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時傳祥
⑤、追問:由這樣進入回憶有什么好處?(先討論后回答)
明確:表明時代呼喚時傳祥,人民需要他,時代需要他。
⑥、訪問中,寫到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學校師生、作家、記者、演員等都爭著和時傳祥一起背糞,說明了什么?
明確:說明那時人民都以勞動為光榮,勞動不分貴賤、不分身份。國家領導與工人的關系密切、平等。
⑦、采訪回憶中寫了時傳祥哪些事跡?(從文中概括回答)
明確:先寫時傳祥平時的工作:每天掏糞、背糞的總重量;掏糞的時間;對掏糞工作的態度。(總寫:略寫)
⑧、追問:課文再造哪兩個典型事例具體描寫。 (看書回答)
明確:一是為耿大爺從廁所撈磚、洗磚、壘墻、清廁的事;二是寫運糞改用汽車后,時傳祥帶領工友們自我加壓,增加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益的例子。
⑨、提問:這兩個典型事例說明了什么?(同桌討論)
明確:前者說明了時傳祥不怕臟、不怕累,工作負責;周恩來表揚時傳祥的主人翁精神:自覺為黨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⑩、時傳祥參加“全國群英會”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并后劉少奇主席握手合影留念。寫這些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前后桌討論)
明確:表明時傳祥的工作成績和黨和國家給他的榮譽,也為后文作鋪墊。
3、講析第三部分
①、指名讀第三部分。
②、思考: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什么?(看書后概括歸納)
明確:寫不管在什么情況下,時傳祥都保持了正直、本分的人格。
③、提問:為了突出表現他這一性格,文中寫了哪些事?(看書后同桌討論)
明確:
a、成了勞動模范的時傳祥,五六十年代,哪次回老家都堅持掃村里的大道。
b、堅信了;劉少奇主席不是壞人。”到死也不相信他是個壞人。
c、1973年春節,聽說劉少奇主席逝世,時傳祥精神失常,隨即去世。
④、提問:中央領導關心時傳祥一家人說明了什么?
明確:善良的人民需要時傳祥,時代需要尋找時傳祥精神,時代呼喚時傳祥精神。
二、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重訪精神高原”活動?
明確:“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質,“重訪”蘊含著重新發掘曾經輝煌過、曾經影響過一代人的勞模精神。當然,時隔多年以后再來寫他們,必須賦予其新的內容,也有其新的目的。閱讀文章時,要仔細體會這一點。
2、課題“尋找時傳祥”中為什么用“尋找”一詞? (學生思考、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明確:“尋找”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要發掘勞模時傳祥身上仍閃爍時代光芒的精神特質,呼喚人們像時傳祥那樣正直、敬業、實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動蕩不定的精神家園”里,雖然有入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們卻仍然渴望與向往時傳祥精神。
3、啟發引導:作為人物通訊,該文應該全面具體記敘時傳祥的經歷、事跡、影響等,但時隔多年,繼續寫這些在現代人心目中早已過時”的人物,寫什么,怎么寫,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尋找一個切入點,頗費思考。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訊,但已不是一篇傳統意義上的人物通訊。請結合“重訪精神高原”活動,思考作者重拾老話題的用意。(學生思考、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點歸納:這篇通訊開掘了一個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題,即今天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時代是應該變的,但為社會勤奮勞動和真誠待人的道理不該變;現今社會,仍然需要像時傳祥那樣正直、敬業的人,實實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