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賞月和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
吃月餅
賞月和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電信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賞桂花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燒塔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少女拜月,主要為了祈求自己像嫦娥一樣美麗,像月亮一樣純潔(皮膚好)。
放河燈
中秋放河燈對于少女們和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用油紙做成荷花型、船型等各式各樣,點上蠟燭,放于河中,放之前許下美好的愿望,讓河燈帶著自己的愿望飄香夢想的目的地。
博餅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廈門海滄大橋旅游區(aaaa)建設了廈門博餅民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