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精選6篇)
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 篇1
近日,我局開展了學習向于海河同志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我了解了于海河同志的生平簡歷,于海河同志的感人事跡。于海河工作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平凡又感人,令人潸然淚下。于海河同志對工作認真,對群眾友善,對父母孝順,對自己要求嚴格,真正做到了心系百姓,敬業奉獻,燃燒自己,溫暖百姓。于海河同志參加工作以來,他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忘我工作,為寶清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曾先后被評為市第二xx屆勞動模范、市第八屆十佳公仆、市農村工作先進個人,市優秀共產黨員。XX年11月6日,于海河同志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1歲。 學習于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入黨26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于海河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學習于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愛崗敬業、忘我工作的崇高境界。于海河同志從事農業農村工作20余年,在本職崗位上始終做到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我市現代農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帶領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農業事業,常常一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無私奉獻,毫無怨言。工作期間,先后爭取農業重要項目30余項,爭取項目資金7.9億元,扶持了多個農業科技示范區、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一手籌劃建設了寶清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去世前一天下午還帶領大家實地研究工作,直到去世前的最后時刻還忍著劇痛在病床上修改關于園區建設的匯報材料。于海河同志把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高風亮節。
學習于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心系群眾、真情為民的公仆情懷。于海河同志為民服務意識強,時刻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經常深入村屯了解情況,能撲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對面、心貼心溝通,想方設法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是百姓眼中難得的“好官”、“貼心人”。于海河同志患有嚴重的關節疾病多年,主治醫師和家人曾多次勸他臥床休息養病,但是他一直拖著病腿堅持工作在一線,忍著病痛深入百姓家中訪貧問苦、解決困難,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愛戴,也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得知他不幸離世的消息,數千名干部群眾自發參加告別儀式,痛哭著為他送行。于海河同志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體現出黨員領導干部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公仆本色。
學習于海河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廉潔自律的優良作風。于海河同志在工作上高標準、在生活上低要求,生活簡樸、為政清廉,從不貪圖享受。他衣著樸素,生活節儉,同事們都說他不像領導干部,天天一瘸一拐、滿面風塵的背個大包出入在田間地頭、村屯小道,是典型的“農民”形象,即使出公差跑項目,他也堅持吃住簡單,從不講排場,盡量為組織減輕負擔。盡管于海河同志長期擔任寶清縣鄉鎮和縣直重要部門黨政主要領導職務,卻始終經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管得住小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秉公辦事、嚴于律己,從不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和家人謀求私利。于海河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辦事,全心全意為民,以實際行動樹立了黨員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先進形象。
于海河,中國千千萬萬個名字中的一個普通名字,中國千千萬萬個基層領導干部中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于海河,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他用生命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采。
作為一名公安干部,要學習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工作以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作為一名公安干部,我們就是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樣,牢固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用自己的奉獻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作為一名公安干部,要學習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境界。于海河同志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農村工作,他在艱苦的環境下始終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帶領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農業事業,去世前的最后時刻還忍著劇痛在病床上修改匯報材料。于海河同志把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高風亮節。作為一名公安干部,我們是黨的基層工作的紐帶,就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樣,把為人民服務做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和奮斗目標,始終以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實干精神,多多的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
