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下半片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前進的信心和力量。(選自《毛澤東詩詞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刪節)
【教材練習】
一、反復朗讀并背誦這首詞,注意把握情感和節奏。
答:朗讀前可先劃分節奏,標出停頓、重音和韻腳,再盡可能把自己想像成站在橘子洲頭的青年詩人,面對大好秋色,然后吟誦這首詞。這就可能更深入地把握這首詞的感情基調,理解詩人的情懷,從而更準確地讀出這首詞的意蘊。
二、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詞所描寫的湘江秋景,看看詩人主要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緒;詞的下片轉到“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圍繞“同學少年”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懷?
答:上片通過寒江、霜天(氣候),萬山(層林盡染),湘江(碧透、百舸爭流),飛鷹、游魚(萬類霜天競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社會的樂觀態度和壯志豪情。下片寫了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擊水中流、浪遏飛舟的同學少年,表現了“同學少年”以天下為己任、改造舊世界、創造新天地的戰斗精神。
三、毛澤東既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著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的詩人、書法家。課外欣賞毛澤東的詩詞和書法作品,并與同學交流心得。
答:毛澤東創作的詩詞,大多有他自己的書法手跡留世,這就便于把他的詩詞和書法結合在一起來欣賞。欣賞時,要使學生感受到毛澤東詩人的豪情、書法家的狂放和政治家的浪漫是如何高度統一的。當前許多學校都開通了校園網,可以組織班上同學在網上發起專題討論,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毛澤東的詩詞藝術和書法藝術。同時,不妨動員學校語文老師參與其中的討論,并以此為契機,讓校園網進一步成為學生語文學習和交流的園地。
【高考鏈接】
閱讀下文,完成第1~4題。(上海高考試題)
望 海 樓①
米 芾
云間鐵甕②近青天,縹緲飛樓白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③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注]①望海樓:宋時在鎮江城內。②鐵甕:鎮江古有“鐵甕城”之稱。③滄州:濱水的地方。
1、本詩所詠的是望海樓,卻先寫鐵甕城聳立云間,鄰近青天,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