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工作自查報告
4、調查研究,探索到位。一是縣治縣辦針對新形式下的普法教育形勢,組織相關部門深入基層,認真進行調查研究,聽取基層開展普法工作的情況匯報,不斷創新我縣普法教育工作。二是縣治縣辦主辦了《依法治縣工作簡訊》,定期刊登、交流我縣各部門、各鄉鎮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開展情況。普法期間共編印《依法治縣工作簡訊》40期,《創建法治城市工作簡訊》9期。
六、務實高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顯著
我縣絡部門、各鄉鎮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和成都市創建全國法治城市工作緊密結合,加強組織領導,營造工作氛圍,分解細化目標,突出工作重點,采取有力措施,積極開展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和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圓滿完成工作目標任務。XX年11月,**縣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四川省法制宣傳先進縣”,**縣司法局被成都市委表彰為“XX年度依法治市工作先進單位”。XX年12月,**縣治縣辦被成都市治市辦表彰為“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法制培訓工作先進單位”、普法法律知識競賽組織工作先進單位;XX年2月,**縣被市法制建設領導小組表彰為“xx普法中期先進縣”;XX年9月,**縣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為“XX年度人民調解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1、增強了公民的法律素質
通過學法教育,廣大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履行義務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有問題找律師,解決問題靠法律的觀念已初步確立,基本實現了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質的轉變。
2、提高了領導干部依法決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法制觀念和依法管理意識明顯增強,在重大決策的論證和重大政策出臺時,都要先請法律顧問把關,在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方面,自覺轉變領導方式,基本實現了從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轉變。
3、促進了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
通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和創建全國法治城市,廣大群眾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并且勇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全縣在依法治理中,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列為重要內容,落實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大力開展法制宣傳,嚴厲查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力地維護了全縣社會秩序的穩定,刑事案件發案率控制在市上下達的指標以內。
4、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隨著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縣的深入,我縣廣大干部群眾法律素質大大提高,推動了各項事業依法管理,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保障了全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XX年全縣gdp達到77.97億元,比“四五”普法時XX年的64.43億元增加13.54億元,增長2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9元,比XX年的7692元增加5437元,增長69.51%;農民人均純收入6538元,比XX年的3872元增加2666元,增長68.85%。
七、開拓創新,打造了特色亮點工作
我縣把普法依法治理和司法行政工作相結合,在司法行政特色亮點工作上下功夫,積極打造了一批特色工作。
1、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法律服務呈現新亮點
我縣是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我縣司法行政部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這一中心工作,扎實開展了相關工作。一是縣司法局派出9名律師,組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律師服務團,積極指導縣統籌委、縣國土局、縣房管局、縣林業和園林局、縣規劃局以及全縣各鄉鎮調處涉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矛盾糾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二是積極指導各鄉鎮建立了“矛盾糾紛預測、排查、調處機制”,“法律宣傳咨詢機制”,“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論證機制”,“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的救助機制”,有效地化解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矛盾糾紛。三是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首創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固化、農村產權固化和集體資產股份量化到戶長久不變的確權模式,將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自治組織成員相分離,村集體經濟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相分離,推廣了“三固化兩分離”的工作經驗,有效化解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確權登記過程中的矛盾糾紛,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自我縣開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來,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涉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矛盾糾紛781件,調處成功752件,成功率達96%。其中有較大影響的群體性糾紛11件,有力地推進了我縣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縣司法局被市司法局表彰為“XX年度律師服務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XX年農村‘四大基礎工程’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