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
我想告訴大家,我現在從事的工作,應付著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論是寫文章、說話、論證、做判斷,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幾年的讀書的積累。那時還有很多的政治運動,用到學習上的時間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時間里讀到的那些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等方面的積累,支撐著我現時的繁重的工作。雖然時感知識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有能力去應付那千頭萬緒的局面的,還是北大當學生那幾年打下的基礎。
事實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崗位,現在這樣專注的、系統的、全力以赴的學習機會也就隨之失去了。等到工作臨頭,你發現羅曼·羅蘭沒有讀過,高爾基沒有讀過,《離騷》沒有讀過,《故事新編》沒有讀過,但丁和普希金也沒有讀過,那時工作逼著你發言,你只好手忙腳亂地臨時亂翻。那是應急,不是學習。匆忙中誰能把《約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來?即使吞了下來,你又能發表出什么意見呢?離開了大學,可以說,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學學習的條件,那時想起那一串長長的書單,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們到北大來,我第一要勸你們的,是做書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聰明人。一開始就想做聰明人,什么都沒有,而要裝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聰明絕頂,目空一切,這是北大學生容易犯的毛病。我們要杜絕這種小聰明,爭取將來的大智慧。
此外,要學好語言。不僅本國語言要學好,外國語也要學好。那種認為中文系學生不必學好外語的觀念,是一種短見,是很淺薄的。現在國門開放,不是閉關鎖國的時代了,中國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國,要靠語言這座橋梁。
除了外國語,還有本國語。現代漢語要掌握好,寫文章要用語法,不要寫錯別字,文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漢語,中文系學生不會直接閱讀古文,是恥辱。不要讀白話《史記》或《論語》今譯之類的書,不是那些書不好,而是中文系學生應當掌握好古漢語,直接和莊子和李白用他們當年的語言對話。還有,也許已超出了教學大綱的范圍了,但是我還要講,那就是中文系學生應當學毛筆字,還要識別繁體字。以上所說,對別人可能是苛求,而對中文系學生而言,則是必要的和起碼的。
因為文學是你們的專業,所以我還要談談文學,在我的心目中,文學是非常神圣的。我們講敬業,就是要對文學懷有敬畏之心。文學,有人說起源于勞動,有人說起源于游戲。在文學的功能中,是有游戲的成分,有讓人愉快讓人輕松的作用。但文學從根本上說不能等同于游戲,因此,我們不能游戲文學。
文學中的優秀部分,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人類崇高精神的詩化。文學是一種讓人變得高雅、變得充實、變得聰明、變得有情趣的精神勞作。我們學習文學,是要把文學當做事業去創造、去發展、去發揚光大,而不是把它當做手中的玩物。我講這些話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感于當前文學的某種缺陷和某種失落。
號稱全國最高學府的北大,物質條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學生宿舍則是超乎尋常的差。物質的貧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貧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強者,北大的這種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質的貧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們前面的,有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老師,他們一介布衣,終生清貧,但卻是我們永遠敬重的精神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