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 篇2
“于海河,中國千千萬萬個名字中的一個普通名字,中國千千萬萬個基層領導干部中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他用生命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采。”在學習于海河的事跡之后,不難發現于海河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會有很突出的工作成績,都能把原來的“爛攤子”變成很好的改觀,很多黨員干部都很欽佩于海河的敬業精神,覺得應該學習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一心為民、鞠躬盡瘁公仆本色,其實我們還應該學習他的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所謂工作方法與領導藝術并不是一套標準的思維定式,不同的工作環境、工作崗位要有相應的工作方式,個別的人群、特殊的情況要有合適領導藝術。
“一個簡易的靈棚前,兩千多人站滿了廣場,有守靈三天幾乎未眠的村支書,更有天不亮就從百里之外趕來的一幫幫農民,其中有人一看到逝者的遺體,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失聲痛哭,致悼詞的縣領導幾度泣不成聲,肅立聆聽的人群幾乎都是涕淚橫流......”一個人要成就怎樣的大業,才能贏得這鋪天蓋地的緬懷?只能說明他的工作方式深入民心,工作成果惠及到我們的衣食父母,工作成就得到了同仁的肯定,這就是衡量人民公仆的最佳標準。
“他挨家挨戶‘串門子’、‘找癥結’;和農民‘處哥們’;關鍵時刻凜然無畏;我就是農民出身,我懂他們;他把農民當爹媽;上訪就找于海河;能爭來這么大的項目,跑折了腿也值啊.....”正是有了這些別人看似簡單但不愿去做、不敢去做、放不下“領導架子”去做的工作細節,才使得于海河成為百姓心中最好的領導。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我們的黨提出了轉作風下基層、群眾路線教育等一系列從黨員內部開始整頓的舉措,我們作為新時期下的黨員干部不能空喊口號瞎學習,說一套做一套,做一套想一套,表面工程急功近利,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不僅要學習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堅強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更要用我們曾經站在鮮紅的黨旗下,鄭重的舉起右手,擲地有聲的諾言踐行我們的承諾,真正的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時刻體現出黨員干部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無悔人生的公仆本色。
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 篇3
近日,按照市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省優秀共產黨員、原寶清縣政協副主席于海河同志的先進事跡,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同時也為黨失去了這樣一位好干部,人民群眾失去了這樣一個貼心人、好兒女而感到深深的婉惜。于海河同志入黨20xx年來所留下的平凡而偉大的軌跡,充分體現了黨員領導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站穩群眾立場、聆聽群眾心聲、體會群眾感受、維護群眾利益的光輝本色,彰顯了共產黨員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高尚品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向于海河同志學習看齊,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矢志不移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一、學習于海河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好務的崇高精神
于海河同志生于農家,長于農家,先后做過小學教師、小學校長、鄉黨委組織委員、鄉紀委書記、副鄉長、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農業局局長、縣農業示范園區主任、縣政協副主席,應該說他是靠著一步步堅實的腳印、勤懇的工作干上來的。無論他身在哪個崗位,他從來沒有丟掉農家子弟的質樸和善良,從來沒有丟掉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本色。他心系農民,情傾農民,當官不忘本,兢兢業業地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贏得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化解難題的美譽,成為人人稱頌的好干部。他做事公道正派,善于處理矛盾糾紛問題,通過三個月的蹲點工作,他成功解決了天山參場村農民上訪問題,還了村干部清白,也順了農民的心氣。他敢于碰硬,以凜然無畏的胸襟氣度和喻情于理的思想工作,圓滿解決了天山參場村村小學重建的資金來源問題。他工作不畏難,專挑硬骨頭,圓滿解決了七星泡鎮的群體性上訪問題,將該鎮28個村40個屯十幾年的亂賬捋得一清二楚,并制定了詳細的還款計劃。他跑斷腿幫助農民打贏了假種子坑農官司,為42戶農民要回了124萬元的補償款。他服從組織分配,毫無怨言地先后擔任干群關系緊張的龍頭鎮、夾信子鎮黨委書記,切實維護了當地農民的利益,確保了基層社會穩定。他從內心真正把農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積極幫助智障母女爭取救濟,為窮困農民申請困難補助和低保,為老韓頭要回了鎮政府拖欠20多年的欠款,成為農民的貼心人、暖心人、“父母官兒”。于海河同志幾十年如一日,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身居何職,從來都把“情牽百姓冷暖、心系群眾得失”作為自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夸獎,他以溫暖百姓的情懷、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勤政敬業的工作,贏得了農民的尊敬和愛戴。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有20xx多名干部群眾來為他送行,這是何等沉痛的悼念與緬懷,這是何等難舍的追思與送別,思之令人動容。
二、學習于海河同志矢志不移為人民謀發展的執著追求
