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五人墓碑記教案
3.學習第5、6段評價五人之死的偉大意義和社會價值,揭示文章的中心
a找出中心句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b如何揭示意義
五人
思想地位 素不聞詩書 生于編伍 聞詩書縉紳
行為志向 激昂大義 易其志
臨死態度 蹈死不顧,談笑以死 脫身以逃
佯狂杜門
五人與縉紳進行對比,然后議論五人之死所取得的成果,感情強烈,表意明確。
所為影響 忠義顯 贈美名 榮后 加封 辱人賤行
死與不死 用“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與五人現在的獻身而死對比,
突出五人之死意義的重大和五人榮于身后的顯耀,以此揭示全文中心:明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屈豪杰 以隸使之
強調詞語:編伍 縉紳 視 暴 謚 隸 屈 明 大
強調句式: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抒腕(于)墓道
4.第7段補敘賢士大夫的姓名,作用?
照應文章開頭。屬于碑記格式的范疇。
七、寫作特點:
1.夾敘夾議,敘議結合。
2.巧用對比突出五人慷慨就義的英勇事跡和重大意義。
八、歸納中心思想。
1、 找出課文的主旨句:“五人者,……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2、 五人精神的核心是:“義”。這也是全篇的綱領,全文除了結尾一段補敘賢士大夫的姓名。(第7自然段)以外,其余1--6自然段都是扣緊“義”字展開的。(完成思考和練習一第1題)假如從思想內容的角度劃分段落層次,即可如下所示:
“五人者,……激 1、2自然段:身后哀榮,義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