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整改報告(精選3篇)
餐飲整改報告 篇1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中小餐館監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與身體健康,針對中小餐館衛生管理中的突出問題,現制定中小餐館長效管理措施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疏堵結合,著力解決證照問題
1、嚴格新證審核。對于中小餐館新證辦理,要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抓好源頭控制。嚴把衛生許可關,認真做好準入前的知識培訓、業務指導工作,完善經營場所布局,加強餐具洗消保潔、“三防”等衛生設施建設,為今后的衛生監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取締無證餐館。對于無證經營的中小餐館,應及時報告縣(市)區政府,提請政府出面協調,由街鎮牽頭,衛生、工商、執法、環保等各相關部門配合,堅決予以取締。
二、加強監管,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1、強化落實監管制度。要繼續強化餐飲業食品原料索證臺賬登記制度、餐具消毒登記制度、從業人員“五病”調離登記制度、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與培訓制度、餐飲業衛生自查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與管理制度等食品安全監管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落實,在日常執法過程中,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餐飲業衛生管理規范,嚴格執法,強化監管,同時五城區衛生監督機構要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建立健全衛生執法人員網格化管理制度,做到每條街,每條巷、每個餐飲單位都有責任人員在監管,確保餐飲領域食品安全。
2、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在開展日常監管的同時,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根據省衛生廳,市委、市政府的有關精神,每年定期組織開展餐飲單位使用不合格食用油專項監督抽檢、餐飲單位采購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及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餐飲單位自制飲料、調味品專項整治、重要節日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監督、校園周邊餐飲店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餐飲單位使用的肉品“瘦肉精”專項整治、餐飲單位使用集中消毒餐飲具產品專項整治等,通過專項行動,鞏固日常監管的效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3、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存在問題需要整改的單位,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及時提出衛生監督意見,明確整改內容、整改時限,并隨時跟蹤督查以確保整治成效。對存在較為嚴重問題的餐飲單位,應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時進行立案查處,特別是一些屢教不改的餐飲單位,沒有一定的行政處罰力度是難以促其整改到位的。
三、加強督導,鞏固日常監管成果
1、加強監督管理力度。針對中小餐館衛生問題容易回潮的特點,要利用好有限的衛生監督資源,按照食品衛生量化評級制度要求,加強對轄區內中小餐館的監管頻次,不斷督促從業人員養成良好操作習慣,培養經營者的衛生意識,提高經營者的衛生管理能力,保持中小餐館專項整治工作力度不減,防止衛生問題的回潮。
2、開展督導檢查。區(縣)級衛生部門應深入社區、街鎮進行檢查,確保轄區中小餐館的監管到位,市級衛生部門將不定期對我市中小餐館進行督導檢查,隨機對中小餐館進行評查,并將評查情況進行通報,督促相關區(縣)衛生監督機構及時整改到位。
四、加大宣教,促進行業管理水平
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積極開展對業主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開展從業人員培訓,提高他們的衛生意識、服務意識和職業操守。開展輿論宣傳,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監督意識。每年要印制一定數量的消毒記錄本、索證索票臺賬、食品安全宣傳冊或小卡片等免費發放到中小餐館,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和造勢。
1、適時召開全市餐飲服務單位業主的宣傳培訓會。通過對業主和管理人員宣傳培訓,使廣大經營者牢固樹立食品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誠信經營意識和守法經營意識。
2、加強對從業人員培訓教育工作,提高他們衛生安全和法制意識。各衛生監督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協助相關經營單位分批開展培訓,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輪訓。重點對餐具消毒、食品加工處理及烹飪、后堂衛生、餐飲具、公用物品消毒等環節進行培訓和指導,落實每個環節的衛生管理措施。
3、加大社會輿論宣傳力度,普及衛生知識。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能力,發揮社會力量的監督作用。
五、強化管理,落實監督管理職責
根據中小餐館監管要求,對責任監督員日常巡回監管工作情況實行執法績效考核,并把考核結果作為監督員評優評先、晉升提拔和年終評級的重要依據。對監督不力的衛生監督員嚴肅追究責任,對嚴重失職瀆職的視情節給予告誡,直至調離監督崗位。
餐飲整改報告 篇2
餐飲服務許可是國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的基本內容之一,是食品監管部門監管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重要措施和基礎。為規范餐飲服務許可工作,經縣政府研究,決定用半年時間集中開展一次餐飲服務許可清理工作,現將具體要求通知如下:
一、清理范圍
