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稽核自查報告(通用3篇)
財務稽核自查報告 篇1
德峨鄉初級中學20xx年七月三日紅沿小學財務審計工作自查報告為了全面落實《涼州區學校財務管理辦法》及其補充規定、《涼州區學校大項開支申報審批制度》等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進一步規范學校財務管理,確保各項教育經費安全、高效、規范運行,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落實科學發展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基礎教育持續健康發展,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學校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根據《涼州區20xx年教育內部審計工作要點》,現將我校自審工作匯報如下:問題梳理:經過自查,學校目前不存在私設“小金庫”、私分公款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在日常財務、財產管理中也能做到責任明確,制度嚴格,注意提高公用經費和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確保學校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
一、收入管理。
學校所有收入全額繳入學校基本帳戶內,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
學校所有收費項目和標準嚴格按照“一費制”執行,沒有任何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或提高收費標準的做法。
按規定規范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開據票據規范。
代辦費和服務性項目在收費中嚴格按照學生、家長自愿原則,保留原始回執。
二、支出管理。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開支范圍及標準。
各項支出按實列支,不虛列虛報,沒有以白條作為報銷憑證。
學校購置教學儀器設備、辦公用品及圖書資料等,只要符合政府采購條件的,全部實施政府采購。
不符合政府采購條件的`,也能做到貨比三家,堅持到正規商戶實施采購。
學校所有支出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統一審批。
重大經費開支項目,嚴格執行《涼州區學校大項開支申報審批制度》,由校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
每月定期通過校務公開欄向全體教工公布學校重大事項和經費使用情況。
學校理財小組人員之間權責明確,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三、加強資產管理。
學校重視財產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每學期末組織開展資產清查工作,確保帳帳相符、帳卡相符、帳實相符,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
學校的國有資產報廢、報損等,經過學校集體研究決定,按規定程序審批入帳。
學校沒有從事任何風險性投資活動,避免國有資產的損失。
今后,學校還將調整充實財產管理人員,使學校財產管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以上,是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自查報告,提請教育局計財科審核。
財務稽核自查報告 篇2
xx年保監局對全省保險業開展“執行年”活動,根據分公司《關于深入開展xx年“執行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財務部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財務部成立了“執行”專項小組,召開部門會議,傳達執行年活動的目的,營造氛圍,發動全員學習
(一)執行專項小組成員:
組長:
組員:
(二)學習內容:
1、新《保險法》
2、新《保險公司管理規定》
3、保監會《關于嚴厲打擊利用保險業務從事商業賄賂行為的通知》
4、保監局領導重要講話等等
5、銀保業務管理
會后財務部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貫徹監管文件自查學習表》和《“執行年”監管文件自查學習清單》認真開展自糾自查工作。
二、自查自糾工作開展情況
按保監局的要求,根據分公司《關于深入開展xx年“執行年”活動實施方案》,財務部需重點針對《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進行學習,并按銀保業務管理方面的相關要求開展自查工作。自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代理費用管理(包括不得賬外核算和經營等)
(2)財務核算管理(包括是否單獨建立了帳套進行核算等)
財務部對于銀保業務從財務方面分室對相關工作環節及流程進行了自查,自查過程及結果如下:
(一)會計核算室
1、自查方式及要點
(1)檢查銀保日常的經濟業務是否單獨建立了帳套進行核算;
(2)就銀保代理手續費支付審核環節;
①檢查上次支付的手續費發票是否取得,并在財務las系統進行回銷;
②檢查手續費調整是否有經相關領導審批的內部工作簽報且簽報金額與系統標注金額一致;
③檢查銀保代理手續費收款銀行是否為代理商業銀行一級分支機構或至少二級分支機構;
2、自查結果
(1)通過檢查財務系統,核實已經將銀保的經濟業務單獨建立帳套核算。
(2)通過對20xx年分公司八個銀保代理手續費支付渠道帳戶信息的核查,發現分公司不存在三級機構自行向代理商業銀行三級分支機構支付代理手續費的情況。
(二)預算管理室
預算室主要工作職責是對銀保部日常運營支出和開展業務支出所進行的費用管控,其中業務相關費用含對內外勤員工和渠道人員的培訓、會議及展業所需招待等。
公司按照財務制度對費用支出用途,合規性進行檢查,審核費用報銷單據的真實性,邏輯性。費用報銷人均為公司員工,無對商業銀行及工作人員進行費用支付行為。
