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必修一語文教案及練習題全冊3
第二課時
引語:
同學們昨天讀文章讀得非常認真。自讀自悟自加體會,積累得多了,也就會讀書了。我們已經能看到這篇文章的妙處了吧?
哪位同學來談談讀文章的感受?
教師多加鼓勵。并說說老師自已讀的感受。
老師讀這篇文章,覺得有一點特別的體會,作者寫得深刻,內容極為充實,讓我們理解了鄉土情結的內涵。古人的思鄉之情,有沒有寫到?人,為什么會思鄉,有沒有寫到嗎?既思鄉愛鄉,可人們為什么還要離鄉呢,作者有沒有寫到?什么樣的鄉土情結怎樣的情懷是值得贊頌的,作者也寫到了吧?
如果我們來寫思鄉,我們可能會寫對家鄉的銘心刻骨的思念,卻不會寫為什么思鄉,不會古今中外縱橫馳騁地來寫,不會寫得這樣豐富充實。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昨天提的問題,是不是都有答案了?
二、分析欣賞
1、第一段寫了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內容。
請用自己的話,絕對不要看有關參考啊有關練習,自己概括出的,是自己得來的,絕對真實,絕對好。
明確:中國人自古有一種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情結,叫做鄉土情結。
辨疑:有人概括為“什么叫鄉土情結”,并不完整,究竟什么是鄉土情結呢,要說出來。即“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情結”。概括要把要點說出來。
這一段有何關鍵詞?要特別注意,要圈出來,跟段意有關的?
------------關鍵詞是“想”“惦念”,不可忽視。
說明,一般寫文章都這樣,寫的是鄉土情結,開頭總要說一下,什么是鄉土情結,寫文章的一般順序,以后寫作可學習。
這段還有一些古詩句,使得文章意蘊深厚,增加文采和抒情意味,你能理解這些詩句嗎?請幾位同學來說說詩句內容。老師辨正,引導。一為思鄉情,一為近鄉情怯之情,一為他鄉遇鄉人之情,三個側面。朗讀三首詩,體會古人筆下的濃郁鄉情。
為什么要引用詩句,突出中華民族有鄉土情結,也充實了文章內容,加強了文采和詩意。
這段的語言很好,齊讀體會。
(分析第一段也可在上一課時完成,如果學生讀書化的時間少些的話,這段可放在上節課完成。)
2、第二段其實是寫人為什么會有鄉土情結,我們昨天的問題是:
人在童年時期打上了家鄉的烙印,會有哪些烙印?畫出關鍵句,概括一下。
① 父母、親族的愛(或家鄉使人懂得了愛)
② 家鄉的山水草木(或家鄉山水草木給人的印象)
③ 悲歡離合的家史(或祖輩的經歷)
④ 鄰里鄉情(或鄉音鄉俗)
(此為高考題,可讓學生明白怎樣仔細讀書,明了要點。怎樣精練概括。有何方法訣竅。)
第二段的語言生動有味,請全體女同學來朗讀一下,大家都要細加體會,你覺得哪些語言特別美,特別有表現力?
就語言問題,此段可重點講講。可讓學生舉例子,大家一起體會。
一邊體會語言,一邊可讓學生談談自己是否有相同的感受,覺得童年時期,故鄉打在身上的烙印確是難以磨滅,體會作者對鄉情的理解。
3、第三段又寫什么?人們既然愛家鄉,又為何要離開家鄉?這是讀者很容易想到的一個問題,作者來回答了。
(概括內容)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氣息,為追求理想開創事業去闖世界。(追求理想,闖蕩世界)
②多數人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為維持最低生活被打發出門。(為了生計,無奈出門)
想想現實世界里,人們離鄉,是不是大致有這兩種情況?作者分析得很精辟吧!再想想“多數人”和“少數人”說法,如今有沒有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