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2023中秋節優秀主題作文(通用3篇)
喜迎2023中秋節優秀主題作文 篇1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_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_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中國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自己的“心月”!
喜迎2023中秋節優秀主題作文 篇2
說起中秋節,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詩《中秋夜》:“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中秋節到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只大烤雞和一盒月餅。月餅圓圓的,上面用面粉寫著“嫦娥奔月”,旁邊還有兩只兔子,餡又黃又亮,真叫人垂涎三尺。中午,爸爸媽媽睡覺的時候,我鬼鬼祟祟地踮起腳尖,溜進廚房,悄悄地拿了一個月餅,張口就咬。這時四周靜悄悄的,只能聽到滴滴答答的鐘聲。不巧的是,我拿的是最不喜歡吃的肉松月餅,發出一陣咳嗽聲,把媽媽驚醒了。媽媽看著我手中的那塊小月餅,全明白了。她風趣地說:“饞老鼠又在偷餅吃啦?”我不好意思地溜進了小房間。
夜里,鞭炮聲震耳欲聾。爸爸和外公在眉飛色舞地說中秋節的習俗,外公邊講邊摸胡子,爸爸不時用手比劃著。媽媽把月餅盒放在桌上,用美工刀裁開,再端來一個盤子,把月餅放在里面。我的眼睛放出了光芒,伸長脖子,張開嘴巴,身子往前扒,伸出叉子,瞄準最大的那塊一叉,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咬了一口,甜得牙直疼。
過了一會,外婆把烤雞捧出來了。我東嗅西嗅,才把雞腿從碗底揪出來。一看見雞腿,心里就樂開了花。我把它放在飯上聞了一會兒,就重重地啃了幾口,好吃得眼珠也差點彈出來。我的肚子漲得像一面鼓。吃完東西,我在窗口等了很長時間,月亮婆婆還沒有出來,天上卻烏云密布。哦!我明白了,是烏云寶寶把月亮婆婆拴在他得房間里了!我躺在床上,回味著今天的美好生活。媽媽走進來,給我講中秋的故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相傳,在中秋那天,就會發現月亮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玉兔和桂花樹。我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啊!這個中秋節過得多么開心,多么有趣呀!
喜迎2023中秋節優秀主題作文 篇3
中秋節沉默
躲藏在一個不好意思告訴你的地方
我現在就厚著臉皮告訴你
我藏在一個鐵甲蟲的肚子里
在河西走廊的戈壁上
向西爬行
只要我不回頭
三峪 被我踏得最熟的土地
和在那里生活的音容笑貌
就離我越來越遠
只要我不回頭
我就不再是孩子
不再在爺爺奶奶身邊撒嬌
把飯也要送到我的被窩里來
從甲蟲肚子里出來
我獲得了重生
在飛天的故鄉
卻不能奔向皎潔的月宮
一晃就是兩個月
月亮都熟了
可是我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