農業是國計民生的基礎和命脈,更是于海河的命根子。他從擔任富山鄉黨組織委員以來,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這20xx年里,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為農、護農、興農”的“三農”事業中。從于海河的事跡中我深刻體會到,在于海河心里,幫助農民解決糾紛、提供幫助只是“輸血”性質的應急工作,要想真正讓農民富起來、農業興起來,就必須要提升農民、農村、農業的造血能力。為此,他把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當做畢生的夢。為了實現這個夢,他戰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為了爭取省有關部門的資金和項目支持,他無暇顧及自己的膿性關節炎和胰腺炎,拖著老殘腿,忍著病痛,來回奔波在寶清和省城之間。在他的帶領下,具有全國一流水準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一期工程提前一年竣工。他升任縣政協副主席后,又被縣里任命為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繼續推進園區二期工程建設。直到他做完急性闌尾炎手術后還躺在病床上修改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申報材料。在他的帶領和努力下,他和班子成員爭取到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項目50余個,爭取項目資金7.9億元,引領農民建起農業園區55個,真正提高了寶清縣農業、農村、農民的“造血”功能,為傳統農業的調整升級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出師雖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于海河同志為了人民群眾謀發展的執著追求令人感動,他孜孜以求、嚴謹細致、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精神永遠值得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深思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個百年”和“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要實現這些宏偉戰略目標,需要千百萬個象于海河這樣的黨員領導干部。為此,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對照于海河同志的言行,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深入學習于海河同志忠誠黨的事業、敬業奉獻、銳意進取、奮斗不息的精神,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實做好本職工作,向黨和人民群眾遞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學習于海河同志滿腔赤誠為人民守清廉的黨員本色
于海河同志生活節儉,不注重吃穿,一雙皮鞋能穿上七八年,因不修飾外表而多次被人誤以為上訪戶、農民工。他作風儉樸,清正廉潔,到省城出差吃盒飯,嫌越野車費油又坐回了原來的破捷達。他經手審批的項目資金數以億計,卻從未有過任何貪占挪用。他不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家人和親戚朋友謀取任何私利,甚至連父母親去世都沒有告訴單位的人。他對自己摳門兒,對需要幫助的人卻非常大方,從自己兜里先后拿出1萬多元錢資助老上訪戶、困難職工。他去世后,縣領導才知道他妻子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僅靠經營小倉買維持家用。在當今經濟發展、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里,象于海洋這樣能做到滿懷赤誠,為黨和人民守持共產黨員清廉本色很不容易。“廣廈千間,夜眠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三餐”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并非人人都能拒絕各種誘惑,過淡泊物質的生活。于海河的心靈是充實的,內心更是強大的,對生活是知足的,對群眾是感恩的。他有著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權力觀,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有著崇高的人生追求。人過留名,燕過留聲,于海洋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辦事,全心全意為民,以實際行動樹立了黨員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先進形象,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教訓每天都在發生,不積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積小惡,不足以亡身,只有每一個共產黨員自覺筑牢思想防線,時刻做到廉潔自律,才能保持黨的肌體健康,才能得民心、順民意,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形成萬眾一心建成小康社會的濃厚氛圍。
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 篇4
開學伊始,學校組織了全體黨員學習于海河同志先進事跡。
在雞西黨建網上講述了他的事跡:20xx年11月6日,于海河同志在工作期間突發疾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1歲。農民出身的他,一生清貧,卻剛直不阿,不似地方官員那般迂腐。從事農業農村工作23年,把農民當至親,把畢生精力全部放在為農民群眾謀發展、謀幸福上,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心里裝的還是百姓。學習于海河同志的先進事跡后,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于海河同志是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就要學習他心系群眾的公仆情懷,學習他為民服務意識強,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公仆本色。
他的離開讓眾多送他的人如喪手足搬地悲痛,雖然他沒有多么豪邁的誓言,也沒有多么驚天的壯舉,可他卻贏得了如此鋪天蓋地的緬懷,正是因為他那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的信念,所以他擔得起這厚重的哀榮!向于海河同志學習,就要像他一樣,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場堅定,意志堅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于海河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中低要求,生活節儉,衣著樸素,每天都是滿面風塵,典型的“農民”形象,從不鋪張浪費,從不謀求私利。他的艱苦樸素、廉潔自律、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僅弘揚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也是對“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響應。
