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美好夜晚心情隨筆(精選3篇)
中秋節的美好夜晚心情隨筆 篇1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說吃月餅像征著合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仿佛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發,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仿佛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
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著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象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中秋節的美好夜晚心情隨筆 篇2
一泓明月,掛天邊;濃情,一絲一絲,連成線;回憶,滿懷激情在眼前;一年一度的仲秋佳節到來了。伴隨著開心知己的成長它又吐出鮮靈的氣息了。
喜悅渲染著中游這塊美麗大地,月亮的柔美感動著開心知己。我伴著開心知己一路走來,站在這個舞臺,泣不成聲,一年了,又是一年了。開心知己從一個無知的小娃娃長大成人了。經過的情的磨礪,經過真誠的打造,我們不再是言語中的標榜了!
一列列的開心知己如今站在炒地皮的高崗上,清逸,暮有悠閑,和著春天般的笑臉,演繹開心的旋律,唱響開心知己的主題,還有什么動人的場景比這種更溫馨,還有什么動容的精神比這來的更加刺激。天涯情切切,慢慢遙夜。聞音炒地皮,拳拳意,網絡情絲牽。更有真情處,那是在開心啊!
流年不復返,人生須盡歡啊!少了煩惱多了份收獲的朋友們,你們都還好嗎?又一年了,又一年的中秋來到了!開心人有翹盼的目光,在期盼你們何時再回到這個家來看看,我的故人!這里的真誠開心知己們在等著你,等你和我們再一起看月兒升起,一起在論壇里把酒煮詩,一起在炒地皮把牌來言歡!
無法用言語來闡述我此刻的心情,剛剛接手開心知己一,我經歷了一次接一次的沉重打擊,謝謝我的開心家人,謝謝你們背后鼓勵的目光和真誠的雙手。謝謝你們對開心社的支持和忠愛。云雪真不知該怎么做出的我舉動,和你們共歡如此感人的中秋佳節,遙遙千里雖未聚,只邀明月代傳我情,寄千字文闡釋愛你情懷!祝愿我的開心家人幸福平平安安!
中秋節的美好夜晚心情隨筆 篇3
靜夜,一輪圓月高掛,清輝漫灑,獨坐月光下,一份孤寂,一分清冷 ,增加幾分思念。
抬頭,望著那一輪讓人燃起鄉思的月亮,不由在鍵盤敲下那一首【父親】,“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龔玥的輕吟淺唱,又把我拉回兒時畫面,那時候,我常在父親瘦弱的脊背,幾多溫暖,幾多歡快的童年。父親總是在農忙收工時,背我去看電影,或是去鄰居家串門。也許是我最小的緣故,父親 他不管走到哪,都會帶著我在身邊。長大一些,我上學的年齡了,家和學校隔著一條河,每逢上學放學時,他都會把我背過河去,看著我快到學校時,自己才轉身往家的方向走。那時候不懂的什么是慈愛,只覺得爬上了父親的脊背就不用走路,還能去自己喜歡的地方。一直到四年級,因為學校集體降級,我轉學去另一個鄉鎮就讀,才結束他每天往返幾次的背我淌過那條小河,可每逢暴風雨來臨時,他不放心我自己回家。放學走近那條小河,總能遠遠看見他坐在河邊石頭上等我,看見我來,他就會背我,而過完河他也沒放下,翻過一個小山坡,一直把我背回家。放下我時,他自己卻累得大口踹氣。那時的父親,他真是一頭拉車的牛。
在父親的背上,從幼兒到童年,從童年到青少年時期,總有許多敘不完的情景,而長大成人之后的我們,卻遠離家鄉,為了各自的生活,留給父母一份寂寞與孤單,父母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從不會說起自己那一份落寞與孤獨,只在某個時候,兒孫齊聚一堂,他們才把最開心的笑意寫在爬滿皺紋的臉上,他們在意的,不是你給他們多少禮物,多少錢才。再多的苦,一份團聚是所有的滿足。
而今又逢中秋團圓日,月下的情思,卻是重山阻阻,父母也會伴隨一份失落,等來的,只是一聲電話的問候。
此時,那月隱進云層,似乎和我一樣,有些傷感,有些心酸的淚流,女兒也想借那清歌一曲,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