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出門遠行》必修三
8.原稿結尾一句為:“妻的淚臉。”后改為:“妻的臉。”將“淚”字刪去。這樣改動,有什么效果?
這是一篇千字小說。由于它文字十分凝練,篇幅非常短小,所以稱之為“小小說”。這篇小小說的視角新穎,構思精巧。作者緊緊抓住“兒子睡在中間”這個凝聚點來寫,文中情趣橫溢,氣氛濃郁,格調清新,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盡在其中,在看似漫不經意的文筆之中,處處透露出深沉的內涵,令人感染,給人啟示。
應用自測解析
1、c(a項“溘然長逝”中的“溘”讀“kè”,其他均讀“hè”。b項“餓殍”中的“殍”讀“piǎo”,其他均讀“fú”。d項中“慰藉”中的“藉”讀“jiè”,其他讀“jí”。c項均讀jué。)
2、c(a項“勵行節約”的“勵”應為“厲”;b項“瑕不掩玉”中的“玉”應為“瑜”;d項“老驥伏歷”中的“歷”應為“櫪”。)
3、d(“扼殺”比喻壓制、摧殘使不能存在或發展(多用于對人才或文學);“鎮壓”指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活動(多用于政治)。“不在于字面所傳達的”是字面一點意思都傳達不出來,“不限于字面所傳達的”是字面能傳達出一部分意思。“聳立”一般指很高大的建筑或山脈,而“佇立”指長時間的站著,指人或擬人化的東西。“唐突”指亂闖、冒犯之意,而“荒唐”指(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顯然原句的意思并非如此。“羞窘”側重于“窘”,“羞愧”側重于“愧”,詩中的女子無“愧”可言。)
4、d (a項冒號改為逗號,b項書名號改為引號,c項嘆號改為句號。)
5.開頭第1句話,就把故事發生的場景交代清楚:床上。引出小說中的主要人物。而且把故事的矛盾引出:媽媽希望兒子不要睡在他們的中間,而兒子堅決不肯。自然引出對話,從而推動情節發展。這樣使作品篇幅短小,情節緊湊而有節奏感。
6.交代了這位軍人曾經歷過激烈而殘酷的戰斗。
7.換成“軍帽”,既起到了和錢包等別的東西一樣阻止爸爸離家的作用,又交代了爸爸的身份。
8.這樣改動,更加含蓄,也可以給讀者留下想像的余地,艾怨?嗔怒?悲傷?……刪掉一個字,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情力量和語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