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讀書故事演講稿(通用3篇)
教師的讀書故事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品讀〈三字經(jīng)〉》
說起《三字經(jīng)》,大家對它并不陌生,有的很熟悉,甚至認為是“小兒科”,因為它是我們許多人兒童時代的讀物,它確實是我國古代啟蒙教育的讀本。如今,我又重拾它,品讀它,這得緣于《百家講壇》這一檔火熱節(jié)目,其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先生暑假的解讀《三字經(jīng)》,他的講解深邃、透徹、精辟、獨到,他的解讀燃起了我又一次重溫《三字經(jīng)》的激情,認真品讀它,原來是懂非懂的東西現(xiàn)在有了更深的認識,也體會到了更新的內涵,同時進一步感觸到了國學的精華。
《三字經(jīng)》盡管是中國古代蒙學教材,在古代社會中為兒童所用,但是在它千余字的篇幅中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文化、倫理和教育,即便在當今社會不僅對兒童,本人認為甚至對各個年齡層次的人尤其對我們教師更有著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三字經(jīng)》這篇國學經(jīng)典篇目,去感觸它最深刻的內涵,挖掘它新層的意義。
首先,在《三字經(jīng)》中最可貴的一點是特別重視教和學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強調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性相近,習相遠”,強調了教育,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人一出生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上是沒有多少差異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學習才使得他們長大后成為各種各樣的人,那么后天的教育顯然學校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學校教育。很自然的這一重擔就得落到我們教師身上了,《三字經(jīng)》中就有強調學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的詞句,如“教不嚴,師之惰”。作為人師的我們,就應該責無旁貸地把教育工作做好,做一位合格的教師,用李鎮(zhèn)西老師的話說:“作老師要做最好的老師”。
其次,《三字經(jīng)》中,也特別重視榜樣示范作用,學生辯別真善美的能力有限,各方面都還不成熟,他們愛效法父母、師長,尤其是崇拜英雄。所以,給他們樹立正確、積極的榜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三字經(jīng)》中,列舉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故事,為學生樹立了兩類榜樣:一類是育人的榜樣,“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提倡尊敬老師,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如“融四歲,能讓梨”,有人會說孔融的一生不只是做了一件事?是的,做了一件四歲時能讓大梨給兄長們吃的事,使自己流芳百世。也許是,但是,從中我們可以讀到一種謙讓的精神,友愛的品質,而這種品質正是現(xiàn)在的學生們所缺乏的,所以我們應反復灌輸給學生;二類是學習的榜樣,如“頭懸梁”“錐刺骨”而苦讀的孫敬和蘇秦。
這些故事對勉勵個人奮發(fā)向上是有啟發(fā)作用的。在這里,不是說教師這樣做,只是強調我們應身先士卒,應該把古人的這種精神運用于工作當中,在學生面前樹立好榜樣。
《三字經(jīng)》最后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勤奮努力地學習,工作,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這可以說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正如李鎮(zhèn)西老師所說,每天做到“五個一”工程,“想不做優(yōu)秀老師都難”。但是,要真正每天做到“五個一”那真的是很難,很困難,那我們只有給自己施壓,一有空閑,自我充電,不斷提升,活到老,學到老。
讀一經(jīng),長千智。通過對《三字經(jīng)》的認真研讀,我深深領悟到作為教師的我們,每天和學生們在一起,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所以我覺得讀《三字經(jīng)》,品《三字經(jīng)》,把《三字經(jīng)》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字經(jīng)》里面還有許多精彩的詞句和故事值得我們去深思。每天讀一讀,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不斷地鞭策自己。同志們、朋友們,如果你對它快淡忘了、疏遠了、模糊了,那么請拾起它,重溫它,趕快行動起來吧!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有很大的收獲的。
最后,請允許我以“三字經(jīng)”的形式作結,給我勉力,同時與大家共勉:
山有路,學無涯,常攻讀,必讀腹;
生有涯,知無限,不停步,水平露。
謝謝大家!