要以于海河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他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學習他求真務實、敢于擔當的實干精神,學習他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牢固樹立宗旨意識,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成績。
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 篇5
于海河,中國千千萬萬個名字中的一個普通名字,中國千千萬萬個基層領導干部中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他用生命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采。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學習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工作以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身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就是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樣,牢固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用自己的奉獻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學習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境界。于海河同志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農村工作,他在艱苦的環境下始終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帶領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農村事業,去世前的最后時刻還忍著劇痛在病床上修改匯報材料。于海河同志把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再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高風亮節。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就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樣,把為人民服務做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和奮斗目標,始終以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實干精神,多多的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學習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于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意識堅強,時刻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雖然患有嚴重的關節疾病多年,但他一直拖著病痛堅持工作在一線,經常入村入屯實地了解情況,能撲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對面、心貼心溝通,想方設法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是百姓眼中難得的“好官”,得知他不幸離世的消息,數千名干部群眾自發參加告別儀式,痛哭著為他送行。于海河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就要像于海河同志那樣,真正的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時刻體現出黨員干部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無悔人生的公仆本色。
于海河事跡心得體會 篇6
接到通知,上網一看,知道了這個龍江老鄉的光榮事跡。看到他的事跡,我想到了焦裕祿,孔繁森。又一個人民公仆,黨的好干部,積勞成疾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離開了熱愛他的老百姓,離開了他耕耘過的土地……
我猜想在彌留之際,在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他有愧但無悔。對家人有愧,但他做到了一個好官應盡的責任,他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更對得起百姓,對得起國家賦予他的權力,所以他無憾。
看到他,忽然想到了老祖宗創造的這個“人”字:“人”這一撇一捺實在太深奧,任何一個人都有私心,作為一名公仆,完全大公無私應該像無足赤的黃金一樣是不可能的,但他做到了公為大,私為小。踐行著古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民謠,實心實意為民做主,為民請命,簡單但不容易。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本分就是“教書育人”。同樣會受到私利誘惑,私信干擾,在面對每一個學生家長,也能做到公為大,私為小,全心全意愛孩子,一視同仁對學生,我想,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他也能創造出偉大。
“人”確實就一撇一捺,但它又是堅持與妥協,堅守與放棄兩種思想的激戰。但凡是有血有肉的人,就會有七情六欲,會有這樣那樣復雜矛盾的思想斗爭,就會有猶豫有迷茫,有對立有抗爭。但是他做到了堅持為大,堅守為大,所以才創造了偉大。
我們,新時代的人民教師,面對教育推向市場,物欲橫流,很多擾雜的思想紛至沓來的當下,堅持正義正直為大,堅守純潔純粹為大當然也很難很難,但做到了,他就堪稱偉大。
“人”只有一撇一捺,又可以看做是一得一失。他不看重失,不怕失去更高的官位,更大的權力,更多的油水,更美的享受……他就
有了“得”,得到了人民的尊重,百姓的認可,自己的心安,家人的驕傲……一得一失,有得就有失。
時下,老師已不再要“靈魂工程師”的光環,早已認識到這就是一份普通的職業,得失也在一念之間。補課辦班得了實惠,可能失了家長的信任;對學生厚此薄彼得了家長的好處,可能失了學生的尊重;對孩子們的學習嚴厲粗暴得了暫時的好成績,可能失了孩子們的創造力……“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樣下去這千秋大業可能就要斷送在這一得一失之間了。
于海河,真的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平凡的人生卻孕育了偉大。其實,我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