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網絡學習心得(精選3篇)
英語教學網絡學習心得 篇1
剛剛寫好的一篇學習日志因為沒有事先在電腦中備份,因為的網絡原因而消失了,所以不得不再次提筆,不過這一次我可是有了上一次的教訓,先做了備份。呵呵。
今天繼續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這門課程》,老師講解的很細致也很到位,我就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1 、活動應確立明確的教學目的。
我們的教學活動說到底還是為教學而服務的,所以我們只有明確了自己的教學目的才能有效的開展活動,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同時注意對學生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 ,情感態度 ,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幾個方面進行滲透。
2 、活動應針對小學生生理、心理特征及認知水平 。
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所以我們應該嘗試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可以經常組織 guessing game, role play, chant, songs and rhymes, missing game 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并力求使活動多而不亂。總之要注意: 突出趣味性 (如: chant 、guessing game ) 、 低齡兒童應多采用聽力活動 (如: Listen & Do TPR ) 、 年齡稍大的兒童應注重發展聽、說、讀、寫技能。
3 、活動任務應是學生力所能及的,但也應有一定的挑戰性。
太難的活動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太簡單又會覺得沒有挑戰性,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難易適中。
4 、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使全班學生共同參與。
學生是學生的主體,所以小組活動時我們應該考慮到給每個學生都分配任務、關注不同學習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有助于培優輔差。
5 、應使學生參與活動的整個過程。
這里說的整個過程包括活動前材料的準備、活動中同學之間的相互配合、活動后的反饋。 讓學生在體驗感知的過程中收獲學習的快樂!
6 、活動應指向語言,不應為活動而活動。
我們都應該明確一點,我們設計的活動一定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 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而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作支撐。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強調學習語言的意義,同時注重語言形式。 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的語言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與技能。
7 、活動要注意真實性。
我們要盡量把活動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盡量符合動態真實的原則,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使活動延伸到課堂以外。
8 、注意活動的時間及類型
課堂的活動形式十分的豐富,但是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在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基礎上,要注意經常變換節奏、活動類型應多樣化,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9、注意活動的連續性和漸進性,使活動有步驟地推進。
先易后難 、 先輸入,后輸出。即先聽、讀,后說、寫、隨時調整。 一堂課并不是活動的無序結合,而應是具有內在的聯系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并向擬定的學習目標發展。因此,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活動 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又要考慮其有序性。課堂活動不僅要富于變化,難度適中,而且要連貫、緊湊和循序漸進。
10 、分組活動應注意
一個有經驗的教師應該能夠做到:活動前做好示范、給每個學生分好角色、鼓勵學生共同合作、盡量使用英語、教師在教室內巡視,隨時給與鼓勵和幫助。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應該維護學生安全 維持秩序 、觀察學生參與情況鼓勵角落族積極加入 、必要時放下身段融入其中 帶動氣氛 、有紛爭立即排解心平氣和才繼續。
11 、應重視活動的 “ 最后產品 ” ,這是激勵學生開展活動的重要動力。
活動范圍:個人、兩人、小組或全班
活動方式:口頭匯報、表演、展覽學生完成的圖畫、圖表或寫作作品
活動時間:課上、課下、學期內
這一點我做的就比較好,有很多學生的優秀作品都被我保留了下來。是很好的有價值的材料。
12 、活動后及時反饋
教學內容,即語言的反饋、學生完成任務的方式與態度的反饋,老師們除了要檢驗成效外還應該考慮到找出突發狀況發生原因并能立即思考改進方式。
英語教學網絡學習心得 篇2
小學生,一般是六至十二歲,屬童年期,正處于心理發展變化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兒童的心理變化和大腦思維最活躍。根據兒童時期的特點,我認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一、重視持續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持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一般來說,小學生剛從學齡前的游戲活動進入系統的學習階段,他們對學習的動機比較模糊,學習英語的主要動力就是興趣,而興趣又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性因素。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就要把握好小學生的初步興趣,這種初步興趣就是學生在開始學習英 語時有一種很強的好奇心,而這種初步興趣是極不穩定的。作為教師要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持續下去,并升華為熱情和愛好,就要在教學活動中下工夫,要懂得童年期的心理特征,要懂得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不是來源于英語語言本身,更多的則是來自于英語教學活動的形式。如果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形式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那么,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初步興趣就會喪失殆盡,更談不上對英語的熱情和愛好了。
二、在教學活動中,要有和諧的語言教學氛圍
我認為,教師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學而且更要注意與學生做知心朋友,要使學生覺得你親切可敬。在教學中,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而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語言實踐活動為主。教師是語言活動的主要方面,起主導作用,也是關鍵作用。教師的思想、教學態度、性格、志趣和情感等對學生的影響都很大。在課堂上,教師的態度和藹,平易近人,語言里要流露出安慰和鼓勵,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任何訓斥、譏笑和諷刺都不利于雙邊活動的開展,還將削弱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地關心、幫助學生,積極引導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對有困難的學生更要耐心幫助,同時鼓勵他們要互相關心和幫助。使其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三、要重視學生基本技能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培養技能方面,教師應該注意到,小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還很弱,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灌輸大量的語言知識,要充分利用圖片、掛圖、實物、幻燈、錄音、錄像等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游戲、英語競賽、表演、英語歌曲、兒歌等活動,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才能使學生的聽力、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及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要重視英語的基礎訓練,從而使學生獲得一些運用英語的基本技能。
在培養習慣方面,教師在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的同時,要多為學生創造一些運用英語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多聽、多說、敢于大膽開口,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生面前是一名教師另外,書寫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目的之一,從小學起教師就應當狠抓學生的書寫教學,并常抓不懈。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要起到示范和身教的作用,教師自己的書寫首先要做到工整和規范,這樣才能做到言傳身教。
英語教學網絡學習心得 篇3
初中開始接觸英語,斷斷續續學習英語差不多已經十年。現在基本上文章能看懂,單詞即使不認識可以查閱詞典。長句基本可以理解。只是在交流上還差很多,平時練習的基本只是聽寫讀,而說則基本是軟肋。因此心得僅限于聽寫讀。
記得最開始學漢語,因為本就出生在中國,入學時已經會說,但寫卻不行,認識的字也許除了人,大,其他都不認識。因此開始學習的是漢語拼音,有了拼音,如同有了開山利器,遇神殺神,遇鬼殺鬼,基本上各種字你基本都能去知道怎么讀。由于長期生活在漢語環境中,即使沒學語法,還是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漢語。
開始學習英語,基本的程序還是差不多的。首先開始認識了英語26個字母,有了漢語拼音的基礎,這些字母很多都并不陌生。有些人為了便于記憶居然編寫了字母歌,還有些有心人發現,字母歌居然和“一閃一閃亮晶晶”曲譜是一樣的。呵呵,唱了這么多年,也是剛發現。會寫了字母,開始認識原音,輔音等,知道了他們的發音,組合,等等。這樣,開始認識一些基本單詞,認識一些基本句子,并開始了解基本時態等語法。反正學習英語遵循的是循序漸進。以后通過閱讀大量英文文章,培養語感。語感這個詞真是太熟悉了,老師幾乎詞不離口,這個可以培養語感,那個也可以培養語感。
到了大學,沒有高考壓力,英語動力不足了。大學畢業,四年對于英語有得有失,現在寫一下所失。
單詞認識的太少,單詞是磚塊,沒有磚塊,再美的大廈也只是空想。因此我想多補充一下單詞。
口語語句知道太少,因此想從網站上下載一些常用句式,供自己練習。通過英語心得,我想一樣可以借鑒學習其他語言。觸類旁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