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李政道博士》學案
華老能夠將高深的碳60超導體科學,用形象生動、充滿情趣的畫面描繪出來,無疑是科學與藝術結合的一個范例。就是這幅富有創意的作品,被“高溫超導體和c60家族”國際會議定為主題漫畫。
華老與李政道的友誼不僅在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上,而且在漫畫創作上也有交流。XX年中秋節前夕,華老收到李政道送來的月餅和所畫的《一個月餅賞中秋》復印件,并附上華老在1996年畫的漫畫《半個月餅爬上來》,那是諷刺全國盒裝月餅合格率只達57%。如今,李政道把原畫的半個改成滿月,月餅合格率也上升到97%,這是當年的合格率,畫題也改成《一個月餅賞中秋》,舉手之間諷刺漫畫變成歌頌漫畫。華老認為,李政道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對詩詞和繪畫都有修養,不是一般隨俗的摹仿,常有新意在其間,這和他平時談吐中流露的智慧,給人以啟迪的風格是一致的。
【類文欣賞】
李政道:做科學是我的呼吸
1957年兩位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諾貝爾領獎臺上,他們就是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當時李政道年僅31歲,他和楊振寧成為全世界華人心目中的驕傲。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李政道教授仍在世界物理學前沿忘我探索,他說做科學就是我的呼吸。XX年10月7日李政道教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場大型報告會,題為物理的挑戰,包括一百多位部級干部和20多位院士,有上萬人聆聽了李政道教授的精彩演講,會后74歲的李政道教授接受了東方之子記者的獨家專訪。
李政道:尊敬的領導們,尊敬的來賓們,尊敬的同學們,我一生從事物理的研究,我覺得生命的活力就是來自物理的挑戰。
記者:這一次演講真的很精彩,而且我發現你講的時候特別有激情,你不斷在走動,在這個時候您是不是自己也特別興奮?
李政道:這就等于我的一生了。
記者:我聽說為了這個演講,您準備了很長時間,5號的那天我看您專門到大會堂去試了一下。
李政道:6號也去了,兩天都去了。
記者:而且您還叫一個同志到最后一排去聽您講?
李政道:對,這必須要試一試。因為你在上面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樣?
記者:您是不是做什么事都這么認真?
李政道:我想每件事情做嘛總是要做一遍,再一遍,再一遍,總是這樣的。
記者:我知道您現在手頭的工作有很多,而且您完全可以讓您的助手或者讓別人來幫助您做,為什么自己要親自去做?
李政道:我想每一個事情你不親自做一遍的話,你就沒有充分地的把握從事這個科學研究。
記者: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道理?
李政道:科學研究必須這樣,就是做一遍,再一遍,再一遍。我想做科學跟人的呼吸一樣。你說你呼吸你累不累?為什么每一個人都要自己呼吸,你自己不呼吸怎么生活呢?做科學工作也一樣。
記者:你把它看作是你的呼吸?
李政道:對。
記者:實際上就呼吸來講是沒有負擔的,不是很累。
李政道:對,我實際上是沒有什么娛樂的,根本沒有。做科學工作就是我的呼吸,也是我的一生的享受。
1926年李政道教授出生于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年少時酷愛讀書,被譽為神童。1957年,因為發現宇稱不守恒,年僅31歲的李政道與楊振寧教授一起榮獲諾貝爾物理獎。李政道教授認為他的成功源于名師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