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秋高中作文1000字(精選3篇)
記中秋高中作文1000字 篇1
今天是個秋雨綿綿的日子,但我的心情卻是陽光燦爛,因為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們去野生動物園秋游。
到了野生動物園門口,同學們一起坐著巴士進到里面。我們首先來到食草動物區,有牛、羊、孔雀、斑馬,他們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餐。過了食草動物區,我們又來到獅子區,有各種各樣的獅子,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只帶黃色鬃毛、微微帶著金黃色的獅子。接著我們來到老虎、熊區,我喜歡里面的白虎,因為它有一些霸氣的感覺;也很喜歡黑熊,它可愛又勇猛,它坐在地上、爪子向前揮著,似乎是在和大家打招呼。
過了野生動物區,我們來到了各種場館,觀看了海獅表演。海獅做著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在表演快要結束的時候,海獅連著來了幾個后空翻,看得大家目瞪口呆!
午餐時間到了,我們小組的隊員帶了很多好吃的,有的同學帶了甜甜圈,有的同學帶了各式巧克力,也有的帶了肯德基漢堡和烤雞翅,而我帶了曲奇,干脆面和海苔。看著面前的美食,早就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我們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好美味啊!”,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到。
午餐結束后,我們來到最后地點馬戲區,觀看馬戲表演,表演的動物有很多,猴子、大象、駱駝等。我最喜歡的是金絲猴的爬桿比賽表演,主持人一聲令下,4只猴子便爭先恐后地往上爬,3號一馬當先、4號也不甘示弱!最后4號贏得了最終勝利。精彩的馬戲表演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地離開了場館。
在綿綿的細雨中,我們依依不舍地坐著巴士離開了上海野生動物園,返回學校。
記中秋高中作文1000字 篇2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歐陽詹于《長安玩月詩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征.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
記中秋高中作文1000字 篇3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在江西一帶有個習俗:搭瓦子燈。
今天,是中秋節,所以劉家村舉辦了瓦子燈。媽媽爸爸很早就帶我去了外婆家,就是為了看瓦子燈。到了外婆家,我一直興奮不已,還時不時的問爸爸媽媽幾點了?什么時候看瓦子燈?瓦子燈是什么樣的?終于到了晚上,我急急忙忙的吃完晚飯,就出發了。我和爸爸媽媽邁著大步來到搭瓦子燈的地方。我松開拉媽媽衣服的手,跑了起來,就像掙脫絳的野馬瘋狂的奔跑。我跑到離瓦子燈不遠的地方去,‘‘哇!’’我不由失聲一驚。在我面前已經是擠的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群吧瓦子燈包圍的水泄不通。正當我眺望瓦子燈是耳邊響起了陣陣煙花爆炸的聲音,開始是5分鐘放一次,不一會兒十幾只煙花桶一起向天空鳴叫,各種各樣的煙花給天空添加了已經絢麗多彩的衣裳。那場面怎能不叫人駐足欣賞呢?
瓦子燈點燃了,氣氛進入了高潮。一串串絢麗的火花騰空而起,將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晝。一勺柴油潑向已是熊熊大火的瓦子燈,一瞬間10余米高的火直沖蒼穹,我試圖“加”把火,但熱浪逼人,我無法靠近。人群驚呼著后退,歡笑與驚嘆聲此起彼伏,場面聲勢浩大,震撼人心。經過近2個小時干柴烈火的煅燒,龐大的瓦子燈被燒得通體透紅,整個瓦子燈流光溢彩,好似一座金光燦爛的寶塔,與皎潔的月光交相輝映。面對如此恢宏壯觀的美景,我由衷地贊嘆不已。
瓦子燈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點燃,全村每個人都會往瓦子燈里加一把柴火,謂之“添柴(財)”。然后又往熊熊大火上潑油,剎那間火直沖云霄,高達數丈,謂之“旺柴(財)”。有人砍來青竹塞進瓦子燈,竹節里的空氣遇熱氣膨脹炸響。
整個燒瓦子燈的活動持續約4個小時,直到將瓦子燈上的瓦礫全部燒得紅透為止。瓦子燈燒紅之后漂亮異常,整個瓦子燈晶瑩剔透。欣賞了全村人集體燒制的“陶瓷”之后,再由村里的長輩持長竿將瓦子燈推倒,熄滅火種,全村人歡呼雀躍,謂之“碎碎(歲歲)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