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教學設計
第二幕即課文節選部分。
第三幕寫的是抗日戰爭勝利之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社會生活。劇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種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館已破爛不堪,王利發無論怎樣改良也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廚師只能在監獄里蒸窩頭;身懷絕技的藝人無法維持生計。與此相對照的是惡勢力異常活躍,地痞、特務如魚得水。最后茶館被人霸占,掌柜的懸梁自盡。作者懷著強烈的激情批判和詛咒了這樣一個黑暗的時代,表明了舊中國注定要滅亡。劇中通過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區的描寫,暗示出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到來。
三、梳理劇情脈絡
1.播放電影片斷,使學生感性了解劇情。
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角色朗讀。
(解說:分角色朗讀的要求:①臺詞較多的角色,各選一名學生擔任。臺詞少的角色,一人可兼幾個。②本文語言特色為角色對話運用北京方言,朗讀時應盡量讀出京味來。③朗讀時應聲情并茂,可適當地運用一些手勢。)
3.叫一名學生起來簡要復述情節,師生共同梳理。
①李三向王淑芬發牢騷;
②王利發和王淑芬拌嘴;
③巡警和大兵的壓榨與掠奪;
④唐鐵嘴要租房;
⑤常四爺、松二爺來為王利發的開張賀喜;
⑥吳祥子、宋恩子來茶館抓人、敲詐;
⑦康順子求工;
⑧劉麻子和老陳、老林的交易;
⑨崔久峰對局勢的不滿;
⑩老陳、老林被搶,劉麻子被抓。
這些人物可歸納為掌柜、下層人民、兵痞、封建遺民、舊民主主義者等,情節結構可概括為:以主要人物——王利發的悲慘命運和茶館的變遷為線索貫穿全劇。
板書:
四、課堂練習
1.填空
《茶館》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的稱號。主要作品還有劇本《_________》《_________》,小說《_________》《_________》。
2.《茶館》一劇中的臺詞,有的詞語不止一個意思,請把不止一個意思的詞句的臺詞找出來( )
a.你們的鐵桿莊稼不行了,我們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鐵桿莊稼。
b.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
c.二十多年了,他們可給我長過工錢?什么都改良,為什么工錢不跟著改良呢?
d.多年的交情,你看著辦!你聰明,還能把那點意思鬧成不好意思嗎?
參考答案:
1.老舍舒慶春舍予人民藝術家龍須溝方珍珠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2.d
五、課堂小結
《茶館》寫的是裕泰茶館所經歷的半個世紀,即從清末、軍閥混戰到國民黨統治時期共三個時代由盛到衰的變化,下層人物的悲慘結局。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的社會面貌,深刻地表明舊制度的反動腐朽,揭示了舊中國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在梳理情節的基礎上初步了解作品的主題。
六、布置作業
1.反復朗讀課文,品味關鍵對話。
2.《茶館》第二幕中出場的人物有多少位,如何劃分他們的類型?
3.劇本中舞臺說明的特點和作用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