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中心的自查報告
自實施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以來,政府采購在規范行為、促進公平競爭、節約財政資金、源頭防治腐敗方面發揮了明顯作用,但由于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處于起步階段,在市場交易活動中,采購活動不夠規范,有意串通、拉攏腐蝕采購單位、采購代理機構和采購評審專家等違規違紀行為還不同程度存在。這些違法、違紀行為,嚴重破壞了公平競爭環境,損害了公共利益,敗壞了社會風氣,腐蝕了黨員、干部和企業從業人員,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現已將個別違法、違紀人員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整改措施
為切實凈化政府采購,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和交易機制,樹立政府采購“陽光工程”的形象,避免在政府采購中出現的違規、違紀行為,現作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改善軟環境與完善硬件設施相結合,夯實工作基礎。首先要抓好《政府采購法》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培訓工作,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依法采購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并加強其培訓工作,不斷提高黨政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對政府采購工作的認識;切實解決、消除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有效排除干撓和阻力,切實為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根據部門預算編制要求和《政府采購法》有關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規定向社會發布《政府采購目錄》,按品目和資金限額確定政府采購,從源頭上真正將政府采購資金落到實處;此外,推進政府采購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建立包括供應商、咨詢評審專家、商品價格等方面的信息資料庫,發布信息,增強服務功能;最后,要積極推進政府采購的信息網絡建設,以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二是拓寬采購范圍與規范運行相結合,提高實施成效。重點做到“三個延伸、三個規范”。三個延伸,一是采購領域向政府投入的基本建設和公共工程類項目延伸,可適當選取部分財政撥款項目實施政府來購,以探索規律,擴大影響;二是政府采購項目向小額商品延伸,對招標限額以下的小額采購項目如辦公用品等實行采購卡制度,采購單位持卡在招標確定的商場采購所需商品,獲得資金的規模效益;三是政府采購范圍向鄉鎮延伸,凡是省、市安排給的項目,屬政府采購項目的要納入縣級實施政府采購,以擴大采購規模,提高采購效益。三個規范,一是要依法設置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和集中采購代理機構,要分開設立。集中采購代理機構負責實施采購事務,以形成制衡;二是規范采購方式。要根據不同的采購方式的適用條件選擇不同的采購方式,堅持以公開招標為主要采購方式,防止違規操作;三是要進一步規范運作程序,從政府采購計劃的審批到政府采購具體操作中的招標、投標、開標。中標、評標、簽訂合同、項目驗收、結算、決算等各環節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及相應的管理辦法。并嚴肅運作紀律,確保公開、公正、公平原則的真正落實。
三是完善制度與嚴格監督相結合,確保有序推進.從現在起,要以《政府采購法》為依據,按照法律確定的基本規則,加強政府采購預算及財務管理等配套規章制度的建設,切實把政府采購工作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在力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的同時,要照章辦事,保證落實,突出重點,嚴格監管。當前一要加大預算外資金管理力度。預算外資金規模大,基本上與預算內收入并駕齊驅,這是政府采購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其管理成效高低直接關系到政府采購制度的推行能否成功。要通過部門預算和綜合財政預算的實施和“收支兩條線”.措施的到位,切實將預算外資金納入財政政府采購專戶統一管理;二要加大政府采購商品的管理力度,納入國有資產管理范圍,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并進行檢查,對重復購置把關。另外,要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三要加大違法違規采購行為的處罰力度。《政府采購法》及機關配套法規實施后,要及時構筑起集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紀檢監督、輿論監督和財政全過程監督于一體的監控體系,強化對政府采購的監督。要依法依規對政府采購活動中各類違法違規問題進行處理,以有效維護政府采購的正常秩序,增強執行《政府采購法》的自覺性。四是提高業務素質與規范人員行為相結合,以適應工作需要。在強化政府采購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普及培訓,促進業務水平和工作技能不斷提高的同時,還要始終抓好管理不放松,注重從嚴規范人員行為。一是開展經常性政治學習、廉政教育促規范;二是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促規范;三是用公開促規范;四是強化內外監督促規范。通過堅持管理與培訓“兩手抓”,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積極服務全縣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