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讀后感(通用3篇)
自主學習讀后感 篇1
學習的本質是自我更新。真正的學習是自愿、主動、充滿渴望的,而一切被迫的學習都將引發抱怨、逆反、低效等厭學情緒。那么怎樣讓孩子自愿、自主、高效學習呢,《自主學習》一書讓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把學習變成孩子的內心渴望。引導孩子熱愛學習要按照孩子們的內心需求設置達成目標的可能性,設置可能性通常要考慮以下問題:孩子有沒有能力做?孩子努力了是不是可以實現目標?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內心需求與天性?孩子是不是進入一種氛圍,接受環境的激勵?是否讓孩子具有成就滿足感,并進一步獲得成功,等等。
其次,教育者要學會真正的“啟發”。要讓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調節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潛能,正確評價自己,包括通過自評、互評、征評來評定自己的潛能發揮情況,看看自己自信心強還是弱。正確調節自己,主要看自我行為是否得到調整和控制。
最后,讓孩子一步一步快速實現小目標,既而實現大目標。就像蟬的.幼蟲從地下鉆出地面,一步一步爬到高處,然后一點一點脫去身上的殼,變成蟬,最后自由地飛上天空。孩子有了學習熱情以后,就要找方法,這就需要將大目標細化成切實可行的、具體的、他自己能力范圍內的諸多小目標,如果只有大目標而沒有小目標,大目標就變成了一個無形的魔鬼,構成巨大的“學習壓力”。而壓力過大,動機、興趣就將“灰飛煙滅”。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逐步的、循序發展的過程,關鍵要不斷為孩子提供創造成功的機會,在一個高要求、高目標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實現小的成功,最終實現大的成功。
自主學習讀后感 篇2
在生活中,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要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然后按照計劃一步步前進,才能夠實現目標。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沒有目標,缺乏計劃,孩子就會失去努力地方向和動力,學習成績自然難以提高。制定計劃并按計劃學習將引領學生走上通往的學習之路。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學習經歷不同,因此沒有一套適合所有學生的時間表,需要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時間表,一旦學生養成按計劃學習的習慣,那么到了這個時間學生自然也能安心地學習,不僅學習更有自覺性,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制定好時間表后,最重要的是嚴格按計劃進行學習,為使計劃不落空,建議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學習計劃展示出來,展示出來就變成對大家的承諾,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執行動力,加大自控程度。班主任、家長可以組織學生制定一日在校時間計劃、每周讀書計劃、或單科學習計劃。
如晨讀計劃:7:10--7:20清掃 7:20-7:40 自己看書做題 7:40--8:00和教師一起學習
放學回家學習計劃:4:30--5:00干什么 5:00-6:00干什么 6:00--8:00干什么
學生應該有自己“神圣的學習時間”,在每天的一個固定時間開始學習,這樣養成了習慣,一到學習時間,不用別人出催促,學生就會自己開始學習,而且一坐下來就能精力集中地學習,制定學習時間計劃表有助于學生養成在固定時間開始學習的好習慣。
自主學習讀后感 篇3
參加了進修學校組織的初中數學“自主與合作學習”為主題的教研會,一上午聽了四節課,讓人感到心理有些說不出的感覺——四位講課教師均是單位的業務領導,同時他(她)們大多又曾是我縣初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讓我感到,一是替他們高興——名師們都發展進步了,同時又讓我有一些擔心——他們當領導后會不會因為工作忙而逐漸放棄一線工作,成為我縣初中數學學科的一大損失。聽完四節課后,感覺收獲很大,尤其是四位講課教師沉穩的教風和電子白板的使用效果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本人就四節課籠統地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教師備課充分
從授課中教師對授課內容的熟悉和對多媒體的使用都可以看出四位教師備課很認真。教研會如此,平時授課更應該如此,這方面目前也是制約我縣教學質量不能提升的重要因素,至少是制約我校教學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從日常的教學常規檢查中可以看出,教師備課不認真,教案只是應付教學檢查的,備完了,上課也不看,關鍵是課備的流于形式,沒有實效價值,有好的預設未必有好的生成,沒有好的預設更不可能有好的生成!質量提高只能是一句常常喊的空話。
二、“自主與合作學習”主題明確
從四節課的課堂可以看出,教師在授課中都能合理利用自主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什么時候該自學,什么時候該合作學習基本都安排的較合時機,從我校推行的民主教學“五步法”模式的情況來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確實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大有裨益,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漸發展了,成績提高是自然的事,從我校小學三年級教師積極參加課改和抽考成績就可以看出。反之,如果現在仍然鉆在“一味講和題海戰術”的老路上,成績也可能暫時不錯,但終將會走進學生呆板能力差的死胡同。
三、教師對多媒體操作熟練
三中魏鑫老師和七中李波主任利用電子白板的即時演示,突破以往單純幻燈片的放映,教學效果較好,減輕了老師課前制作幻燈片的備課量,年輕的或是老的任課教師都應該好好學一學對多媒體的使用,授課效果將會更加直觀生動。
四、習題設計的富有層次性,容量大。
本次教研活動各位授課教師設計的習題也很好,不管是由淺入深富有層次性的習題還是習題的量,都能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胃口”。
總之,參加此次教研活動還是有很多收獲的,但是也有一點不成熟的建議:
1.參加教研課的班額大,在自主與合作學習時多少感覺有些受限制,這方面在農村學校小班額的情況下也許效果會更好,所以說我們參加的小班化教學科研活動利用我們自身具有的條件真應該好好去實踐實踐。
2.教研課的教師和學生不是來自一個學校,教師和學生不夠熟悉,這就無法看到由于平時長期訓練和養成所達到的效果(長時間對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訓練而取得的成果),應該說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探索和培養方面,我們大家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