺的我們集合在一間大的美容房間內,這件與其它房間一樣設備齊全,美容會所的經理非常熱情而有耐心的為我們講解美容會所的格調及風格,美容會所的接待流程(內容與老師和我們講的差不多),回答我們提出的各種不同的問題,以及講出了她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原來她并不是有很好的起點,她是從一名美容師才到今天的地位,因為她的努力和規劃好了方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讓我想起了李老師的話:"昨天不等于未來,明天的成敗是今天的選擇,如果沒有設定目標或付出行動,那能成功嗎?"接著,美容經理還介紹了一些高端的美容儀器和產品,加深了我們對目前美容市場的了解。
時間還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告別的時候了,走之前我們還在美容會所里留影哩!此次參觀美容會所給我最大的印象是美容師、美容顧問們的形象及柔美的聲音,讓我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更熱情,更柔和力的聲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與客人、朋友、同事溝通,構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第二印象是美容會所的經理,她的那種樂觀的態度,積極向上的為自己設立人生目標和規劃,并付出了實際的行動,從而使自己向目標不斷的邁進,這點值得我們學習。我也要為自己設立未來的目標,同時要付出努力的實際行動,雖然對于我來說晚了些,但一樣可以改變自己,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還會是原地踏步,局限在一個小圈子里。第三個就是美容會所里的格調及氣氛,讓我想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更溫馨些,讓家里人生活更有幸福感。
美容團隊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個的冠軍團隊的培訓,我感觸很深。我結合自身,總結如下幾點:
一、 溝通首先是心態問題
人擅長表達自己的方式不一樣:有的善談、有的善聽、有的善行。善于交談不等于善于高效溝通,對于個人、企業和社會來說,評價高效溝通的標準應該取決具體的溝通是否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是否對個人的發展及企業和社會有貢獻。而溝通的目的和意義呢,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他認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通過溝通并不是隨意找人說說話而已,它存在著一個基本問題——也就是心態。
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如果處于一種自私、自大、自我的位置上,那么溝通是無法進行的。要怎么辦?以關心為出發點,注意對方的狀況與難處;注意對方的需求與不便;注意對方的痛苦與問題。這樣以來,便給雙方溝通找到了關注的焦點,溝通也能順利進行。這需要我們有傾聽的習慣,不要隨便打斷對方、集中精神、不要批評、站在對方立場、控制情緒;還需要我們有傾聽的能力,傾聽在前、問題在后,能在對方的講話中捕捉到可供溝通的信息。
二、溝通缺乏主動
很多時候覺得與他人無話可說,害怕與人溝通,尤其是領導,我覺得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自己不積極主動,當一件事情能夠在積極主動的心態下去做的話,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思維也會隨之更加活躍。另一個是對溝通的話題沒有做好準備,對溝通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沒有仔細考慮,導致應變能力差,以至于害怕溝通,影響溝通正常進行。
要在干完工作或者工作達到一定進度的時候主動向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這樣你可以讓領導在了解你工作情況的同時,為你指正你在工作進展中的錯誤,或者及時修正實際工作進展與上司預期愿望的差異。
主動地匯報工作是對你自己工作情況的一項總結,也是表現你工作積極性的、工作認真程度、對領導的重視程度等等各個方面的一個綜合的體現,這個匯報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匯報,其實就是我們與領導溝通的重要方式。當然在匯報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細節,就是在匯報的時候,你要提前準本好匯報的東西,不要準備不充分就匯報給領導,在匯報之前,就要把工作上的所有細節想到,并想好有可能會牽扯到的問題,在領導提問之前,就把問題想到,想到問題后做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者是幾套方案讓領導去選擇最終方案。
三、溝通的方式選擇
信息社會的今天,電腦無形中主宰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雖然人人都知道溝通的重要,卻忽視了溝通, msn、e-mail、微信等等新的網絡的溝通方式讓人們更習慣與通過電腦屏幕的交流,越來越不習慣于面對面的交流,不可否認信息時代帶給我們一個新的溝通平臺,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很多種方式,不能顧此失彼,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要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這也正式所謂的高效溝通。
與人溝通的能力是要在實踐中培養的。我們在溝通中不斷遇到問題,然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改善我們溝通的方式,這才是提高溝通能力的有效途徑。我想,溝通的藝術這門課程起到的作用是把溝通作為一項重要的事情提出,讓我們能夠意識到溝通是我們需要提高的能力。
