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蘇教版)
四、課文研讀:
1、釋題: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是一個關系型的題目。可見,本文主要闡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區別。龐樸認為: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2、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
引子部分:是全文總起,闡述什么是傳統,正確對待傳統的重大意義。提出應區別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
“傳統文化”部分:闡述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特點、范圍,以及應該采取的方針和態度。
“文化傳統”部分: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相比較,從而揭示出文化傳統的特點,探討其誕生、生長、變化的規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礎。
“財富與包袱”部分:論述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闡明應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
3、根據問題研讀問題:
(1)研讀引子部分:
a、作者認為:應該怎樣處理時代發展與傳統的關系?
明確:“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 ,“而是妥善地利用過去(傳統)”。
b、作者把“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差別,說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相媲美”,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該如何理解?
明確:類比。化抽象為具體,貼切、形象,增強說理的生動性。說明文化傳統是穩定的、恒久單一的;傳統文化是豐富的、復雜的、可以變動的。
(2)研讀“傳統文化”部分:
a、對“傳統文化”的概念該如何界定?
明確:“傳統”和“文化”兩個概念的關系方面進行分析。“文化”是中心詞,“傳統”是修飾詞,重點應落在文化上。內容上指“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
b、傳統文化有什么特性?
明確:時代性和民族性。
c、如何理解時代性和民族性?
明確:時代性是指文化是應運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但不管存在時間長短,只要存在過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過的,就會產生影響,這種影響,隱形的或顯性的存在,就成為民族性,即文化中帶有民族特征的因素。
d、本段采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
明確:下定義和舉例子。
五、課后作業:預習后兩個部分。
六、板書設計:
傳統文化 文化傳統
蜂 蜜 蜜 蜂
第二課時
一、內容回顧:明確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研讀“文化傳統”部分:
1、作者是怎樣論述什么是文化傳統的,文化傳統的實質是什么?
明確:首先還是從“傳統”和“文化”兩個概念的關系方面進行分析。“傳統”是中心詞,“文化”是修飾詞,重點應落在傳統上。其次采用了作比較的論證方法,說明文化傳統是不可捉摸、難以名說、無所不在的,這是從表現形態上說的。接著從產生過程上來看:一是實踐性;一是體現出來的形式——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