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精選4篇)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1
一、基本情況
到20xx年11月底共收到民政局下撥我辦民政專項資金壹佰陸拾壹萬柒仟玖佰捌拾捌(¥1617988)元整。其中優撫事業費211900元,五保供養金82400元,農村其他社會救濟1080元,醫療救助100000元,城市低保金73384元,農村低保金1041264元,孤兒生活補助(20xx年)12960元,自然災害款95000元;資金使用情況:其中優撫事業費296591元(上年結轉102028元),五保供養金70200元,農村其他社會救濟1080元,城市低保金73384元,農村低保金1041264元,孤兒生活補助(20xx年)12960元,自然災害款95000元。
二、主要做法
1.鄉社會事務辦和財政所在認真如實填寫表冊的基礎上,還逐項對照政策規定進行了一一自查,在自查過程中,沒有發現其他不良情況和行為。
2.在資金發放過程中,嚴格按照財經管理的有關要求,由我辦對照上級審批的`人數、金額擬定花名冊,交由鄉財政所報用款計劃,返回我辦后上報鄉財政所、分管領導、主要領導簽署意見再由財政所開具轉移支付交小水信用社通過一卡通兌現到農戶手中,確保資金安全,足額發放。
3.在擬定受益名單時,嚴格按照農戶申請,村委會簽署意見張榜公示,無異議后報由我辦審核無異后報分管領導、主要領導審批,再進行張榜公示無異議后確定受助對象,確保了受助對象的公開、公平、公正、透明。
三、存在問題
1、由于人員不夠,有時資金發放不及時,導致以上人員領款推遲。
2、由于所有資金都是通過信用社一卡通發放,導致農戶賬戶上的民政資金款項上與我辦表冊的款項不一致,如撫恤金農戶賬戶上為農村低保的現象極為突出,導致給對象造成誤會。
3.因我鄉部分農村老年人沒有一折通,按信用社規定必須用身份證才能辦卡,導致工作被動,不能及時發放。
4.從我鄉民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看,是按照專戶存儲、專帳管理、專款專用、及時足額由信用社發放、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時公平、公正、公開的。
二〇xx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我鄉位于大冶市境內西部、屬農業區,全鄉總人口40451人,農業戶數10499戶,下屬29個行政村委會,耕地面積34502.45畝。
二、自查情況
自20xx年至20xx年,我所補貼資金嚴格按照上級分配進行發放,各項補貼資金按程序納入“一卡通”發放。其中:
1、糧食直補資金:上級撥付138.9萬元。實際發放138.9萬元。
2、良種補貼資金:上級撥付166.3萬元.實際發放166.3萬元。
3、糧食綜合直補:上級撥付659.9實際發放659.9萬元.4、家電下鄉補貼資金:申報補貼9187臺、金額292.9萬元,實際發放292.9萬元.
5、退耕還林資金:上級撥付159.5萬元,實際發放159.5萬元。
6、油菜補貼資金:上級撥付22萬元,實際發放22萬元。兩年以來上級共撥付1439.5萬元,通過“一卡通”發放1439.5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
在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中,各村能夠高度重視,密切配合,通過自查,各項惠農資金發放及時、準確到戶,無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現象,實行一卡通發放,全部如實發放到農戶手中。對檢查中農戶基礎信息原來上報就有很多誤登,如有發現個別戶身份證、戶主姓名音同字不同的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和更改,為了今后惠農政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保惠農政策的順利實施。
家電下鄉補貼辦理中出現農戶借用親戚或他人戶口本辦理的`現象,以及由于我所工作人員監管不力造成一些失誤。對家電下鄉補貼戶辦理家電下鄉補貼的身份證、戶口本、產品標識卡和發票等原始資料沒有逐一與銷售網點錄入資料核對審查,造成了家電下鄉已補貼戶號占用了其他農戶家電下鄉補貼指標,給被占用戶汪迪良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對農村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
針對我所在家電下鄉工作中的失誤問題全所認真進行了自查整改,整改措施如下:
通過自查自糾,我所家電下鄉工作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補貼農戶資料歸檔不規范沒有按順序編號,不便于查閱核實;二是在補貼資料錄入時沒有與標識卡等原始資料反復核對,容易造成個別漏登漏補或多補貼現象:三是對于補貼手續不全的農戶,要求其資料拿回去重新辦理的,沒有做好登記和簽名,造成有些資料丟失責任不明,加大了查閱補辦的工作量等等。對這些問題,我所正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加以解決。
在今后的家電下鄉工作中,我們將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落實內部基礎管理,努力做到以下四點:一是落實兌付資金審核制度。對于申報的補貼資料結合管理系統及其他農民補貼相關信息進行全面復核,做到100%電話查詢,并定期進行抽查、回訪,建立復核工作備查登記,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二是落實補貼資金財務管理。建立家電下鄉專賬專柜,做到賬實相符,并每月與局商貿科做好核對。三是縮短補貼兌付時間。實行專人負責資料錄入,對來辦理補貼的農戶,實施現場辦公,在農戶的監督下錄入資料。每周按時上報,確保補貼及時到賬。四是規范資料檔案管理。每次發放前做好標識卡、身份證、戶號、發票、“一卡通”賬號等原始資料與兌付表的核對。如有農戶資料不齊全要做好登記,及時反饋;對農戶申報合格的家電下鄉補貼資料,實施編號,按月裝訂成冊,歸檔管理。我所將以此次家電下鄉補貼錯誤問題為前車之鑒,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財政人的責任心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杜絕家電下鄉補貼及各項惠農補貼錯誤現象再次發生在我所轄區。
四、建議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過此次檢查,我們充分認識到開展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議上級的各項補助資金能在月中就下撥并且寫明打印出資金來源以及文件及時下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所將繼續加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狠抓宣傳、培訓和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健全惠農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機制,真正讓農民群眾得到實惠,切切實實讓黨和政府的優惠政策惠及到每一位農民群眾。
茗山財經所
20xx年3月5日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3
一、基本情況
丹堡鄉地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鄉政府駐地丹堡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940米。全鄉轄15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76個自然村,2575戶,8551人。共有黨員418人,黨組織18個。耕地面積11760畝,人均占有耕地1.61畝。20xx年農民人均占有糧255公斤,人均純收入1380元。
