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精選3篇)
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 篇1
大家以為中秋節是吃月餅的好時候,但我提醒大家,月餅不宜多吃。因為月餅為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有些患者不適宜吃月餅。我家中秋節的食物可豐富了。
中秋節那天,媽媽去菜市場買了許許多多的菜。魚、肉、蝦﹑禽,應有盡有,好像開了一個美食節。那天,我們家里來了很多客人,媽媽忙得熱汗直流,看著她忙得不亦樂乎,我想幫媽媽一些事情,可是又幫不上什么忙,我不會做任何菜,真是太讓人煩惱啊!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就到了晚上,爸爸上班也回來了。我們就要開動吃飯了。當大人們走到桌前時都異口同聲地說:“這么豐盛的菜!”“美味無比!”仿佛他們看著這些都要流口水了,我更是恨不得全部吞到我的肚子里去,那香味早就把我的饞蟲都勾出來了。就這樣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飯。
吃完飯后,大概聊了半個多小時的話,還坐在椅子上賞月。但我們實在吃不下月餅了,每人只意思了一下。
這就是我的中秋節。同學們你們的中秋節是怎樣的啊?
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 篇2
中秋幾天涼風颯颯,細雨下個不停,于是這個八月十五就這樣過去安安靜靜地過去了,即沒看到花好,也沒看到月圓。
早上。晚上。一樣的點點滴滴。“過節”這個概念不知何時開始淡忘,很多人都已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變得忙碌匆匆。我的身邊,人來人往,仿佛在做全然沒有知覺的穿行。無聲無息,靜寂中,雨珠圓而玉潤。
人往往在這個時候,便不自覺地回憶起了過去,就像在遲暮中搜尋那些逝去的色彩。其實以往的中秋也是這樣過的,只不過是有明月當空,可以讓小孩子仰望他們眼中色、香、味俱全的“大月餅”而已。
有云伴月,靜影也混亂起來,可是那既不是云動,也不是月動,而是人的心在動。心靜即聲淡,心向所移,便在沉寂中生出許多疑僻。我曾經有個朋友十分注重精神自我,她不在乎外物陰晴圓缺,努力追求內心的“圓”。對于她來說,每天都可能是中秋,中秋也有可能不是中秋。
所謂物換星移,幾度悲歡,花自開而江自流。也許世上所存之物即使不會盡善盡美,也總會有可取之處,就像莫里老人曾說的“與生活講和”一樣,人總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終究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
正如月雖不以人的操縱而圓缺,但人卻把她最圓滿的一天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中秋,從而這種講和變成了一種美好的愿望與信念。
月是一種物。月是一種境。在這樣的境界里,無論是高掛天空的奪目,還是不事張揚的月光,都可以化解成幾煦和風,便是“我欲乘風歸去”的胸襟和羽化而登仙的風度了。
我閑坐在窗邊,外面是淡墨雨幕下的萬家燈火。看著遼闊的空間和漫漫時間將一切打磨得如此和諧,不由收去所有的感嘆,因安寧而微笑……
中秋夜里的思念寫事作文 篇3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們一家三口跟爺爺奶奶還有姑姑、姑父、妹妹一起吃中秋團圓飯。
餐桌上有香噴噴的牛排、長溜溜的白魚、紅彤彤的東坡肉、甜津津的蔬菜,還有一份像臉盆一樣大的魚頭湯······真是讓人直流口水!
吃飯前,老媽提議玩一個背古詩詞的游戲,我和妹妹是比賽選手。媽媽說:“每人輪流說一句關于月的古詩,如果20秒之內答不出來,下一個人可以搶答。妹妹年紀比較小,妹妹先開始!”我在心里暗暗說:“不就比我小兩天嗎,這不公平,不過我不怕!”妹妹有點害羞,低聲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脫出而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妹妹愁眉苦臉地想啊想,急得有些想不出來了,大家都給她加油。妹妹猶豫地說:“我只記得有首詩的名字叫《古朗月行》。”我得意洋洋搶答到:“我知道,我知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輪到我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妹妹還是想不出來,我提醒妹妹:“還有李白的詩啊!”我大聲地說:“《月下獨酌》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有呢:“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結果當然是我大勝!姑姑和姑父批評妹妹要多讀詩,妹妹耷拉著臉,有些委屈。我心想:“我也得多讀一些詩,要不下次輸的就是我了!”
游戲結束了,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著飯,你一言我一語,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