教師的讀書故事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伴我成長》。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書就是燦爛的陽光,它照耀著我,讓我快樂地成長;
如果我是一條小魚,書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潤著我,讓我快樂的徜徉;
如果我是一只小鳥,書就是碧藍的天空,它支撐著我,讓我快樂的翱翔!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在我眼里,書是炎炎夏日的一陣涼風,是數(shù)九寒冬的一縷陽光,是可以傾訴衷腸的親密朋友,更是牽著手一起慢慢變老的知心愛人。它安靜平和,無論世界怎樣風云變幻,它依然從容淡定;它忠實可靠,不會因為你得勢而奉承更不會因為你失敗而遠離。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愿意成為你心靈的避風港,為你撐起一方晴空。
書讓我的生活變得精彩,充滿樂趣。在《水滸傳》里,我結識了義薄云天的宋江;在《三國演義》里,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魯濱遜漂流記》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堅強;在《鋼鐵是怎樣煉成》里,我汲取了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讀《中華國寶》和《中華國恨》,讓我知道了中華民族曾經(jīng)有過的輝煌歷史,也讓我知道了中華民族曾經(jīng)遭受的屈辱!更讓我在心中立下了和周恩來一樣的志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雖然我不能有周那樣的豐功偉績,但我會把我的志愿、我的愛好傳給我的學生們!書是無窮的寶藏,為我增添了豐富的知識;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就這樣,書陪伴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我在書香中漸漸成長!
今年暑假有幸拜讀了齊健的《追溯生命軌跡》,這是一本既有深刻教育理論,又有真實教育案例的好書。文中徐志興老師的經(jīng)歷給了我深刻的啟示,學歷不高的他,在面對困難時,沒有被嚇倒,也沒有一味埋頭傻干,而是抓住一個個教育契機,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典范:與學生共進午餐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說話繞點彎子”指導學生寫作技巧,讓學生提高作文成績;讓學生總結和歸納文體的區(qū)別,“變清晰為模糊”……正是這一個個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讓徐老師收獲了許多,實現(xiàn)了自己專業(yè)的成長。其他老師的事跡,也讓我深深懂得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沒有創(chuàng)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沒有燃燒的事業(yè)是無奈的。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合力;我們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我們可以感染學生,進取向上,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yè),贏得尊重。
回想我自己的教學之路,也曾有許多疑惑,但書讀得多了,教師這份工作做起來也不再那么生澀,竟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這都歸功于一本本好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感受到把心靈給了孩子那種無與倫比的幸福。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讓我明白了班主任原來應該這樣做,也讓我明白了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竇桂梅的《閱讀教學實錄》,給我的閱讀教學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幫助。最喜歡李鎮(zhèn)西老師的“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這句話,我也經(jīng)常把這句話說給班上的孩子們聽,那些從不善于發(fā)言的孩子也大膽地站起來發(fā)言了,怕做作業(yè)的孩子也能堅持完成作業(yè)了,我也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無論是做人還是教學都如此。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我時刻牢記著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名言。酷愛讀書的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班里的孩子一起閱讀,靜靜地享受閱讀帶來的幸福感。陽光明媚的早晨,風和日麗的午后,夕陽西下的黃昏,我和我的學生們各自捧著一本書安靜地坐在閱覽室里穿越時空體驗著作者的喜怒哀樂,感悟著生命的真諦,領略著人性的美妙。激動人心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和精妙絕倫的文字紛紛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淘氣的馬小跳,才華橫溢的諸葛亮,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漂亮的米蘭老師……他們都已經(jīng)活在孩子們的心里了。閱覽室已經(jīng)不單是一間教室,更是我們師生共同快樂成長的神圣殿堂。風兒輕輕地吹,鳥兒婉轉地叫,我們快樂地讀。有的邊讀邊做批注,有的邊讀邊摘抄,有的邊讀邊思考,還有的不時發(fā)出會心的微笑,還有的一臉凝重,更有甚者,眼角還會流出兩行熱淚……這是一幅多么令人陶醉的師生閱讀圖,這又是一道多么令人迷戀的風景線呀!每每此時,我總是有些激動,有些感動,更多的是享受著一種無以表達的幸福。
因為讀書,我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經(jīng)常落筆在紙上,寫出了篇篇獲獎的論文;又因為讀書,我有了豐富的教育理論,靈活的駕馭我的課堂;還因為讀書,我學會了做人,成了學生們喜愛的教師……
今天,我仍舊堅定不移地做著一件事:讀書!我讀書,帶著我的孩子讀書,帶著我的學生們讀書。雄鷹在寬闊的碧空中搏擊風雨,魚兒在無邊無際的海洋里劈波斬浪,我?guī)е业膶W生們在豐富的書籍里獲取精神食糧,在書籍這片海闊天空中快樂的成長!
