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約會吧”周末舞會策劃書
接下來由我總結一些經驗。
一、策劃
寒假中,策劃組進行了多次討論,在萌萌、小木等的幫助下,逐步勾畫出了舞會的整體輪廓。當然也有不少的問題。
我們的整個舞會在框架、流程上面缺少一個亮點,或許由于是所謂校會主辦,整個流程參照的是周末舞會平時的流程。當然這也未嘗不可。但由于人力物力時間等諸多限制,很多細節上的創意難以得到發揮。想要出效果就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有的代價我們可以支付,但有的很難辦到。所以在以后的策劃時要多想想可行性與創意性兼備的點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多關注一些媒體或其他院校舉辦的活動,積累經驗。或許其中就有很好的創意可以讓我們運用到自己的活動中。
其次是要講一個效率問題。起初思緒亂如麻的時候,效率是很低的。因此我們首先要定一個大綱,確定我們要辦一個怎樣的舞會、有一些怎樣的環節,再去考慮效果、創意等新鮮的東西。另外呢,確定討論時間也有一定的困難,我們應該學會不去想某個晚上某個下午,而是去考慮某個時間段,幾點到幾點,這樣會有更多時間。
策劃中途也會遇到很多變數。原本打算單獨辦,到后來的校會主辦、我們作為承辦并與信息學院合作這么一個結構,還好對策劃的影響并不大。
二、溝通
與信息學院的溝通主要是由怡庭負責。信息文藝部部長將舞會放手給了大一干事做。主要的溝通是通過他們的小洋,他們在拍視頻、派主持人、畫宣傳海報、出經費以及節目準備、舞會現場的紀律維護也做出了貢獻。
對方學院也許只是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幫忙”的位置上,態度不是很積極。很多事是我們自己在做。我想,在溝通時候就要首先端正他們的態度。我們是在尋求合作者,而不是邀請他們或者請他們幫忙。
接下來說說與校會的溝通,基本上是兩邊的負責人以及信息文藝部長開了個小會。校會活動部的副部把我們策劃的很多內容否定了,首先要承認我們本身有很多思考沒有到位,但最后他們反饋過來的修改后的策劃并沒有太大改動。
還有一點是主持人之間的溝通。陳蘊與信息學院的劉佳奇進行了多次的對稿,所以配合得挺好的。在舞會現場就是麥克風出了點小毛病搞得音控這邊有點緊張,還有一點就是他們的臺本與校會的不一致,漏掉了其中“牛仔舞”、“野人舞”等的群舞環節,舞會也因此提早結束。這時校會安排了自由舞環節以延長時間。這段時間走了不少人,不過這個臨場應對的辦法也值得我們借鑒。
三、宣傳
本次宣傳有行云、流水廣場前的海報,分別由我們與信息學院宣傳部繪制。也有貼在樓道與下發到班級中的宣傳單,是由校會負責的。
著重介紹的是宣傳的重頭戲—宣傳視頻,主要由佳佳與記者團夏海潮制作。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無論是主角還是群眾演員,從練舞、現場排練到拍攝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佳佳的劇本很好地切合了主題,甚是打動人心。這樣的宣傳視頻可以在以后的活動中多多運用,并尋求科技與藝術上更大的突破。
四、人員安排
人員安排應該提早做,并在舞會前一天通知到位并確定能否到場,這樣能避免手忙腳亂。同時應該安排足夠的人手,以確保能應對突發狀況。
工作的內容也應該更為詳盡。舞會可以增設一兩個負責把禮品、道具保管在專門地方的工作人員,為參加活動的人保管包包等物品的工作人員,盡可能地為前來活動的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