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自我總結(精選3篇)
上網課自我總結 篇1
我仍然記得那天早上五點多鐘。當我從母親口中得知要上網課的消息時,我并沒有預感到次網課將“曠日持久”,沒有意識到疫情正在我縣肆虐,沒有感覺到疫情將發展到如今的勢態----病毒離我們如此之近。我沒有預感到這一切的降臨。我只是認為網課只會持續一個星期。
但是網課一直進行著。一個星期,一個半星期,兩個星期......我有點茫然了:網課為什么仍在進行?我是否該努力了?對!我確實該努力了!剛剛進行完的的線上測試,那不堪入目的成績,一聲聲來自父母的責備,都在鞭策著我向前,向前,向前啊!
是時候改變一下狀態了。這篇短文,與其說是網課學習經驗總結,倒不如說是網課學習教訓!
首先,上網課是個和網絡打交道的事。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事情就是事情,本無好壞之分;但是人們利用起來,便有差異了。然而,上網課對于絕大多數同學來說,似乎不是件好事:他們總會被眼前花一般的網絡迷惑住。這將是對其腦中知識的一場災難性的浩劫。而能夠在這場浩劫中未迷失自我的同學,必定會成為贏家。
其次,每個上網課的同學都得到了一個寶:時間。所以,早起一會吧!時間是個寶,得到就是賺到!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且合理的時間,堅持早起,以抖擻的精神和洪亮的讀書聲迎接新的一天,難道不是件令人振奮的事情嗎?規定好自己應該在什么時候完成作業,有計劃地復習舊知,進而勞逸結合,這也許便是合理分配網課學習時間的基本內涵吧。
再次,網課期間,正是“吃夜草”的大好時機。班主任為我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群人,每人都有一匹馬。這些馬白天時吃的草料都是相同的;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膘肥體壯,所以每個馬的主人都會在半夜里偷偷地給自己的馬塞一些草料,美其名曰“夜草”,故此故事的名字為“馬無夜草不肥”。
聯想到我們學生,我們每個人都在學校里接受相同的教育,但差異總是不小。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沒有吃“夜草”,也就是沒有在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之余,沒有做一些別的題目去鞏固!
如今網課期間,時間充足,正是一個“夜草”鮮嫩肥美,大食“夜草”的好時機!
最后,我要說的是,我們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又是早起,又是晚睡,身體累垮了,怎么辦?這時便要求我們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了。班間課空,跳跳繩,拖拖地,干點活。既舒活了筋骨,又為腦中注入了新鮮血液,有利于下節課的學習,而且完美避免了用眼過度,視力下降。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春暖花開時,疫必散盡。那時,讓我們在校園里,歡聲笑語中讓料峭的春風吹醒我們因疫塵封已久的心,在無涯的雪海中創下屬于自己的輝煌!
上網課自我總結 篇2
“停課不停學”,之前的我是這一口號的傾聽者,而現在的我是這一口號的實踐者。受新冠疫情的影響,xx月號學生離校,教師開始線上教學。作為一個新手——新班主任、新教師,當時的我有些手足無措,如何告知學生、家長,我應該注意哪些情況,學生又應該注意什么。通過詢問其他班主任老師,在同事的幫助下,我完成了線上教學的第一個難關:組織學生離校。
接下來,正式迎來了與學生共同上線上課的體驗。當教師的教具由講臺、粉筆、黑板變成了電腦、手機、攝像頭,當學生開始光明正大的看直播,我體驗到了線上課的優勢,也不可避免的迎來了挑戰。線上課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受空間的限制,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不受時間影響,部分課程可以觀看回放。對數學來說,如果老師講解的題目沒有聽懂,沒有理解,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觀看回放的`方式細細體會理解。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思考解決。回顧這些天的線上課體驗,具體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班級管理。
網絡課堂是一個照妖鏡,非常考驗學生的自律性和自覺性。當自制力差的學生遇到網絡課堂,學生的一些言行可能就無法控制,比較放飛自我。這時就需要教師的監管——與學生共同上網課。當然,僅僅將時間耗上也無法避免問題出現,教師還需要熟悉教學設備,與學生多交流談心,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教學管理
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隔著屏幕,對學生的情況無法及時把握。這就需要教師自己有充足的準備。教師需要課前進行精心的備課,課堂上積極互動,課后及時批改作業。
1、精心備課