本次清理工作涉及全縣除火車站、軍隊專用和自供餐飲單位外的所有餐飲服務提供者,包括各類餐館、食堂、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甜品站、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餐飲攤販、農家樂餐飲服務者等;包括既持有《餐飲服務許可證》、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服務提供者,也包括無證餐飲經營者。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清理工作,縣食藥監分局負責縣城建成區域的清理工作,、街道辦事處負責縣城建成區域以外的清理工作。
二、清理目標
(一)清查全縣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基本情況,掌握監管對象的真實狀況。
(二)貫徹執行餐飲服務許可的相關規章和要求,嚴格許可標準,建立餐飲經營的入行門檻,引導餐飲單位不斷改善基礎條件,改善餐飲業食品安全基礎,提高食品安全面貌;通過“提升一批、規范一批、轉行一批、取締一批”等疏堵措施,整治餐飲經營無證現象,提高餐飲單位持證率。
(三)規范許可審批程序,建立完善許可審批及管理工作中的集中受理、一次性告知、接辦分離、公示公告、監督舉報、責任追究等相關制度;規范許可證及相關文書的制作。
(四)規范餐飲服務許可檔案,初步建立餐飲服務提供者基礎數據庫和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三、時間安排
本次餐飲服務許可清理工作分階段進行。
(一)第一階段(宣傳動員,xx年4月-5月中旬前)。主要開展《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等相關許可標準和要求的宣傳培訓。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要向餐飲服務提供者宣傳本次許可清理的目的意義,動員管理相對人積極配合本次清理工作;同時要做好清理人員培訓,統一清理要求以及準備好許可文書、證書、量化分級食品安全信譽度標識等。
(二)第二階段(集中清理,年5月中旬至8月底)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按照本通知要求,開展拉網式清理檢查工作,不留空白和死角。清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嚴格按照《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的標準要求進行檢查,認真填寫每戶的《許可清理檢查結果登記表》(見附件1);對《食品衛生許可證》仍在有效期內的餐飲經營者或者許可時未按照《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審查的經營者,要補填《餐飲服務許可現場核查表》,完善餐飲服務許可檔案資料;對達不到許可條件要求的,要及時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經整改仍不符合許可條件的,應依法撤銷《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衛生許可證》;對符合要求的餐飲攤販,要依照餐飲攤販備案管理辦法,依法實施備案管理。對在許可清理中發現的違法行為,應依法予以查處。
2.清理中發現需要變更、延續和注銷的許可證,要及時書面告知管理相對人進行許可的變更、延續和注銷;對持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服務提供者申請許可的延續、變更的,一律換發《餐飲服務許可證》;新申請辦理許可的,一律按餐飲服務許可要求進行審查、發證;對《餐飲服務許可證》項目填寫不規范的,一律收回不規范的《餐飲服務許可證》,按《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市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啟用及發放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許〔〕257號)要求,填寫新證后送達管理相對人,新證的許可證號、發證日期應與舊證一致。
3.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許可清理工作要與今年布置的小餐飲整規試點、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專項整治工作有機結合,積極探索小餐飲許可發放的標準要求,建立小餐飲監管的有效機制和制度;對經整改達到《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標準的,要及時發放《餐飲服務許可證》;對經整改基本達到食品安全要求的,在嚴格限定經營范圍的基礎上,可以發放臨時餐飲服務許可,同時指導、督促獲得臨時許可的小餐飲不斷改善基本設施和條件,保障食品安全。
4.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作為餐飲日常監管的一項重要制度和措施,今年將繼續實施;今年要力爭在符合條件的餐飲單位(不含獲得臨時許可的餐飲服務提供者)中實現城鎮地區量化分級管理實施率達到99%、農村地區實施率達到78%的目標。在國家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出臺前,可根據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年版)》的要求,開展日常監督的量化評價,現場填寫《日常衛生監督量化評分表》,在許可證上加貼食品安全信譽度等級標識。
5.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在清理工作中應加強餐飲服務許可分戶檔案和綜合檔案的建設。餐飲服務許可分戶檔案應按照一戶一檔原則建立,其內容應包括許可申請材料,許可接件、受理、審核、決定中使用的文書,許可延續、變更、注銷、補發資料,從業人員體檢記錄及監督抽檢記錄,食品安全信譽度等級記錄以及受到的行政處罰記錄等資料。可根據經營規模大小將大中型餐飲單位、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的許可檔案單獨組卷;小型餐飲單位、餐飲攤販等的`許可檔案(或備案檔案),可按照街道、地段將多個檔案組一卷。餐飲服務許可綜合檔案應結合相關監督報告表的要求,利用Excel等計算機軟件進行錄入和管理。數據庫中可包括以下基本項目:許可證分戶檔案編號、單位名稱、經濟性質、地址、業態、單位法人或業主姓名、聯系電話、食品安全管理員姓名、從業人員數、核準的許可范圍(類別、備注)、食品安全信譽度等級、被查處的違法行為、許可證號、辦證日期以及許可證延續、變更、注銷等情況。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在餐飲服務許可分戶檔案和綜合檔案基礎上,建立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三)第三階段(總結匯總,年9月)。