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硬化績效自評報告范文(通用4篇)
道路硬化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1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情況。榮縣東興鎮呂仙村村道道路硬化建設項目資金來源為榮縣20xx年縣級第三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主管部門為榮縣鄉村振興局,項目實施單位為榮縣東興鎮人民政府。該專項扶貧資金主要用于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改善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和增收脫貧為重點,由申報單位因地制宜自主確定項目。東興鎮黨委政府按照資金使用范圍編制了實施方案,將該筆資金用于貧困村呂仙村的村道硬化。
(二)項目績效目標。榮縣東興鎮呂仙村村道道路硬化建設項目硬化道路總長1.8公里,路面寬3.0—3.5米(受限路段按不低于3.0米寬實施),0.18米厚,C30砼水泥路面。項目實施后將提升呂仙村48戶134人的收入和出行難問題(其中可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17人人均純收入500元)。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項目實施內容與該資金使用范圍相符,項目績效目標符合實際情況,合理可行。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該項目資金為扶貧專項資金,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賬制,確保專款專用。施工隊伍確定后進場施工時預撥款不超過總投資的30%,進度撥款不超過總投資的70%。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審計后結算,財政補助資金直接撥付給施工單位。項目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按時撥付到位,資金的開支范圍、標準和支付進度符合相關要求,資金支付與預算一致。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東興鎮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鎮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對項目建設進行領導和監督。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加強資金管理,規范報賬程序。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黨委政府成立領導機構,加強對項目實施全程進行監督和指導。該項目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和要求,進行招投標。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項目于20xx年8月18日開工建設,11月20日竣工,總共新建寬度3.0-3.5米,厚18厘米,c30水泥砼路面1.8公里。
(二)項目效益情況。項目建成后,極大地改善呂仙村村道交通條件,有力鞏固了貧困村呂仙村的脫貧成果,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項目的建成對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助推特色產業發展,改善運輸條件增加群眾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道路硬化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2
一、項目基本情況
原州區頭營鎮三和村產業園區鋪設瀝青路長0.6公里,水泥硬化路長1.5公里等附屬工程。
二、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一)銜接資金下達預算情況。
按照《關于下達三和村產業園區道路建設等統籌整合資金的通知》(原財(農)指標〔20__〕98號)文件和《關于下達產業園區道路硬化、雨露計劃和脫貧小額信貸貼息統籌整合項目資金的通知》(原財(農)指標〔20__〕128號)文件要求,122萬元統籌整合項目資金用于頭營鎮三和村產業園區道路建設項目。(二)績效目標設定情況。
鋪設瀝青路長0.6公里,水泥硬化路長1.5公里等附屬工程,受益群眾約500戶,計劃投資資金122萬元。
三、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由原州區鄉村振興局自開展自評工作,依據項目實施方案、為評價提供工作指引,同時按照本項目設定的績效目標指標和評價標準,對每項指標得分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分析,使其能真實反映資金的使用績效和績效目標,確保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達到預期目的。
本項目從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及績效指標兩個方面進行總體自評,分值100分,自評得分100分。績效評價情況優秀,資金使用和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社會效益。
四、績效目標自評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按照《《關于下達三和村產業園區道路建設等統籌整合資金的通知》(原財(農)指標〔20__〕98號)文件和《關于下達產業園區道路硬化、雨露計劃和脫貧小額信貸貼息統籌整合項目資金的通知》(原財(農)指標〔20__〕128號)文件要求,122萬元統籌整合資金用于頭營鎮三和村產業園區道路建設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22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已安排122萬元用于支付該項目工程款,按照資金支付審批程序已支付121.08萬元,剩余資金0.92萬元,資金支付率達到99.2%。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本項目嚴格按照《原州區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執行,資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和違規使用情況。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項目完成數量。全年執行實際值鋪設瀝青路長0.6公里,水泥硬化路長1.5公里等附屬工程,。
(2)項目完成質量。工程質量按照工程要求合格,質量指標達到100%。
(3)項目實施時效。鋪設瀝青路長0.6公里,水泥硬化路長1.5公里等附屬工程按時已全部完成。
(4)項目成本指標情況。58萬元/公里。共計122萬元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分析。具備條件的村組統硬化路率100%。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受益群眾滿意度為98%。
五、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高度重視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工作,積極探索完善和建立一套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多渠道應用評價結果的有效機制,著力提高績效意識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本項目績效目標自評報告公開使用,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道路硬化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3
我鄉實施的汝林村產業道路硬化工程項目已完成所有建設內容,按照財政資金支出績效管理工作有關規定要求,現對該項目資金績效管理情況進行自查、自評,具體情況如下: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申報及批復情況
