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對聯的修辭手法
何夜能如月夜明
(佛印、蘇軾趣對)
驢系梨樹下驢撞梨落梨打驢(加“黑”者為同韻字)
雞站箕沿上雞飛箕翻箕撲雞(加“黑”者為同韻字)
(十一)巧用數字:將數字巧妙地嵌入對職中造成一種耐人尋味的表達
效果,謂之“巧用數字”。就運用此辭格的數量之多、方式之巧、趣味之妙
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文體能比得上對聯。
聯例:
一掌擎天,五指三長兩短
六和插地,七層四面八方(用“基數詞)
(徐謂與某氏“口”對聯)
萬磚千瓦,百匠適成十佛寺
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通橋(用“基數”詞)
(無名氏巧聯)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用“序數”詞)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豈敢在前,豈敢在后(用“基數”詞)
(張之洞、梁啟超“口對”聯)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還多一個春秋(巧思趣算)
(清乾隆皇帝為一壽高 141 歲翁題壽聯)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中(巧思趣算)
(楊廷和與某氏“口對”聯)
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
三水森森:湘江、渤海、滇池(數字領對。此聯亦屬“析字聯”)
(佚名巧聯)
三光日月星
四詩風雅頌(數字領對)
(蘇拭與遼使“口對”聯)
以上簡要介紹了對聯中常見的 21 種修辭格。在具體創作 過程中(尤其
是在撰寫長聯時),這些對聯常常被結合使用。
一聯中出現兩、三種修辭格是司空見慣的。某些作品甚至交替使用七、
八種修辭格。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只要內容需要,盡可以“不拘一格用修
辭”。“天下第一長聯”——云南昆明“大觀樓”聯便同時使用了排比、摹
狀、比擬、夸張、疊字、嵌字、巧用數字等近十種修辭手法,顯示了作者深
厚的語言修養。至于那種不在內容上下功夫而僅在修辭技巧上“做文章”以
逞才博譽的做法,當是為文的末流。對其他文體如此,對對聯更是如此。所
以我們在講完對聯的辭格之后還要重申那句已被重復過無數遍的古老格言:
“修辭立其誠!”(《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