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要認真總結本次許可清理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完善餐飲服務許可審批和管理的相關制度,建立完善的餐飲服務許可證發放管理體系,不斷提高許可工作質量。年8月30日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將本次餐飲服務許可清理工作專項總結和許可清理結果匯總報告表(見附件2),報縣食藥監分局。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本次餐飲服務許可的清理是餐飲監管職責調整后,我縣積極貫徹《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規范餐飲服務許可發放和管理,切實加強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重大舉措。在許可證清理工作中,各單位要加強領導,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提高認識,貫徹落實各項要求。
(二)精心部署,積極宣傳。本次許可清理工作既是落實當前餐飲監管工作的迫切需要,更是深入貫徹《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等法律法規的需要,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相關部門要精心部署,落實責任,同時要認真做好宣傳動員,營造許可清理的良好氛圍。
(三)認真清理,嚴格把關。《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范》、《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對從事餐飲服務活動的經營者規定了必須具備的食品安全條件,對監管部門規定了許可審查的必備內容和程序。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清理中要嚴格把握相關標準和要求,對于不具備基本條件的餐飲服務提供者要責令其進行整改,對整改不到位,提請縣食藥監分局不予發證或依法撤銷相關許可。
餐飲整改報告 篇3
根據市教育局工作檢查情況通報,我校食堂食品留樣環節還存在問題,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上級要求對食堂衛生工作展開了全面、認真的自檢自查和整改,現將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成立領導機構,強化責任意識
為了加強對師生集體用餐、食品衛安全管理,確保師生身體健康,進一步加強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明確管理責任。學校成立了以為組食品衛生安全領導小組,實行分工負責,層層落實。領導小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學校專門召開食堂衛生工作會議,明確職責和具體分工,針對各項具體安全工作制定明確責任。同時召開學校教職工、人員會議,上級文件,要求學校后勤人員提高食堂衛生工作意識,增強食堂衛生常識,切實到學校安全衛生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
學校通過課堂教育、板報、視頻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大教育力度,告誡學生不吃霉變食品,不買三無產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學生增強防護意識。利用廣播、黑板報、專題講座,開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倡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同時,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員自覺按照《食品衛生法》進行操作營業。
三、健全衛生、食品
簽訂了《赤壁鎮小學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狀》,落實衛生管理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責任到人,做到了層層分管,人人有責。
四、把好四個關,杜絕食物衛生安全事故的發生:
(1)、把好采購、加工關:采購時實行索票索證制度,認真做好驗收工作;加工做到燒熟煮透,特別是及時做好食品留樣工作,做到了:
1、學校食堂為師生提供的每餐、每樣食品都必需由專人負責留樣。
2、學校每餐、每樣食品必須按要求超過100g,分別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部分食品還要帶些湯汁。
3、留樣食品取樣后,必須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內,以免被污染。
4、等留樣食品冷卻后,用保鮮膜密封好(或加蓋),并在外面標明留樣時間、品名、留樣人。
5、食品留樣在密封好、貼好標簽后,必須立即存入專用留樣冰箱內。
6、用于留樣的'容器必須滿足消毒、無菌要求。
7、每餐必須作好留樣記錄:留樣時間、食品名稱、留樣人,便于日后備查。
8、留樣食品必須保留48小時,時間超過后方可倒掉。
9、留樣冰箱為專用設備,留樣冰箱內嚴禁存放與留樣食品無關的其它食品。保證從原料(成品)的采購、簽證、驗收、保管、加工等各環節嚴格按章操作,消除衛生安全隱患,杜絕一切事故發生。
(2)、把好“消毒”關。本將餐廳的2臺大容量消毒柜進行了更換,幼兒園5個班均配了新的消毒柜,每天按時對所有的餐具、用具進行清洗,浸泡消毒和高溫消毒。
(3)、把好“衛生”關。三月份學校組織對從業人員進行了健康檢查和食品衛生培訓,工作人員進入食堂必須穿工作服。
(4)、杜絕非工作人員進入儲藏室和操作間。
五、切實做好督餐工作,做到每餐有值周,每班有督餐教師。
與此同時,學校還舉一反三,強化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努力打造平安和諧校園,主要作法:
1、維修更換監控設施,保證校園重點部位全天候電子監控。
2、簽訂并落實安全責任狀、值周教師責任狀、隊護送教師責任狀、任課教師課堂責任狀和相關工作制度,實行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包課堂、值周教師包周、路隊護送教師包隊的責任包保體系,做到了校園每一時段、每個區域都有教師在監管學生的安全。
3、加強了對租用的接送學生車輛的管理,查驗相關證照和車輛保險手續,組織司機召開了安全教育會,簽訂了安全責任書。
我們深知學校教育無小事,安全責任大于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在思想認識上牢固樹立對強烈的敬畏感、對人民高度的責任感,切切實實抓好學校安全工作,確保師生平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