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教案
[學習重點]
1、 對課文的哲理作一點分析評價。
2、 借鑒課文的寫法,學習精彩語言。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優秀的作家對生活和人生的關注方式是多樣的獨到的,有許多現代作家就是通過寫鳥來表現他對生活和人生的認識的。老舍先生寫小麻雀,表現的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周瘦鵑寫杜鵑蘊含著的是對傳統習慣看法的思考。孫犁借黃鸝傳遞的是一種怎樣的觀點呢?
二、看課文插圖,要求學生對黃鸝的外部特征進行表述,并由此引出我們熟悉的與黃鸝有關的詩句。
(黃鸝也叫黃鶯。鳥,身體黃色,自眼部到頭后部黑色,嘴淡紅色。叫的聲音很好聽,吃森林中的害蟲,對林業有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清天。(杜甫)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人們總是把“鶯”與大好春光、美好春景聯在一起,是因為鶯的啼叫清脆婉轉,悅耳動聽。
三、作者介紹
孫犁,河北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抗日戰爭爆發后,他主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發表《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新中國成立后,他寫了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散文集《津門小集》、論文集《文學短論》等。孫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創作結集為《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作風格的一部集子。
四、對照課文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黃鸝遭遇”與“作者態度”
次數 境 況 特 點 態度
一 抗戰時期,炮火洗禮 色彩鮮麗、聲音誘人、
姿態矯健 喜愛
二 青島海濱,楊樹林里 追逐逗鬧、安家落戶 迷戀
三 楊樹林里,老史試槍 險遭槍擊、一去不返 痛惜
四 囚系鳥市,遭人戲弄 羽毛焦黃、神氣凄慘 憤懣
五 江南春季,太湖邊上 自由啼叫、自在飛翔、
安居樂業、達到極致 贊美
問題:①根據作者對黃鸝不同境遇的態度,請用一句話說出本表所要表達的意思。
明確:表現了作者對美的事物的狂熱追求。
問題:②作者為什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間寫到與黃鸝無關的海鷗?
明確:由老史試槍引發聯想,表現作者對摧殘鳥兒這類丑惡行徑的義憤。
問題:③從環境和黃鸝的關系看,你能說出“極致”在文中的含義嗎?
明確:文中五次提及黃鸝的生存狀態,大體上說第一、二、五次是好的或比較好的環境,而第三、四次的環境則是不好的。兩者相比,不難發現黃鸝的自由與美麗的展現應該有它良好的生存環境,而這種“形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和相互發揮的‘景物一體’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極致”的具體含義。
五、齊讀課文最后五段,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④根據以上文字,請用一兩句話說明作者悟出的哲理。
明確:(1)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2)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問題:⑤在這五段文字中,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舉例說明。
明確: A、排比(虎嘯深山,魚游潭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說明“形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和相互發揮”,才能成為極致。
B、引用(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增添文學色彩。
問題:⑥倒數第三、四自然段,句式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作者在這里用整散結合的寫法,句式上長短相間,如同古代華麗的賦文一般,極富韻味。而“湖光山色,密柳長堤”,“茂林修竹,桑田葦泊”,春雨、宿露、朝露、彩虹等詞語簡潔地描繪出江南春季美麗的自然景色。黃鸝婉轉的啼叫、俊美的身影在這美麗的環境中展示出全部的美麗,使人自然地聯想到王勃“落霞與孤騖齊飛,秋誰共長天一色”的名句,真正受到一種美的極致。
六、總結
本文圍繞黃鸝以時間順序展開,記敘了作者對黃鸝的迷戀,對摧
殘這類鳥兒的丑惡行徑的義憤,表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生物(包
括人類)與自然環境、生存最佳結合的向往,從而給讀者人生哲理的
啟迪。黃鸝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狀態,說明“各種事物都有它的
極致”,只有“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的道理。
七、練習
(1) 聯系實際,談談你對事物的極致的認識,寫一篇不少于300
字的文章。
(2)背誦課文后五段。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