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難》(節選)學案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積累本文中的字詞。
2、加深對苦難的認識,培養正確對待逆境的態度;領悟文中充滿的人生智慧,樹立積極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對材料獨立探討以提高研討能力,并加深對苦難的認識。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蘊含的哲理。
【學習方法指導】獨立探討,整合信息。
先行性知識
1、作者簡介: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當代著名哲學家、作家、詩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紀實文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學術著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銷量均突破十萬;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隨感集《人與永恒》;譯著《尼采詩集》、《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等。
大學里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周國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獲智慧和超然。他的作品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學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體,筆調清新自然,內涵睿智深刻,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愛。
2、背景資料:作者說本文是從自己作品中摘錄出有價值并可以獨立存在的句子和段落,分類加以編排而成,這樣做是為方便讀者閱讀。其實作者本來偏愛這種長短參差、自由靈活的“感悟體”。他喜歡柏拉圖的對話、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蒙田的隨筆、尼采的格言等,喜歡徜徉在哲學的散文天地里,認為這種文字有更多的質樸、直覺和洞見。本文集中代表了他的寫作風格。
3、題解:
作者說:所謂苦難,指那種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個人不能抗拒的天災人禍,例如遭遇亂世或災荒,患重病乃至絕癥,摯愛的親人死亡等;包括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戀、婚姻破裂、事業失敗等。“直面”有兩層含義:其一,不回避苦難;其一,勇敢面對苦難。
4、有關“苦難”的名言警句
☆ 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里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墻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史鐵生《我與地壇》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孟子
☆當一個人鎮定地承受著一個又一個重大不幸時,他靈魂的美就閃耀出來。這并不是因為他對此沒有感覺,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亞里士多德
☆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于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易卜生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a級)
渾渾噩噩( ) 蒼穹 ( ) 慰藉( ) 瘟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