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本》學案
4.下面句子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為叢驅爵者,鹯也
b.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
c.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d.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5.下列句式結構相同的兩項是( )。
a.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
b.為叢驅爵者,鹯也
c.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就、隨之) b.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奢侈)
c.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規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足)
7.加點詞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b.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 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c.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 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三、提升訓練
1.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
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
譯文:
3.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
譯文:
4.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譯文:
5.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譯文:
6.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譯文: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