二、自查內容
截至目前,全鄉共發放糧食直補資金600004元;農資綜合補貼元;退耕還林補助233956元;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1379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1474098元;五保供養94850元;計生家庭獎勵扶助金元;二女戶節育一
次性獎勵資金元;農村獨生子女領證戶養老儲蓄金元;獨生子女領證父母獎勵金元;計生村級工作人員報酬元;農村育齡婦女環情補助金元;村干部報酬養老保障金元;村組干部報酬元。
三、工作措施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
各項惠農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將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鄉上由主要領導親自抓,組建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惠農大廳,確定了財政、民政、信用社、計生、新農合、新農保等6名業務主辦,具體負責各項惠農政策的業務辦理,對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村低保、退耕還林、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等補貼項目,都經過了政府行政會議討論,嚴格把關。
(二)制度健全,發放及時。鄉政府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各項惠農資金都要經過鄉級財政所發放到農戶手里,在具體工作中,嚴格按照“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貼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為核心內容的管理目標,對惠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和“一冊明一折統”發放。20xx年,鄉上對各類資金的發放,更是層層把關,嚴格審核,確保各項資金全部兌現到戶。在發放時間上,根據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情況,及時發放,從未滯留。
(三)運作規范,資料完善。在認真抓好各項惠農資金落實兌現基礎上,鄉上注重健全完善賬目,及時填寫“明白冊”,使每個農戶對本人享受的優惠政策心中有數。凡是上
級部門下撥的各項惠農資金,鄉上都及時記賬,做到了資料齊全,賬目清楚。各項目補貼方案確定后,在各村公示無異議后發放。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每年年底對享受補貼的人員和農戶在全鄉范圍內公示。并把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及時填入農戶“明白冊”之中。
二〇xx年十二月五日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4
市禁毒辦:
20xx年以來,白沙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禁毒辦的關心指導下,認真落實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關于禁毒工作的文件和會議精神,全面貫徹上級禁毒部門各項工作部署,堅持宣傳預防為主,群治幫教為輔,把禁毒工作作為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來抓,深入細致做好預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鎮結合工作實際,對禁毒工作進行了全面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夯實組織基礎
1.健全組織機構。成立以黨委書記和鎮長任雙組長,分管領導、派出所負責人為副組長,司法所負責人及各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專人負責處理日常事務,為白沙鎮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完善工作機制。全年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禁毒工作會,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和禁毒委員會的禁毒工作部署,制定《白沙鎮20xx年禁毒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各項具體措施及考核制度,積極配合市級禁毒部門將禁毒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強化禁毒保障。加大對禁毒工作的經費投入,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建成投用。選優配強禁毒工作力量,成立禁毒志愿者隊伍,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并協助轄區派出所做好禁毒信息的收集反饋工作。
二、做好毒品預防教育,推進法治文化建設
1.建強教育陣地。將街心花園作為禁毒宣傳教育陣地,定期開展禁毒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橫幅標語、發放禁毒宣傳單、設置咨詢臺等方式向群眾普及禁毒知識;
同時各村(社區)將毒品預防教育內容納入法制宣傳欄、圖書室,加大宣傳力度。我鎮全年通過院壩會、趕場日、挎包宣講等方式深入開展禁毒宣傳50余次,制作led宣傳標語50余條,發放禁毒宣傳單3000余張,并重點針對青少年等群體深入開展毒品預防教育,在全鎮形成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
2.提升全民意識。將毒品預防教育納入法制宣傳和普法工作,定期召開禁毒工作推進會,全鎮黨員干部了解禁毒法律和毒品預防知識,無涉毒違法犯罪行為;
利用“6.1”“6.3”“6.26”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禁毒宣傳“六進”活動,提高全鎮人民反毒、防毒、拒毒意識。
三、加大管控力度,營造和諧環境
與轄區派出所建立聯合摸排管控機制,定期不定期對轄區廢棄廠礦、庫房、賓館、ktv等重點場所區域進行全覆蓋摸排,重點排查制毒販毒情況以及吸毒人員,按時將制毒高危場所錄入管控平臺,堅決遏制毒品來源,有效地防止了制毒現象在轄區內滋生蔓延。全年共計開展各項排查13次。截至目前,我鎮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共134名,通過各村(社區)的'積極幫教工作,情況比較穩定。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計劃
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鎮禁毒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離群眾期盼和上級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如宣傳措施不夠得力;
宣傳教育深度不夠,廣度不夠等。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最大的決心,最有力的措施,扎實開展工作,牢牢把握禁毒斗爭的主動權,堅決遏制毒品的來源和新吸毒人員的滋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萬源市白沙鎮人民政府
20xx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