三、問題清查及成效
通過自查,暫未發現相關問題。通過全員學習新《保險法》等5項監管制度,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合規經營、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并對銀保業務的規范性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通過學習新保險法和新《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我們認識到該法對于“規范保險活動,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對保險業的監督管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起著基礎的行業約束作用,這是整個保險行業經營的準繩和基石,保證了保險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財務稽核自查報告 篇3
為切實加強我鄉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村級“三資”管理,落實農村基層組織黨風廉政建設,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確保村級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根據《渝水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村級財務檢查工作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xx]63號)文件精神要求,在全鄉開展了一次村級財務清查工作,現在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
我鄉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開展此次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由紀委牽頭農經站、財政所,抽調8名精干人員成立了村級財務清查專項小組,由鄉紀委書記李華萍同志擔任組長。班子會議專題研究制定清查工作方案。清查工作總共分為動員部署階段、集中檢查階段及整改階段。
二、全面清查
(一)清查對象:此次村級財務清查對象為全鄉9個村委會;
(二)清查范圍:20xx年以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及財務收支情況,對群眾反映問題強烈和在審計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追溯和延伸;
(三)清查內容:
1、20xx年以來的財務收支情況。主要審查:村級收入是否及時足額入帳;各項費用支出是否真實合法,有無侵占、挪用、私分集體資金和私設“帳外帳”或“小金庫”的情況。
2、專項資金管理情況。主要審查:上級劃撥或接受社會捐贈的資金和物資的管理、使用情況;村級工程建設項目承包結算及資金財務管理情況;發放到戶的各項補貼資金和物資等的管理、發放、使用情況。
3、現金管理情況。主要審查:備用現金根據規定支出結算,余額結存入專戶情況;資金坐收坐支使用情況;按時報賬結算情況。
4、票據憑證規范情況。主要審查:收款統一使用省財政廳監制的《專用收據》及《專用收據》領銷情況;原始發票要求內容完整、清晰、手續齊備情況;經費支出入賬和使用白條抵庫情況。
5、集體資產、資源的增減變動情況。主要審查:集體資產、資源變動處臵是否經合法程序;集體資產對外承包租賃、資產帳物相符情況;在建工程項目的資金來源和實際支出,以及資金往來情況;落實各類財產保管責任和備案情況。
6、村集體資金資產管理制度執行情況。主要審查:對相關制度和政策的執行情況,特別是財務審批和惠農政策執行情況。
三、嚴格審計
工作小組成員對清查出的數據認真檢查審計,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準確。
四、責令整改
1、財務制度不完善。有的村財務管理制度與現行實際情況不適應、不配套,出現脫節,缺乏資金收入、使用及效益措施,導致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健全、規范,接受群眾監督乏力。
2、賬薄設臵不規范。一些村會計各自為陣,會計科目隨意設臵,記帳方法不統一,有些村資金來源、資金占用和專項支出等項目記錄不全,導致不能進行規范的賬務處理和全面反映本村的財務活動狀況,也不利于財務公開和財務監督。
3、會計手續不齊全。有的村財務原始憑證不規范,無經手人,無證明人,無事由,無審批人簽字。一些出納收付款后不及時記賬,僅憑腦子記憶,甚至憑印象自制憑證,盤點庫存時,現金不是多就是少。
4、憑證審核不嚴格。財務開支本應由分管領導“一支筆”審批,而有的村支書簽、主任也簽,簽批不問清紅皂白,來者不拒,明知超標準或開支范圍不合規,因怕得罪人,故意大開“綠燈”。
5、財務收支無預算。有相當部分村年初資金收支無計劃,往往是有錢亂花,無錢借花,拆東墻補西墻,寅吃卯糧,結果是年終決算一片“紅”。
6、會計檔案不健全。許多村根本沒有村級檔案室,會計檔案資料無法集中管理,會計資料只好長期放于會計或出納家中。一些會計人員不按規定裝訂發票,年終將帳本和單據用報紙一包,隨便亂丟。換屆后干部變動時不辦理移交手續,各管各的“包包賬”,造成賬簿和憑證丟失、鼠咬、蟲蝕和霉爛。
7、資金使用不合法。有的請客送禮,有的公款旅游,有的濫發實物、補貼、資金,甚至還存在著干部挪用、侵占公款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經濟狀況較差或較好的村,問題尤為突出,支出結構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8、會計隊伍不穩定。有的財會人員工作一段時間后選為村干部,有的不愿掛個會計把自己捆在家里,而外出打工不愿從事會計工作。加之村會計一般隨主要干部變動而變動,一任書記,一任會計,變更頻繁。且相當一部分村財務會員文化水平低,知識面窄,業務素質差,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知識和綜合分析核算能力,因而在實際操作中漏洞百出,難以起到監督管理財務的作用。
五、清查主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