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獎孩子的技巧問題(親子教育)
讓贊美的詞匯更豐富吧
一開始我也用“你真棒!”之類的詞贊賞寶寶,但隨著寶寶的長大,他能聽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就不再僅僅夸“真棒”了,我開始豐富我的贊美之詞。親子網
寶寶通常很小氣,有什么好吃的都不愿給別人吃,有時自己不想吃了才想起給別人,對此我也會夸夸他,“哦,寶寶長大了,懂得分享了。”這時他就會主動把吃的塞到你嘴里。與其泛泛夸獎,不如針對某一行為進行夸獎。“你真棒”之類的說多了,有時候會脫口而出,但隨后我會用更多的語言來補充對寶寶的贊賞,不再一味地簡單夸獎。
少用過度的語言夸寶寶
雖然說現在流行賞識教育,但夸寶寶還是要掌握分寸和火候。夸得不當,反而會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使得寶寶聽不進批評,受不了失敗,承擔不了責任,對抗不了挫折 。
我的原則是盡量少用過度的語言夸講寶寶,“太棒了”“太聰明了”“最好了”“最聰明了”這些都不是恰當的詞語。我習慣于用“真不錯”“你這次做得太好了”“比上一張畫畫得漂亮”這樣的語氣來稱贊寶寶。表揚和贊美要給予寶寶鼓勵和動力,不能盲目地一味稱贊,要讓他有興趣、有能力、有動力沖向更高的目標。親子教育
要夸,還要會夸
隨著科學育兒觀念及理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不再像老一輩那樣只是一味批評寶寶,而是開始認同表揚與獎勵等正向反饋的方式在教育中的作用。于是,會經常聽到“棒,棒,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你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寶寶!”之類的夸獎聲。
夸獎也有負面影響
寶寶的成長需要肯定與贊揚,就像花兒需要陽光與雨露。如果只是一味籠統地夸獎,而不注意方法,會使寶寶產生盲目的優越感。這種長期缺乏以真實能力為基礎的“自我感覺優秀”,容易使寶寶過分依賴外界的贊美,形成脆弱的自尊。長大以后,會把自己的努力放在他人的評價上,一旦失去了夸獎與表揚,就無法接受,無法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也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
怎樣夸才是會夸
·夸獎要適時適當,不是隨時隨地越多越好
過多的夸獎會使寶寶自我感覺超級良好,認為自己處處優秀。夸獎的目的在于強化良好行為,通過表揚,使寶寶理解行為的內在意義,逐漸獲得成長的內在動機。當寶寶在專心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時,根本沒有必要去夸獎。
·夸獎重在描述,不在評價
“贊美與獎賞并不是僅有的正向反饋的方式,另一種方式是欣賞。”欣賞是指針對寶寶所努力的內容做清楚明白的反饋。同時,在傾聽你欣賞的描述中,寶寶會逐漸學會怎樣進行自我評價,長成為獨立、具有正確自我認識的人。當聽完你的描述后,他可能會自己評價、表揚自己“我已經長大了,是大哥哥了,能幫媽媽干活了。”
·夸獎以鼓勵為主,指出寶寶需要努力的方向
鼓勵與夸獎都是對寶寶行為的正向評價,又稍微有所不同。夸獎重在結果,鼓勵重在過程。鼓勵是對寶寶努力的過程及行為進行恰當的描述,”寶寶知道他的堅持得到了肯定,同時還知道了涂色不僅僅是涂色,在涂色的過程中也需要配色。這樣的夸獎有明確的指向,又趣味十足,寶寶特別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