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否應該與寶寶一起上親子班
親子班,現在多數家庭中只有一個寶寶,這就致使寶寶之間缺乏必要的交往,易出現不合群的現象,使寶寶產生自私的心理。
親子班會根據寶寶的年齡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就是指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很多寶寶在一起,這樣他們不僅可以對事物有認知行為,還可以在玩的過程中產生交往行為,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配合,會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禮讓和交往,提高寶寶的綜合能力 。
親子班的誕生
如今3歲以下的寶貝在上幼兒園之前往往缺乏足夠的社會交往環境,造成社會性發展不足,幼兒入園難等問題。0-3歲親子班就針對這一問題應運而生,為孩子提供社會交往環境,由老師帶領寶貝和看護人一起唱歌、講故事、玩游戲、做手工,動腦動手,多感官刺激,輕松愉快地度過,在幫助孩子的同時給看護人游戲的啟發。同時也為寶貝將來入園做好準備。
親子班的課程設置
親子班根據寶貝的心理、生理特點,及發展敏感期,創編獨特新穎的益智游戲,在游戲中全面提高寶貝的綜合能力。同時,通過與小朋友、成人的互動活動,增強自信,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
如今很多親子班都是由幼兒園開辦的,目的是讓寶貝順利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親子班多創造條件讓寶貝與其他小朋友玩耍,增加他們交流互動的機會,通過各種活動或游戲,教給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合作的辦法,使寶貝不會對集體生活產生排斥心理。在活動中設置了展現幼兒自我、感受幼兒園新生活、結交小朋友、尊重、鼓勵幼兒、熟悉環境等一個個游戲環節,在父母的陪伴下,寶貝不會因與爸爸媽媽的分離而感到害怕、緊張和不安全,極自然地參與親子活動。
月齡小的親子班過多的課程安排會讓他們疲倦,組織紀律性他們更是無法理解,本來參加親子班就不是本著學習的目的,更不想讓寶貝過早接受太多的約束。其實現在很多父母只是想讓孩子接觸一些別的小朋友,以及有更多可玩的東西。
親子班是要上的,因為現在家里就一個孩子,缺乏與人交流的機會,更缺乏實踐性的活動,親子班可彌補這一缺憾。但有些親子班似乎生搬硬套幼兒園的模式,并不適合低齡寶貝;有的親子班,能夠給予寶貝更多的快樂,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但費用比較高,讓人心疼。父母可以根據自家情況,酌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