與線下課不同,根據學校安排,線上課堂采取統一授課。在學校里,一節課只要面對一個班的學生,而線上課要面對一個年級的學生,學情更為復雜。在正式上課前,精心備課磨課十分重要。一要備教材,掌握教材重難點,根據網絡授課的特點設計教學環節,可以穿插視頻動畫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要備學生,提前設想學生的反應。針對某一問題情境,學生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針對學生的不同的反應,我又應該如何做呢?這些都需要教師提前設想。三要備設備,提前調試好設備。上課之前,教師要對自己手中的設備足夠了解。如果在線上課時設備出現了問題,教師將課程準備的再好,那也是無用功,沒有辦法向學生展示。經過這幾天的線上課體驗,我新認識了希沃白板、洋蔥學院、暢言等有助于教師備課、上課的軟件,打開了教學的新天地。
2、師生互動
一堂好課的呈現,離不開良好的師生互動。線上課堂的一個弊端就是教師與學生間隔著屏幕,形成互動的壁壘。如何打破這一壁壘?從回復數字“1”到針對不同的情況回復不同的數字,從回復數字到師生連麥,從直播平臺到在線課堂……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過渡,互動的壁壘被打破了,師生在課堂上實現了良好的互動。
3、作業反饋
一節課結束了,學生對這堂課的知識掌握了多少呢?這就需要通過作業進行反饋。線上課與線下課不同之處是學生需要長時間將精力放在電腦或手機屏幕上,與在校上課相比,學生會感覺更加疲憊,更加耗費精神。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精選作業內容,控制作業數量,通過少而精的作業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通過上線上課,我收獲了很多的經驗,相信將這些經驗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我的教學水平會有很大的提升。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即使是線上教學,同學們也會獲得收獲。不論身處何種環境,努力的花朵一定是最漂亮的。
上網課自我總結 篇3
疫情期間,網課學習成為我們求索知識的主陣地。進入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已經長達3周,我想淺淺的談一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及對未來一段時間內學習生活的規劃。
經歷了這么多的網課,總體而言,我認為其優點大于缺點。網課學習的時間安排相對自由,可結合自身情況具體安排,正是由于是自己安排的時間,這樣內心就會有一種驅動力,相比于被動的學習,可能更能提高自己的效率。此外,這樣或許更能激發主動學習的意識。就我個人而言,自己主動去學習的知識,無論在記憶的時間,還是理解的深度方面,都遠遠強于被動的學習。當然,網課學習也有一定的弊端,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周圍沒有同學們共同學習的氛圍,網絡上的討論問題總感覺不如面對面討論更有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限制同學們主動追求知識的熱情。
過去的三個星期中,我吸取上學期的經驗教訓,主動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法。上學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是一味的往腦袋里灌輸知識,學習十分吃力。這學期,我更多的采用“理清結構+宏觀理解+重點記憶”的方式,感覺效果還不錯。首先,理清結構。這學期我每一科都制作了電子版的思維導圖,梳理清楚了整個章節的脈絡結構,方便將厚書讀薄。然后,宏觀理解。拿生物化學來說,其知識并不是孤立的,有些知識看起來很費解,但可能與前后的知識相關,因此理解的時候不能僅僅放到本章來看,要在更宏觀的體系中整體把握。最后,重點記憶。吳清源先生說:“搏二兔,不得一兔”。意思就是想要得到更全面的東西,但最后往往片面的都得不到。上學期我總是想把知識掌握的面面俱到,但事實證明我連片面的知識都沒有掌握清楚。這學期我嘗試著有的放矢,梳理清楚結構后,重點掌握相對重要的內容,這樣以來增加了成就感,學習的信心動力也更強了。
至于后期的學習規劃。首先,我想在完成老師每日安排基礎上稍稍快進那么一點兒,哪怕就一點兒,也能獲得很大的心理優勢,增強學習的信心與動力。其次,每天早上早起一會兒,讀背前一天學習的內容,可能更有利于掌握知識。然后,增強學習的計劃性,列出日計劃和階段性計劃。之前我一直都是強調在這個時間內一定要完成什么,給自己增加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反而不利于完成任務。今后我可能更加側重在某個時間段的效率,更高效的完成一件事。最后,就是能將上述的想法堅持并長期付諸實踐。堅持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我想,對于我來說,每天一點點的成就感,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在后期的學習生活中,我可能會制定上中下三個目標,盡可能去追求上目標,達不到不氣餒,達成小目標心里也有小歡喜,說不定就能長久堅持下去呢。
醫務工作者在前線抗擊病魔,作為一名身處后方的醫學生,此時的勤奮,便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