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外國詩二首教案
對于詩中傾訴者是誰,被傾訴的對象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三個人,同學們的觀點不統一,我們也不尋求統一,保留這種多解性,更能使這首詩具有含蓄、多義、神秘的特點,從而產生更恒久的藝術魅力。當然我們完全可以支持或者傾向于一種觀點,如傾訴者就是迷娘,三個被傾訴者是一個人,就是邁斯特。迷娘在內心深深地愛著他,可是又知道這是無法實現的,于是就轉而稱呼他為“親愛的人”、“我的保護人”、“我的父親”。這三種稱呼的轉換,表達了迷娘對麥斯特懷有那種復雜、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這種熾熱的愛被升華為一種美好的對父親的愛,又和思鄉之情扭結在一起,讓兩種感情都得到了升華和強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六、遷移延展,開拓視野,提高鑒賞水平
(多媒體屏幕打出或印發歌德的另外兩首《送娘曲》)
師:請閱讀下面兩首《送娘曲》,把你最喜歡的一首按照我們以上鑒賞的方法進行鑒賞,寫出300字以上的鑒賞文字,尤其歡迎個性化的創新鑒賞觀點。
【附】
送娘曲(之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難!
形只影單;失去了
一切歡樂,
我仰望蒼穹,
向遠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愛我者,
他遠在天邊。
我五內俱焚,
頭暈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難!
送娘曲(之三)
別讓我講,讓我沉默,
我有義務保守秘密,
我本想向你傾訴衷腸,
只是命運它不愿意。
時候到了,日出會驅散
黑夜,天空豁然明爽;
堅硬的巖石會敞開胸懷,
讓深藏的泉水流到地上。
誰不愿躺在友人懷中,
傾聽他胸中的積郁;
只是誓言迫使我緘默,
只有神能開啟我的嘴。
我獨自漫游,猶如一朵云
[預設目標]
一、知識目標:
能通過多媒體網絡或圖書館查找詩人的有關資料,了解其創作特點和對英國詩歌發展的貢獻;能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通過兩個意象意義的把握來理解詩歌內容。
二、能力目標:
能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把握兩個意象的含義,重點是理解“水仙”的象征意義。
三、審美目標:
能通過美讀體會詩中所蘊含的詩人追求理想世界的執著精神,引導學生學習詩人在精神世界里漫游的精神,去不斷追求人生理想。
[學習重點]
品讀詩歌,領會詩歌的主題,準確把握詩歌的兩個意象所蘊含的意義。
[學習難點]
一、對詩歌主題的深刻理解,即兩個意象內含的準確把握
二、體會精神漫游與人生理想追求之間的關系。
[學法使用及對學習目標的實現]
學習這首詩歌可采用反復誦讀、討論、教師點撥、品賞探究等多種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學習總體思路]
因為有了前一首詩的“扶引式”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諸如反復誦讀、分析意象、體會感情等學習詩歌的方法,學習這首詩就主要讓學生根據前邊學習的方法自主誦讀、討論、探究式學習,在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時候,教師作適當點撥,幫助他們通過對詩歌意象含義的準確把握來加深對詩歌主題的深刻理解,從而學習詩人“精神漫游”,去不斷追求理想中的美好事物。
[學時安排]
擬用1學習。
[學習程序]
課前準備:
請在網上下載或圖書館查找摘錄詩人相關資料,對華茲華斯的創作及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有所了解。
一、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華茲華斯的詩歌《我獨自漫游,猶如一朵云》。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