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劉和珍君》必修一
“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
……
⑷ 讀課文第六、七部分:
第六部分:用“煤”作比喻和引用陶淵明詩句,評述革命青年死難的意義。
第七部分:總結(jié)全文,概括了作者對慘案的看法,論述了烈士殉難的深遠影響,鼓舞人們前進。
作者以“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作結(jié),與文章開頭“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相呼應。這結(jié)句,既是作者悲憤感情的真切流露,又點明題目,使文章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4、小結(jié)本文結(jié)構(gòu)特點:
全文七個部分,既獨立成段,又上下緊密貫通,首尾呼應,脈絡清楚,有力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主旨。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二部分。
2、思考文中警句、關鍵句子的含義。
第二教時
一、抽查背誦情況
二、討論分析靈活而多變化的語言特色
魯迅是偉大的語言大師。本文運用靈活而多變化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感情。特別是遣詞造句,精確得當,警句及多種修辭手法的出色運用,使文章波瀾起伏,準確地表達了既真摯又復雜的感情。(試讓學生先討論,然后教師投影:警句及使用反復、反語、對偶、引用、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句子)
1、警句:
這是一種言簡意賅、富有深刻哲理性的語句。
、拧 罢娴拿褪,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直接面對!罢暋保婵矗ㄓ脟烂C認真態(tài)度對待),不躲避!鞍凑摺,為……感到哀痛的人!靶腋U摺,為……感到幸福的人。疊用“敢于”,強調(diào)了猛士的勇敢精神,同時自然流露出贊頌之情;用“怎樣”表明了猛士的“哀痛”“幸!钡某潭龋@也是對猛士的革命幸福觀的贊頌。這兩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斗士,能夠面對黑暗現(xiàn)實,不懼怕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他們?yōu)槊褡宓乃ネ、社會的黑暗、人民的痛苦而擔憂,他們是痛苦的,所以說是“哀痛者”;他們又不怕犧牲,勇敢戰(zhàn)斗,他們把能為人民而死當作最大的幸福,所以又說是“幸福者”。這兩句話是對包括死難烈士在內(nèi)的革命志士的熱情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