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模塊分類復習10
。
[解析]此題涉及到的知識是對偶句的運用,擬寫下聯時應注意詞性的對仗。
[答案]當代孔繁森血汗灑遍臧疆。
16.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后面的問題。
歸于長城成為民族共識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釋無疑應該十分審慎。那種把長城簡單類比成為“空間上擴大的四合院”,貶為“巨大的紀念碑”的觀點,于古于今都是荒謬的。中國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饒舌者不過是中華文明之樹的蛀蟲。
劃線句子的含義是什么?(不超過20字)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形象性語言的再表述”能力,句中的“孟姜女”是借代“控訴長城的人”或“控訴建筑長城的人”,泛指“對長城持否定觀點的人”。
[答案]中國不需要對長城的意義和作用否定的觀點。
備課資料匯編
一、近年高考“修辭題”分析
◆XX年全國春季高考第6題(見前面“案例1”)
考查在具體語境中正確判斷借代辭格及其修辭效果的能力。
◆XX年全國春季高考第26題(見前面“備考創新訓練”第7題)
考查仿寫中準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能力。
◆XX年全國秋季高考第25題(見前面“案例2”)
考查準確運用比喻辭格的能力。
◆XX年北京春季高考第25題,請另選一物進行仿寫。要求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符合該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傘
你注定一生與烏云為伴,
時時為別人遮風擋雨,
卻濕透你自己。
此題以仿寫的形式考查準確運用擬人辭格的能力。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另選一物進行仿寫,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原作的形式、內容上的特點:他是以“雨傘”為抒情物,通過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稱,用了三個分句敘述“雨傘”的行為(其中第三個分句是轉折關系),贊揚了“雨傘”的獻身精神。最后可以選擇“蠟燭”“粉筆”等帶有奉獻精神的抒情物進行仿寫。
歸納: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的趨勢看,“修辭”題已經不在選擇題中單獨設題考查,而是與其他考點相結合的“綜合類”考查,備考時可特別關注以下四種題型:
1.與擴展語句題的結合。擴展語句往往是把抽象的語句進行二度創作,使之變得具體、形象、生動;而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在描述性的語句,常常能起到形象化的表達效果,因此,擴展描寫性語句時,要運用到常見的幾種修辭方法。
2.與仿用句式題的結合。仿句題從近幾高考的考查形式來看,往往與修辭、句意的連貫結合起來,既考查了語言表達,又考查思維能力,同時還考創造能力,真正體現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方向。
3.與換用句式題的結合。句式的變換,有時是為了增加文采,則可運用排比等修辭方法;有時是為了強調,則可運用句子成分的移位的方法;有時是為了連貫或話題的銜接,增強言語的清晰度,則可進行主語、賓語的調整等。
4.與詩歌鑒賞題的結合。古詩詞鑒賞題考查重點是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的評價,而古詩常用一些表現手法和修辭方法來表達情感、體現思想,如比喻、夸張、擬人、對偶、借代、襯托、反襯等修辭方法,因此鑒賞古詩時常常要從分析詩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