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初二日記范文(精選3篇)
八月十五初二日記范文 篇1
大家知道中秋節的歷史和習慣嗎讓我為大家來說一下吧!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節到了!我們學校放了3天假!媽媽給了我50塊!我一生中也都沒用50塊!我捏這意義重大的50塊,像一只兔子一樣飛快的跑去小賣部!看到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東西,我忍不住立刻把這些東西全買下來!!但仔細想想好像這50塊不該用在這,我知道該用在哪里了!我去超市買月餅,但錢又不夠我只能灰溜溜的走出店門,我知道了!這次我該買什么了!我買了些蘋果,香蕉.回家放的到冰箱里,還有把剩下的錢放在媽媽的錢包里,就去睡午覺了。
吃過晚飯,我做在陽臺的石板上,把蘋果和香蕉拿出來!一邊吃水果一邊看月亮!
八月十五初二日記范文 篇2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節的月亮很圓,它代表著家人要團團圓圓的,所以,我和爸爸、媽媽、大爺一家一起來到了爺爺奶奶家過節。
我來到了桌子前,鄭重地說:“我也要包餃子!”奶奶笑著說:“好,好,你來搟皮。”爸爸教我怎么搟皮:先把一大塊面揉成長條,然后弄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捏成圓形用手壓扁。搟皮的時候一手用捍面杖,一手拿著面團轉圈。奶奶還教我用手掌推搟面杖,不能用手指,這樣才能用上勁。我一開始搟的都是長方形或三角形的,后來我越搟越好,逐漸變成圓形的了。
晚上,終于開飯了,等大家都開始吃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來,大家都說:“慢點吃,別噎著。”話音剛落,我就被餃子噎著了,連忙說:“水……水……”媽媽給我端來了水說:“以后慢點吃,沒人跟你搶。”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家開開心心地邊吃邊聊,飯后又吃了月餅和水果,這個節日過得真愉快呀!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做的食物自己吃著更香,只有勞動才會有收獲!
八月十五初二日記范文 篇3
我愛月亮,淡淡的光芒,淡淡的美麗。我愛夜幕,安靜的顏色,安靜的守護。月亮有了夜幕顯得更加清美。而中秋節無疑是其美的極致表現。
火熱的場面,火熱的氣氛,火熱的人們,都使中秋節的前奏顯的熱鬧非凡。白天的人們“不安分”的騷動起來:廚房里,婦女們正勤快的洗著為晚上準備的菜葉;大廳堂里,老一悲的人們正熟悉的做著如月兒一般地餅兒;房外路上,回家的人腳步急切的踏著,為了就是能找早一步見到在家門口等待的親人,好一述滿腹思念,滿肚辛酸……每一人都是今晚的主角,每一人都滿載著無比的激動回來,回家。
等著一切準備就緒,便以是華燈初上了。女人們也趕快做好晚飯,她們滿足地燒著、煮著,看著心愛的親人們露出幸福的笑容。小孩子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擺好椅子,一圈的圍坐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身邊,等待著可口的飯菜上桌,一臉快樂。慈祥的爺爺奶奶和藹地摟著孫子孫女們,給他們整整衣服,擦擦小臉什么的……
晚飯過后,最精彩的即將開始。此事的月兒分外明亮,寬廣的夜空中沒有一朵白云,白日萬里無云的景象在此刻卻也那么和諧:濃得化不開的黑夜里,一輪圓月在高空中耀眼的閃光著。清爽的秋風拂面而過,清清涼涼,舒舒服服,愜意極了!在月的襯托下,坐在樹下的小石凳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配合著那“嫦娥奔月”,“廣寒宮”傳說,等美妙而奇幻的故事,思緒也追隨到天外仙宮之中。調皮的妹妹此時也認真起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稚氣未脫,但真摯的聲音也感染了我。
是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