教師的讀書故事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學老師們:
早上好!
今天很高興能站在這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讀書改變命運》。
為了改變自己不能繼續(xù)讀書的命運,我們的同學選擇了新草橋中學,其中有越來越多的同學經(jīng)過頑強拼搏最終創(chuàng)造奇跡,將走進大學之門。我要為你們喝彩!鼓掌!點贊!
我非常羨慕你們有機會讀到書。與你們相比,我就沒有你們那么幸運。
小學五年級結束的時候遇到了文革,之后我就失學了,小學沒有畢業(yè)。復課鬧革命開始進入初中,三年沒有學到什么有用的知識,稀里糊涂地進入工廠當工人,在工廠里當過粉刷工、電工、統(tǒng)計員、會計、工會干事等工作。有一次我即將成為工農(nóng)兵大學生,然而因為家庭成分的問題,讀書的理想又一次成為泡影。
盡管這樣,我在1984年蘇州首次招聘中學教師時,我考進了教師隊伍,享受國家干部待遇。走上講臺的時候,只是具有同等學力的人員而已。嚴格講,我只讀到小學五年級,小學、初中均沒有畢業(yè)證書,高中是個空白,更不要說大學文憑了。
但是我站穩(wěn)講臺了,被認可了,并且獲得了像許多榮譽。是什么改變了我的命運了呢?
毫無疑問的回答,就是讀書,讀書就是能改變命運。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當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種種打擊沒有讓我灰心喪氣,反而使我更加努力。70屆新工人中,我第一批入團,第一個被選為團支部委員。改變我命運的機會來了,我幸運地成為創(chuàng)辦工廠圖書館的負責人。從此以后我在這個沒有圍墻的學校里茁壯成長。
那個時候我找到了學習的三個課堂,一個就是工廠圖書室,另兩個是市圖書館和工人文化宮圖書館。
工作之余,廠圖書室里是我的閱讀課堂。我廣泛地閱讀了政治、歷史、地理、文學等著作。其中印象最最深刻的是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我通讀了一到四冊。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fā)展史》,我邊讀邊做了讀書筆記。
蘇州市圖書館則是我打通與外界聯(lián)系的知識殿堂,在這個殿堂里我與大師級人物有了近距離接觸。著名兒童作家:任溶溶、著名詩人:蘆芒、《紅與黑》的譯者:趙瑞蕻教授等人來蘇州作報告,我有幸能聆聽到他們的精彩演說,獲得了極其寶貴的精神營養(yǎng)。
而工人文化宮圖書館則是我寫作實踐開啟文學首航的港灣。賽詩會上我的處女作《船臺春潮》得以發(fā)表;電影院外,我的影評作品張貼在宣傳欄上;《紅樓夢》評論小組的活動引發(fā)了我對紅學的極大興趣。
就這樣,在聽、讀、寫之外,我竟然還抄寫了不少書籍: 比如《紅樓夢詩詞曲注釋》、《白香詞譜》、《陳毅詩集》(尚未公開發(fā)表的手抄本)等等。
76年,四人幫被粉碎了,我更加努力學習,自學英語,繼而自學日語。因為這個原因,79年廠領導讓我擔任職工教師,獲得了進修中文的資格。第二次改變我命運的機會就這樣來了。沒有第一次的改變就沒有第二次的改變,廣泛閱讀,認真聆聽,積極寫作,為我進修中文打下了扎實基礎,為我走上講臺講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86年我在一對雙胞胎兒女出生之前下決心考本科,虧得之前讀過許多哲學著作,讓我順利考進江蘇教育學院;89年,獲得考學位的資格,虧得以前學過英語,我順利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拿到文學士學位;之后學校改為高級中學,虧得我取得本科學歷,我有機會第一批進入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獲評優(yōu)秀學員,并順利成為高中教師,同時幸運地被破格和拔尖評為高級教師,也因此有機會并入百年名校-----
進入百年名校才有機會被我們的唐校長邀請到這所創(chuàng)造奇跡的學校,讓我能發(fā)揮余熱,為了這所學校的輝煌,我一定做到有一份熱就發(fā)一分光。最后,我要強調的是:讀書改變命運,奮斗創(chuàng)造未來。