崆峒區索羅鄉汝林村產業道路硬化工程于20xx年4月完成施工圖,20xx年4月22日區交通局以區交復〔20xx〕264號文件批復工程施工圖設計與預算,工程預算總金額274.7426萬元,其中建筑安裝工程費263.6513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1.0913萬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道路全長3.663公里包括六條線路,路線一起點在汝林村西側與村內硬化道路相接,沿現有道路先向東、再折向南布設,終點與現有道路相接,線路長度1260米,線路二起點位于C037、C236線相接路口南側,沿現有道路向南布設,終點與現有道路順接,線路長度1004米,線路三起點與線路一K0+546處相接,沿現有道路整體向北布設,終點與C236線相接,路線長度268米,路線四起點與C236線相接,沿現有道路向東北再折向西北布設,終點與C037線相接,路線長度459米,線路五起點在汝林村二隊與C037線相接,沿現有道路整體向北布設,終點位于村莊北側,線路長度372米,線路六起點與村內硬化道路相接,沿現有道路整體向東南方向布設,終點與現有道路順接,路線長度300米,路線全長3.663Km,路基寬度5.5m,路面寬度4.5m,標準為18cm水泥混凝土面層+18cm水泥穩定層+15cm天然砂礫墊層,按照四級公路設計標準設計,設計時速15Km/h。
(二)項目績效目標申報情況
1.年度目標。項目建成后進一步改善我鄉環境面貌及群眾出行條件,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形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從而促進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建設美麗新西陽奠定了堅實基礎。
2.長期目標。項目建成后,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將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為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該項目經濟、文化、社會效益顯著提高。
3.績效目標的設置情況。明確績效目標,結合項目實施年度,分階段進一步細化和量化,形成具體可衡量的分目標工作任務,以利于項目績效目標順利實施和績效目標執行監控工作,采用科學性的評價,采用通用指標外,還采用反映項目特性的專業指標,形成自評項目的`體系,評價指標能夠量化測算,進行比較、綜合、分析和評價。
4.項目資金申報和相符性
崆峒區索羅鄉汝林村產業道路硬化工程項目資金申報和規劃遵循了國家、省、市、區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經濟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分步實施;20xx年計劃申報項目內容與具體實施內容相符,申報目標明確,符合規定、切實可行。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到位及使用
1.資金到位情況。文件下達資金274.7426萬元。
2.資金使用情況。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資274.7426元,20xx年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崆峒區索羅鄉鄉能夠認真貫徹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嚴格按照《基本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基本建設單位財務管理規定》等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實行單位建賬、單獨核算。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1.成立工作機構、強化組織領導。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鄉政府成立由政府鄉長任組長,政府副鄉長和道管所副所長任副組長,項目專干、包村干部、村支書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明確任務,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和責任制度,全力抓好項目的建設工作。
2.明確工作責任、加強協作配合。各成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把該工程作為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一件大事來抓,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同時,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和跟蹤審核力度,杜絕擠占挪用現象的發生,精心組織,科學規劃,加強管理,確保土地、資金、管理人員到位,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實施工作。
3.加強項目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管理,切實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實施過程中委托有資質的監理單位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進行事中監督,嚴格把控施工質量,確保建設項目規范運行。
三、項目完成情況及效益
(一)目標完成情況
計劃本年內完成全部項目投資。項目建成后,我鄉將及時上報區交通局、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申請對項目進行驗收,通過實地察看、查閱相關資料,并認真對項目申報內容和目標進行審核等方式,確保項目嚴格按照相關工程質量技術規范要求完成目標,所有建設內容均要按批復要求按時完成,竣工驗收完成后質量達到良好等級。
(二)項目經濟社會效益情況
項目建成后進一步改善我鄉環境面貌及群眾出行條件,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形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從而促進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充分調動群眾生產積極性,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四、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主要存在問題
1.績效目標執行出現偏差。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前期初步設計及批復、施工過程中雨季汛期等因素的影響,對項目施工進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2.項目實施存在的問題。項目實施的規范和現行環境不相適應,項目施工環境、實施標準與預想施工環境相差較大。
(二)整改措施和建議
1.糾偏整改措施。加強項目監管,對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查并整改,及時督查檢查,研究分析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督促施工單位按預期目標完成施工內容。
2.建立長效機制。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明確項目工作職責和程序,立足長遠,高度重視項目規劃編制工作。對扶貧項目進行績效評價便于對項目進行跟蹤、監管、改進和問責,確保項目資金的合理準確地使用和工作的有效推進,建議在項目政策、財政經費上給予支持。
道路硬化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4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20xx年度財政統籌整合資金下達預算11萬元,為楓木山村道路硬化。
二、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為進一步規范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瀧泊鎮政府組織人員對項目進行自評工作,確保資金用到實處,讓村民受益。
三、績效目標自評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1、財政統籌整合資金11萬元已到位。
2、我鎮政府嚴格規范統籌整合資金使用范圍,無超支情況。
3、我鎮政府嚴格管理統籌整合資金使用,積極做好項目進度監管,加強對該項目資金的管理。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楓木山村道路硬化工程,預計使用年限超過10年。該項目補助標準硬化100元/米,護坡320/立方米。
2、楓木山村道路硬化工程受益總人口1043人,其中受益貧困人口191人。
3、受益貧困人口滿意度≥98%,周邊農戶滿意度≥90%。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項目自評總分為100分,得分100,接下來將結自評的結果上報縣財政局,并在縣人民網站統一平臺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