怎樣和不同層級的人溝通都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也要針對不同的人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作為公司中層管理人員,能做的是多用心,在意平時的點滴的溝通交流,共同做好領導安排的工作。當和其他人產生誤會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分析誤會產生的原因,采取主動的方式,及時和對方溝通,掌握好最佳消除誤會時間,形成良好人際關系氛圍。
溝通能力的鍛煉其實不難,因為它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隨時隨地都有提高溝通能力的機會。
溝通不是一種說服,而是一種感染、一種形像展示、一種言行一致的體現。
通過冠軍團隊的學習,增強了我們的溝通技巧,提高我們工作效率。
美容團隊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打造職業化團隊》這期培訓余世維先生先綜述了“職業化professional”的內涵,后分別從技能、形象、態度、道德四個方面進行分別闡述。職業化的工作形象講解的篇幅比較少,因為都是大家感官能夠直觀感受到的,例如衣著言談舉止等。因此這兩方面我就不作贅述。
綜述中,余世維先生強調的觀點是早已被廣泛認同的:就是一個字——“人”,我認為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以人為本,讓產品和服務更加人性化;二是指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人,往下延伸說白了就是他多次提到的“每個人做事都要有個做事的樣子”。確實在銷售構成的因素中,人是最核心的部分。現在來說,各類商品,琳瑯滿目,消費者選擇的余地非常大,商品本身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很難再成為商家的絕對優勢,純粹的商品特性也不盡然成為消費者唯一的選擇依據。因此,現在不僅僅是第三產業,幾乎所有產業都由最初基本的供應產品,上升至了提供相關服務(包括售前、售后及周邊服務)的高度,這就體現了第一層含義“以人為本”,既然有了這個需求,供給便應運而生,市場當然需要商家能夠提供更優化的人性化服務,我認為這一部分,就是商品的附加值,是可以迎合消費者目前迫切需求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我認為,有了這個意識,有了這種理念,配合職業化的技能、形象、態度、道德便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甚至出色的職業人。
通篇培訓中,讓我感同身受,直接獲益的應屬“工作技能”和“工作態度”這兩個章節。
余世維先生有這樣一句話:“當客戶的知識、經驗和需求超過我們的供給,就會放棄我們了”。這就在職業化的工作技能中對職業人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首先,對于本職工作的最基本技能做到駕輕就熟;其次,對于所從事專業的知識要做到耳熟能詳;最后,對于主業周邊的相關情況,也要有個基本了解,至少能夠起到為客戶當“窗口”的作用。相信有了過硬的技能,加上行之有效的方式,就能進一步促成跟客戶的有效溝通。何謂行之有效的方式?即顧問式銷售。其中令我記憶深刻的扭轉觀念的關鍵字句是:我們是在幫客戶“買”東西,不是“賣”東西給客戶。也就是說要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購買的真正目的,在這個基礎上給客戶提供指導性建議,這才稱得上是銷售,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賣東西。東西賣出去了,要想進一步邁向成功,就要盡可能地把客戶培養成我們永遠的客戶,這就要在售后服務上多下功夫,適當地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回訪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在這個培養的過程中,我們有可能暫時性地受些損失,但放長遠來看,這其實也是一種投資,可以當作是我們培養客戶品牌忠誠度的成本之一。只有做到這些,才稱得上是一次成功的銷售。
都說,態度決定一切,我很認同這個觀點。尤其余世維先生的:“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作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讓我感觸頗深。其實這一點上,每個人都應該深有體會,這句口號盡管平實,但卻實現了這一觀點的完美概括。應該時刻謹記,在我們“應該”的基礎上,再多做那么一點點,就是這么一點點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這便是“預期之外”的驚喜,有時候,這一點點的價值在客戶看來甚至高于之前付出許多的“應該”,這也可能將成為提高我們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小方面。這一點點就是用心才能想到和做到的,這才可謂“職業化的工作態度”。
此外,參考這個系列的課程培訓,在與客戶有效溝通方面,我提煉出了以下幾點:
1、做不到的事,一定要在對方開口之前通知對方;
2、客戶的任何問題只要到我這里,都必須得到妥善解決,自己職權能力之外的,以自己為媒介,收集相關有效信息整理后集中反饋給客戶;(這就是上文中“窗口”的概念。)
3、具體溝通細節。
a、談判時注意雙贏,立場上尤其要把客戶的利益擺在首位,要讓客戶認為你站在他的角度替他著想;
b、一定要先聽后說。以客戶說法中的破綻為切入點,婉轉地展開進行說服;
c、任何問題先內部溝通一致,再進行外部溝通,避免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給客戶造成混亂、不專業的印象。
最后,很高興能有額外的收獲是得到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啟發創意的方法,在這里跟大家一同分享:常常讀書、多見識外面的世界、創新=模仿改良、經常改變生活與工作的方式以刺激右腦、多與他人切磋刺激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