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到了高中生中秋節作文1000字(精選3篇)
中秋到了高中生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1
中秋節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夜是這個節日里最重要的時段,也是節日的精髓。我一直認為,中秋夜,皓月當空,與朋友或家人坐在一個桂花飄香的院子里,聽著古箏,吃著月餅,品嘗著美味佳肴,聊著快樂的話題,就是最理想的中秋之夜了。
我喜歡過節,也喜愛那些有著感*彩的傳統節日,那樣的日子會讓人想起一些美麗的神話與傳說,就如七夕會讓人想起牛郎與織女一樣,中秋節則讓人想起了月宮與嫦娥。
一個如花似玉,美麗驚艷的凡間女子,因為偷吃了不老仙丹,而飛天成仙,住到了廣寒宮里,整日與搗藥的玉兔和砍伐桂樹的吳剛相伴。
月宮美麗而寧靜,吳剛和玉兔各自履行著各自的職責,嫦娥獨自在月宮里翩翩起舞,揮灑著孤獨與寂寞,那便是她的生活,月宮便是她的世界。嫦娥從一個凡人變成仙子,她不再有婚姻與愛情,不再有凡人的痛苦與歡樂,也無所謂悲傷與與幸福,她有著恒古不變的容貌和美麗,守著廣寒宮,歲月不再流失,生命也變成永恒,可是她后悔過嗎?假如可以重新選擇,她是選擇為人之妻,為人之母?選擇品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還是選擇奔月?
世人都想做神仙,那有神仙想做人。一個美麗的神話,在中秋之夜又讓人憑添了幾分想象。
還是喜歡那首詩,中秋之夜腦海里也必定會涌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到了高中生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2
中秋佳節,也許是帶有中華民族烙印最深的節日。從唐風宋月、文人*客,到如今的親人團聚、合家歡樂...邁過了多少年代啊!中秋節,充塞于歷史時空,帶給人們無盡的夢和想象。而月,也因這個美麗的節日顯得神秘而迷人、溫馨而浪漫。
我做過無數的夢。夢到庭院深深,藏得住月亮;夢到疲倦的月亮躲進云層,只留下幾顆星星看似在放哨;夢到嫦娥那秀麗的面龐,冰清的裙裳;夢見聞到了那桂花樹傳送了千古的流香;夢見許多平日里不常見的親人,一家團圓,共度中秋時光...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又怎能總是完美;人有悲歡離合,又豈能奢求永久的團圓?
夜,靜極了。滿月在云中穿行,向大地灑著銀色的光芒。“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愈是享受著月光的銀輝,愈是思念著遠方的家鄉。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寂靜的夜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藍色綢緞,一輪玉盤似的滿月把它那皎潔的光華灑向人間。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每一片綠葉都似乎靜靜地沉浸在牛乳里。墻腳的花披著如水的輕紗,似紅霞搖曳著修長得花枝,散發著醉人的花香。
“明月幾時有?”子瞻把酒問月。中秋良宵,弟兄分離,杳無音訊。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難成眠。罷,不能相見又如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在圓月下,即使遠隔萬里,也算是一種相聚吧!
一輪輪的中秋月,記錄下歡聲笑語,記錄下離愁別緒。
中秋賞月,月亦可讀、可思、可品。月圓月缺,是自然中最奇妙的變換,輪回往復,不止不息。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福禍相依,順逆同在。人們往往把自我丟失在名利場、社交海之中,得意則肆意狂歡,失意則悲天憫人。而月,依舊懸于當空,無聲地實現著自己的循環,似乎在向人們昭示著什么...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般清寧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一樣晶瑩坦蕩,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中秋思月,讓我們像月釋然陰晴圓缺那樣吧,笑對悲歡離合......
中秋到了高中生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3
馬上就是中秋,晚上淅淅瀝瀝飄起一場雨,我下意識抬頭看看,不知那天會不會還有這么厚的云。如果沒有了月亮,這中秋可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意思。仔細想想,過中秋,其實也是在過月亮的節日,心里的那一點點情思妙想,多是從這一輪明亮來的。
不同的人看月,自然有不同的心思。李白那一年在長安,官沒得著,得了一肚子的委屈與不平,看看中秋到了,在園子里備下果品酒饌,想喝一點。可是跟誰喝呢?“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沒個知己的陪著自己,美酒喝下去也成了苦酒,酒入了愁腸,本應化作相思淚,但在李白,也許化作了說不出的牢騷。
果然,喝到半晌,開始埋怨月亮“不解飲”,連自己的影子也捎帶不得好。可是又能如何呢?在孤寂到拿自己沒辦法的時候,只有這個不算朋友的朋友還跟著自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雖然越舞心里越亂,但在這個形只影單的中秋,月亮畢竟是個伙伴,有多好不敢說,默默地陪伴,多少讓李白那涼得差不多的心里,涌起了一絲溫情。
蘇軾就好得多了。剛剛過了不惑之年,仕途說不上有多么如意,好歹也是個密州知州。中秋看月,照例能看出幾分孤單,但大醉之后,居然又看出不少疑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問得其實全無道理,但細細想來,世間之事哪兒能事事都講道理?鄭板橋說得好,難得糊涂。一糊涂,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比如這個中秋,老弟蘇轍不在身邊,不能共飲同醉,自然有些感傷,但也只能克服,怎么克服?看月吧,看了月,心情就會好很多,就不會有太多的難過與抑郁。月亮是我們的好榜樣,一圓一缺,它心里該有多少悲歡離合?一陰一晴,又該有多少的黯然神傷?可千百年來,它還是那樣癡癡地散發著柔情的光,給我們送來長久的祝福,給這世界送來似水年華。
中秋給了我們看月的情思,看月的時光。看月的時候,我們有點兒感動,也有點兒感傷。雖然此刻最愛的人不一定在身旁,但這一縷月光卻送給我們這一夜的溫柔與想象,讓我們在獨處的時刻依然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