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xué)案
品評:秋與名花、美酒,在欣賞角度上有何不同之處?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開的含苞欲放時,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賞到其朦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達(dá)到半醉微熏的狀態(tài),才會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則不然,那種“渾渾沌沌”地只感到一絲清涼,而草木還是綠的,天氣還是濕潤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颯爽的秋風(fēng)中,在清涼的秋雨中,在殘弱的秋聲中,才會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氣來得燥,天色對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是秋具有獨特的個性。
2.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品評:作者認(rèn)為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最大的區(qū)別在哪個方面?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從哪個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味。而文中的這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中的“味”去領(lǐng)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國之秋就像“白干、饃饃、大蟹、駱駝”,讓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濃、味久,而南國之秋就像“黃酒、稀飯、鱸魚、黃犬”,讓人感到味潤、味淺、味淡、味短。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又令人讀后回味悠長,明了于胸。
●知識歸納
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fēng)物,抒發(fā)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
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dá)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間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應(yīng),回環(huán)往復(fù);中間部分充分展開,酣暢淋漓。同時,作者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描寫有機(jī)地結(jié)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
●追蹤練習(xí)
一、基礎(chǔ)知識
(一)選擇題
1.下面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凋謝(diāo)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落蕊(ruǐ)
b.細(xì)膩(nì) 平平仄仄(zē) 橢圓(tuǒ) 歧韻(qí)
c.文鈔(chāo) 橄欖(lǎn) 嘶叫(sī) 普陀(tuó)
d.鱸魚(lú) 鮭珍(xié) 馴鴿(xùn) 譬如(pì)
答案:b
2.下列加點詞的釋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秋天的倩影 倩:美好
b.不能自已 已:止,抑制
c.何嘗不然 然:對,是
d.回味不永 永:久遠(yuǎn)
答案:c
3.選出下列詞語書寫正確的一項( )
a.苦澀 屋檐 蕭索 落蕊
b.幽遠(yuǎn) 混鈍 落寞 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